张灵甫用生命为“爱国”两字留下一抹斜阳
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特首曾荫权飞北京出席庆祝和纪念活动。曾荫权竞选时自称中学的中国历史科会考不及格。曾爵士是“香港仔”的典型,香港“番书仔”和他们的父母,以英文和数理化成绩优异为荣,中国历史跟体育和劳作一样,只属闲科,中国历史与中国语文的成绩太好,反而见不得人,令人感到羞耻。中国历史未尝及格的曾特首北上出席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不知有何感想?如果我是中国政府,我会视曾特首为出席此一活动的最理想的香港嘉宾。
当前时兴追索“日本侵华战争真相”。非常好,日本侵华战争的真相,不止是一场南京大屠杀的确切人数,而是八年抗战的全套真实版本,特别是这场卫国“抗战”,是谁“抗”的,如何“抗”,打的谁,谁挨打。探究历史真相,我最有兴趣,抗战的真相如何?不如换一个角度,从抗战结束后的那一年说起。
一九四八年圣诞节,中共新华社发表一张“国民党战犯名单”,共五十人。除头号“战犯”蒋介石之外,头十名依次为:李宗仁、陈诚、白崇禧、何应钦、顾祝同、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宋子文。
名单上还有张群、薛岳、余汉谋。“战犯”张群是尖沙嘴弥敦道东英大厦的那四个字的题字人。“战犯”薛岳和余汉谋是广东抗日名将,六十年代曾经住在香港。然而,战犯的名单少了一人,这个人曾经是中国军队抗日传奇的常胜将军。他名叫张灵甫,西安人,中学时代曾习书法,篆书写得很好。张灵甫二十岁才中学毕业,考取北大历史系,毕业后转入黄埔军校,毕业后投身国民革命军第一师。
张灵甫在江西追剿抢掠村庄的红军时第一次负伤。结婚之后不久,却怀疑妻子与人通奸,把妻子杀掉,被关进了监狱。
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国家正急于用人。张灵甫获秘密释放,加入了新锐部队七十四师,曾经率领过一百名敢死队员,亲自提着机枪向日军扫射,歼灭日军八百多人。南京保卫战,张灵甫第二次受伤,带伤参加长沙会战,在抗战尾声,张灵甫在湖南雪?山与日军最后血战,战后得到蒋中正委员长颁授宝鼎勋章。
张灵甫在抗日胜利后一九四七年的内战中,奉命抗击共产党。他本来擅长平原战,但国府国防部作战厅长刘斐是共谍,故意调派张灵甫到苏北孟良崮打山林战。孟良崮之后苦战四昼夜,国军弹尽粮绝,共军二十万像一窝蚂蚁一样涌上山头,张灵甫是军长,再度身负重伤被俘,毛泽东下令把张灵甫在战乱中就地处决。
这就是张灵甫的名字不在战犯名单之上的原因。张灵甫令日军闻风丧胆,毛泽东替日本报了仇。
从来不奉承爱听好话的蒋,张灵甫是中国军人之中最有性格魅力的一位。他文武双全,军功是一人打拼出来的,刚肝烈胆,杀妻一事尤为惊人。英雄的性格不可能完美,正因为张灵甫曾经过份的冲动过,更令人对他的一生追思缅怀。以张灵甫先生的学历,与英国许多投身戎马的贵族精英相似,他是中华民族的百年英胤,然而在“解放”后的大陆,张灵甫的名字出现在革命小说《红日》里,却是一个丑恶乖嚣、反对“人民”的大奸角。
换了另一个文明国家,张灵甫的一生不会如此结局。他将会是东方的麦克阿瑟、亚洲的蒙哥马利,备受民主党或共和党、保守党和工党的一致推崇悼念。如果张灵甫是白种人,荷李活一早会以他为主角,为他拍了像《铁血将军巴顿》一样的战争巨片,而且还会由史提芬史匹堡一级的大师当导演。张灵甫比余汉谋和薛岳唯一更幸运之处,是他早以身殉国,而且死在共产党枪下,因此豁免了毛泽东标签的“战犯”辱称,他也不必像国民党其他抗日将领“战犯”如杜聿明和黄维,接受毛泽东的“改造”,释放出来之后,还痛哭流涕地承认“罪行”。张灵甫虽死非其国,却死得其时,他只是?国战争之中无数捐躯的英烈之一,当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面容肃穆地参拜靖国神社,张灵甫和成千上万中国士兵一样,一早与草木同腐,尸骨无存。
抗日战争过去六十年了,在众多国军英烈之中,我最敬重张灵甫先生。如果有一天我有很多很多钱,当中国已经不一样了,我会在苏北孟良崮他牺牲的战场,建一座亭子,为他立一座石碑,敬撰一篇悼文,在西风中下跪向他诵读,让亭子和石碑供人凭吊,以及朝落日的方向,向无数卫国的英魂。他们以宝贵的鲜血和生命,为中文词汇早已被亵渎和践踏的“爱国”两个字,留下了最后一丝永不消褪的光泽和余温。
- 关键字搜索:
-
张灵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本文短网址: http://m.kzg.io/gbW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