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姐姐在口水狂潮中前行 将召开媒体见面会

今年夏天,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刮起“芙蓉风”,一个名为“芙蓉姐姐”的普通女子以大量的个人照片和文字挑战大众忍耐力,一场偶像颠覆战役隆重上演,传统概念的偶像在这位女子的攻击下轰然倒塌,一场娱乐高潮在闲人们看热闹的嘴脸中旋风般来临。

  各大网站一通疯炒,其他媒体相继报道,各色网友怀着不同居心一再吹捧,“芙蓉姐姐”成了一个威廉亚洲官网 的流行词汇。记者日前拨通了芙蓉姐姐的手机,接电话的却是一位不肯透露身份的男性,他告诉记者:“芙蓉最近很忙,她太火了,现在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但是就在这几天,我们会在北京召开媒体见面会,到时候你可以过来参加或者报道。”

  芙蓉姐姐的昨天

  她是谁

  芙蓉姐姐是一个游荡在清华校园的考研人。原名林可,网名“火冰可儿”,1977年7月19日生于陕西省某县,现任职于北京一家电子出版社,任图书编辑。参加过三次高考、三次研究生考试,北大是她的未圆之梦,清华是她的第二个未圆之梦。

  她这样介绍自己:“我乃女性是也,我那妖媚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总是很‘焦点’。”

  2005年年初,芙蓉姐姐“令人喷饭”的照片、以及“狂舞清华”的视频片段在清华、北大、天涯……无数个BBS上转载。芙蓉姐姐的“粉丝”们自称“小莲蓬”,夜以继日地八卦着芙蓉姐姐的点点滴滴。“有几个美眉,敢像她那样,不化妆上镜?有几个美眉,不是迎合世俗,迎合时尚,迎合男人的眼光而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芙蓉姐姐是我们的偶像!”

  一时间,看热闹的,起哄的、反对的、挖苦的、义愤填膺的皆有之,整日在BBS上争吵不休、热闹非凡。更有趣的是,还有人本着理工科的实证精神成立了“研究生课程”,以考证芙蓉姐姐的真实生活。

  众说纷纭,有一点似乎是许多人都同意的:芙蓉姐姐是一个超级“自恋”的人。

  “我自恋吗?”芙蓉姐姐神情无辜地反问:“我觉得这是自信。我是高雅的,在‘迪厅’里,大家都不敢侵犯我。”

  她的经历

  芙蓉姐姐吃过许多苦。1997年6月12日医学院遇车祸,她的手、脚粉碎性骨折,还留下了内分泌后遗症,容貌也大不如前。

  提到父母时,芙蓉姐姐总是言辞简约:“我很崇拜他们,他们给我很多感动。我们家有三个孩子。我从小不合群,有一种‘幽怨’的气质。”

  考研的时候,她很节省,住在北大清华附近的平房里。有时就买一些蔬菜,用白水煮来吃。房东欺负她,她也忍受了。没有澡堂洗澡,她就用冷水洗,有时冬天也用冷水洗澡。她买许多衣服,但经常,一身衣服连带鞋子才20元,可是“很漂亮”。她是一个有尊严的人,网上流传她在清华某系跳舞的视频,她解释说自己并非不速之客,是系里有人邀请她去的,因为当时“她在北大跳舞很有名”。

  现在比过去好。她终于明白考研并不适合她。她在一家出版社做编辑,做教育、经济类的图书,她相信自己有各种禀赋,跳舞、唱歌、写作、插花、做饭,而自己身材、容貌、气质都“很出众”,而最让她感到安慰的,是比她小5岁、身高1.82米的“哥哥”。

  “哥哥读研一,平常忙,少上网,也不去看博客。他非常爱我,毕业后要娶我。我是一个很自重的女孩子,不会让男孩子进我家门,拉手也不让。现在很多男孩子是从性发展为爱,而不是从爱发展到性。他有时到我家,帮我洗衣服,因为我的手受过伤,不能用力。我则帮他剪头发。我觉得哥哥不够白,不够有才华,不配我,我要跟他分手呢!”

  芙蓉姐姐的今天

  其实,谁也没有想到“芙蓉姐姐”会红。她完全不出众的外表和身段,呈S状的造型出现在粗糙到连业余水平都够不上的贴图照片中。

  但是,她出名了。

  回应谩骂:别人骂我,我很快乐

  记者通过EMAIL渠道获得了“芙蓉姐姐”对于日前自己走红程度的回应:“有人在网上谩骂我,因为他们生活压力比较大,他们会在网络上宣泄一下,他们能把芙蓉当做他们发泄的对象,无论他们怎样出言不逊,芙蓉都表示理解和高兴,我觉得能让别人快乐,是芙蓉最大的快乐。网络上大家只是从一些照片和文字了解我,就是通过这种非常片面的东西,非常不具体、不实际的东西去了解我。而现实生活中的我,是一个形象比较丰满,各方面比较有激情,感情充沛的一个女孩子,所以他们如果全面了解我以后,就不会这样说了。无论怎么解释都没有用的,我要坚持做自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让他们内疚,让他们知道我一点都不软弱。”

  “还有人要我去看心理医生。其实我看过心理学的书,自己就是业余的心理医生,还帮助过别的女孩子。”她反唇相讥,“我觉得那些在网上胡乱骂人的人,才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6月19日互动电影《谁说青春不能错》在北京进行演员海选时,芙蓉姐姐出现在了现场,她瞧上了片中一个叫“七排24号”的角色,她觉得这个角色很适合自己。

  躲避媒体:专心写书,疑似人间蒸发

  6月初,芙蓉姐姐突然在新浪首页上看到关于她的专题,她被那些评论吓坏了,她所工作的单位已经有人知道“芙蓉姐姐”就是她,领导找她谈话,态度很好,就是希望她不要“在网上公布自己的照片”。芙蓉姐姐隐藏了她的个人博客,引起众人议论、猜疑。好几个自称是摄影记者的人,要求给芙蓉拍照,并恭维她是自己 “见过的最好的模特儿”。

  6月18日,芙蓉姐姐再度崩溃:“有人认出‘哥哥’来了!”

  6月23日,本报记者打通了网络公布的芙蓉姐姐的电话,一位陌生男子简单地说:芙蓉不接受采访。

  6月24日,本报记者再度拨通曾经一手炒红芙蓉姐姐的某网站电话,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芙蓉最近正在理清自己的思路,准备出书,除了事先答应的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已经不接受任何采访了,我会留下你的联系方式,等一周后芙蓉召开小型媒体见面会,可以邀请你过来参加。”而记者通过北京媒体朋友寻找芙蓉姐姐的时候,也得到这样的回话:“早前一个礼拜,约芙蓉出来吃饭聊天采访都不困难,她还答应给我们网友网聚的乐队演奏伴舞,是个特别单纯的人,会对我们说:‘我接受你采访可以,你要请我吃饭’。但现在她的几个联系方式都已经换成‘手下人’接听,她自己好像已经人间蒸发了。”

  “芙蓉姐姐”如是说

  --身高166厘米,或许更高,体重最近一直没测,但看上去特别舒服,比较惹眼,毕竟是跳舞出身,至于长相嘛,褒贬不一,至少属于中上等姿色。其实这些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是一个很独立很个性的女孩子,从不因为自己较为出众的外表和气质而沾沾自喜、自高自大。

  --双腿发达、两臂简单、头脑复杂、脑袋幼稚,哈哈哈,总之,身体发育不平衡,唉,极度不平衡啊。

  --这是一所工科院校,我刚来报到的第一天,就以我出众的外表和气质,轰动了这所只有两三千名学生的小学校。整日被校内外大堆的男生进行情感上的攻击,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我不能再这样下去,我要逃跑!

  --她本应很快乐,她完全可以依仗自己出众的外表活得很潇洒。但她一直在拒绝,她宁愿活在八年前那次高考的愧疚中,活在七年前那场车祸的困扰下,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将自己层层包裹。

  花眼看“芙蓉”

  浮躁的世界

  何员外(著名网络写手)浮躁的世界创造了浮躁的芙蓉姐姐,浮躁的媒体。

  一个自恋的考研人,在网上发照片,发日记,得到大家的掌声,于是便满足了,沉迷了,浮躁的考研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的满足感,在网上找到了,于是就开始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网民于是就有了谈资,谈完了还冲到芙蓉姐姐的博客上扔点掌声,更有甚者无聊到去现实中考证查找芙蓉姐姐的真实身份。

  媒体呢,看到网民对芙蓉姐姐的兴趣,找到了受众的兴趣点,自然也来了兴趣,于是将这把火狠狠地浇了桶油,于是更火了。

  其实也没什么,芙蓉姐姐最终也会明白这世界还是这么现实,网友们也鲜有把芙蓉姐姐真的当成偶像崇拜的,媒体们更知道这把火到底能烧多久。

  一套炒作组合拳

  江鸣(独立读书策划人)一开始,我觉得芙蓉姐姐本人是一个因为一次转帖的偶然性而成为一次比较恶劣的群体性戏噱狂欢的无辜的审丑对象,是一个网络言论暴力的受害者。但是后来的发现让我大吃一惊。

  我对“芙蓉姐姐”现象的理解是这样的。一开始是偶然发生的,但是积累了一定的关注之后,随后发生的事情是有策划的,而且策划水平不低,点抓得非常准。大多数人没有注意这个背后的策划者,就像大家只关注照片上的那个芙蓉姐姐,而没人注意那个拍摄这些照片的人一样。

  第一,是“疲劳性丑恶视觉轰炸”,说白了,就是存心讨骂。这个现象,绝对可以成为一个广告课堂上值得研究的经典案例。

  第二,阶段式地炒作,最终目的是引起媒体关注。这个事件有两个转折点,一是从清华北大的BBS,转贴到天涯。天涯是国内著名的口水论坛,这是必要条件。二是传统新闻媒体的介入。

  第三,部分套用孔庆翔在“美国偶像”成名以及李亚鹏挨骂成名的成功模式。和李亚鹏一样,芙蓉姐姐也竭力表现自己是真诚、直率的,然后,这些言论越发成为被骂的素材。

  芙蓉姐姐在一片口水狂潮中乘风破浪。不是要出书了吗?不是要拍电影吗?但我更感兴趣的是这股浪潮能够坚持多久,在这套炒作组合拳之后,还会出什么怪招。


(新闻晚报)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