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中国半世纪来的“爱国观”的变迁

中共对“爱国”这概念在不同阶段有其不同含义。

在“解放”初一直到文革前,一提到“爱国”这字,就会联想到华侨、民主人士,即爱国华侨、爱国民主人士,如把从海外回来参加“十一”国庆的一定亲昵的称为“爱国侨胞”,而绝不会把去台湾参加“双十国庆”的称为“爱国侨胞”;相反会称他们为“反动华侨”、“帝国主义反动派的走狗”。对民主人士也是一样,跟共产党走的一定称为爱国民主人士,也决不会把“右派”称为“爱国右派”(其实他们中大多数并不反对共产党)。这里看到“爱国”有一个标准,即拥护共产党的、拥护所谓“社会主义”的,就是爱国的,否则一定是反动的。

至于对一般群众,从来与“爱国”两字是没有关系的。共产党嘛,本来讲的是国际主义,有什么国不国的。按共产党观点,人是阶级来分的,决不是以国家来分的,到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不就消失了吗?所以共产党宣传的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我记得,在六十年代的一天,一个老干部领导,给我做思想工作,不知为了一件什么事情,他问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回答是“出自于爱国”,他当时愣了,半晌讲不出话来,我知道,“爱国”这个词平时很少讲,对他讲太陌生了。可能他还想:“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你来爱什么国呢?要爱也得我来爱”。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文革”。“文革”时期特点是天天除唱“东方红”外,就是唱“国际歌”。除了海外华侨外,似乎再讲“爱国”就是“反动”的了。“文革”中提倡的是“世界一片红”,“解放全人类”,怎么还能这样陕隘的爱一个“国”呢,要入眼世界嘛!所以这一阶段谁也不愿、也不敢提“爱国”这两字。

改革开放后,中国要发展经济,不少方面要与国际接轨(当然不包括民主、自由、人权)。“国家”的地位又被提出来了。一看世界,自己似乎矮了一截,就生怕人家看不起自己。后来,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连原来的“老大哥”苏联也已改变了社会制度,更谈不上什么国际主义了。剩下的仅是怕人家说我们“丑”了,所以“爱国主义”的调调又弹起来了,总是怀疑他人有欺侮我们的行动,如阿Q头上长了癞痢,连有人说“灯炮”、“光”、“亮”也认为是在作践自己,总得瞪他几眼,如1999年的美国炸中国南斯拉夫使馆事件中国的反应。在中国,特别是那些不知情的年轻人,奋然 来游行,抗议美国,以示“爱国”。

前几年,又有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写了“中国可以说不”等,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听说售出量是当年的榜首,我想这又走到了“极端民族主义”的死胡同,中共政府对此也睁一只眼有,闭一只眼,暂时让其发展,因为无论如何,他们是吹捧“改革开放”、“吹捧中共的”。

(williamhill官网 首发,欢迎转载,请注名出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