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怨,该怨古人。要不是长坂桥上张飞那声断喝,要不是诗仙李白的仰天长啸,还有窦娥喊冤、击鼓骂曹、武松叫板等一批光辉“榜样”,又何至诱导出后世的 “噪音族”来?打住,勿怪古人。那时地广人稀,法制不全,就像黄土高原盛产“信天游”一样,平素走上半日,也难见到个人影,发力吼它两嗓子,既壮胆,又痛快。认真检讨起来,过于喧哗的毛病,除去“遗传”因素,显然与缺乏自我约束和不够尊重他人有关。许多人一直以为,粗喉咙代表着热情、壮胆和占据有利地形。然而他们不知,在一个文明社会当中,嗓门过高,便有可能沾上“反”文明的嫌疑。生活中不乏这种例子。比如去银行存钱,热情的营业员为了跟储户对账,常常要求人家高声报数,这种做法起码缺乏安全意识。您肯定遭遇过下面这种尴尬:领着老婆孩子下饭馆,不想邻座一群客人闹得正欢,偏有个醉醺醺的家伙在大声宣读黄段子。此时,面对一桌子的珍馐美味,您也咽不下去。因为心情被弄脏,食欲当然就差。还有奇的哪。报载某城一条街道的治安环境差,于是当地巡警想出高招,为了震慑犯罪分子,他们天天用大喇叭朝这里喊话。这不禁使我想起一部老电影里的情节,老乡为了糊弄日本鬼子,一边敲锣,一边大喊“平安无事喽--”。用噪音维护治安的点子,实在算不上高明。如此扰民,当心被告上法庭。
别说,中国人还真有不嚷嚷的时候。比如谈恋爱到了关键火候,或跟媳妇儿探讨存款密码,或是有人正密商权术,搞暗箱操作的时候。这会儿若要求他大点声儿,他敢跟您急。其实,纠正喧哗陋习倒也不难,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只要对公众心存尊重之意,只要把大庭广众当成花前月下就行。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像实施 “禁放区”和“无烟区”一样,在公共场所悬挂“请勿喧哗”的警示牌,适当控制一下某些人的音量。中国人颇为知晓“四两拨千斤”的道理,更懂得“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境,要紧的是,早些让大伙儿达成这样的共识:过分喧哗就等于丢人到家。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保持公共场合的安静,已成为不言而喻的纪律。早几年,手机这玩意儿刚流行,日本一位时髦少女拿着它在公交车上高声煲粥,不料身旁一位老先生予以严厉斥责。她还没还嘴,又遭到全体乘客的一致谴责。最后,少女只好羞愧地捂住脸提前下车。要是此事发生在咱们这儿,情形会是怎样?全车人肯定一声不吭,忍受到底。因为一开口,就可能被人骂做“土老冒儿”。再说,其他乘客打起手机来,嗓门只能比那姑娘更洪亮。
“嘘,请您不要打扰别人。”我估计,今后中国人会经常听到这种忠告。别担心,就像饭后打包,见面问好,红灯停车,礼让女士等习惯礼节,大家现在不也全接受了?从内心抵制到愉快接受,需要一个过程。一旦习惯成自然,许多看似约束的“紧身衣”,很容易被“剪裁”为潇洒的“时装”。
中国妇女报
- 关键字搜索:
- 棒喝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