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网7月5日公布《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保总局公布的报告书说,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6月30日受理了圆明园管理处提交的《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说,防止过度渗漏是圆明园节水措施之一,但必须进行比较选择,决定具体形式。
报告书认为,圆明园缺少对湖底防渗工程合理性的充分论证。报告书称,圆明园原防渗工程给环境影响评价造成了极大困难。现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对后续工程改造所带来的损失,是由于工程没有按程序实施环境影响评价造成的。
报告书称,圆明园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缺乏全面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造成水生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环保总局公众可登录国家环保总局网站网页查询详细信息。
北京地球纵观环境科普研究中心的李皓博士质疑,圆明园究竟需要多少水?圆明园为什么要让园内近2000亩的水域常年保持1.5米的平均水深?对于圆明园管理处关于“圆明园开放区湖底年渗漏量近700万立方米”的说法,李皓和她的同事最近在圆明园泡了几天,又请教了地质专家。
地质专家的说法是,圆明园大部分水域底部有较厚的淤泥层,这个淤泥层本身就有很好的防渗作用,因此可推算其平均渗漏量每天不会超过5毫米,由此计算出圆明园水域的年渗漏量不应超过225万立方米。
再有,北京地区的年蒸发量是1800至2000毫米,由此计算出圆明园水域年蒸发平均量是233万立方米。把水容量、渗漏量和蒸发量相加,就算保持圆明园水域常年有水并达到清朝时的水系景观,其最高需水量约为560万立方米,这比圆明园管理处提出的900万立方米少340万立方米。
据了解,北京市水务局每年能提供给圆明园的环境用水为150万立方米。李皓说,如果按北京年降水量为500毫米计算,123万平方米的圆明园水域每年自身能得的雨水为60万立方米。另外,按照北京市水务局的说法,圆明园附近有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产生1万多立方米中水,如果考虑将此中水提供给圆明园,每年圆明园能得到的中水量可达360万立方米。这3方面水源量的总数相加为570万立方米,比圆明园的最高需水量560万立方米要多。
由此,李皓表示,要保护圆明园的生态,水不是问题。第一个向公众披露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的张正春说,他了解到,圆明园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曾经联系过圆明园管理处,希望把中水输送给圆明园作景观用水,但建议没被采纳。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王如松说,一方面圆明园湿地嗷嗷待哺,另一方面近在咫尺的清河污水处理厂每天40万吨处理后的水,以及肖家河污水处理厂每天2万至4万吨深度处理后的水都白白流掉,而生态工程师们却眼睁睁看着圆明园的湿地净化功能,不能为净化中水、活化首都水系作贡献而望园兴叹。
李皓说,实地考察一下圆明园防渗工地就能看到,那里正在新建多个大型码头,所有湖底与溪流都被挖深了,堤岸被硬化了,工地正在做的是要让这近2000亩水域能全部通行游船,这才是圆明园管理处多要340万方水的真实原因。
李皓认为,圆明园管理处拒绝使用中水,是因为中水一般不供划船区使用。这些事实显示,圆明园管理处感兴趣的并不是为圆明园解决生态用水。这项耗工极大的防渗工程,其设计和施工目的是要把圆明园近2000亩水域建成只为人提供娱乐服务,可以开快艇的大面积水上公园。
中国生态学会生态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颜京松说,北京市是缺水地区,水资源量供不应求,节水是必要的。圆明园湖底清淤、防渗工程年可节约250万m3的地表水用水,还可为圆明园年节省几百万元的水费,是有利的措施。但由于忽略整体和长远,仅顾部分和当前,忽略整体和长远,统筹兼顾不够,致兴片利而增多害。
北京市地下水的补给量低于开采量,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据北京水文地质的调查资料,海淀区2002年12月的地下潜水和承压水位与前一年同期比,已分别下降1.28和1.73m。如继续发展,可能将产生地裂缝,使建筑物倾斜、倒塌、沉陷,桥梁水闸等建筑位移等地质灾害。
圆明园湖底防渗工程切断该湖的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途径,年减少250万m3的补给地下水量,将加剧海淀区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的扩大和发展,有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同时、在北京市提高地下水位时,而不能接纳地下水,丧失湖内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调节作用。
当前圆明园水体的问题是水资源量的输入小于输出,解决的策略应是多途径的增收节支。可考虑应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作为圆明园水体的补水。这不削减北京工农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可供水量。而生活污水量大,不受季节的影响,常年稳定的,水源有保证,可保障供应。
清河污水处理厂流域范围包括著名的香山、颐和园等景区、科教文化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和清河工业区等,面积107平方公里,服务人口81万。该厂日处理污水能力为40万立方米。但其水质虽可达国家规定的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还未达到景观水的要求,其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和周边的绿地进一步处理,整合提高水体自净的技术手段,疏通与增加水中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盐等迁移、转化和从水中输出的途径和量来替代,保障圆明园的水体的水质不富营养化,维持景观水的标准。
这样可不另占用土地和空间,投资少,运转过程不耗或少耗电或化石燃料能,远转费低,还可变废为宝,将水中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盐等最终转化为有经济价值的水产品的商品,有经济收益。当然这一方案还需对所引的再生污水量和其中所含各种污染质浓度,可应用的水体面积、容积,再生污水在其中的滞留时,调整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后的自净能力和结果,以及圆明园水体水质的要求,来变可能为可行,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精心的生态工程设计。
如果能将清河污水处理厂的40万立方米出水大部或全部再处理达到景观水和杂用水标准,再流经圆明园水体,可以起到进一步净化和活化的效果。这样既能增加地下水的补充,其出水还可为北京城市水系提供景观水和杂用水的中水水源。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