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安徽蚌埠统计局局长自杀续:该市GDP数据遭质疑

 2005-02-23 14:09 桌面版 正體 打赏 0
2月18日上午,安徽蚌埠市统计局局长刘敏从市政府办公楼9层跳下,自杀身亡。前天,该市有关部门公布了刘敏的死因--因精神焦虑症导致的非正常死亡。是什么原因使这位统计局局长患上了精神焦虑症呢?按照正常工作进度,刘敏死亡那天正处于安徽省统计公报公布后,由省级统计机构及地市级统计机构核对去年各项统计数据的阶段。

  压力太大外向局长变了个人

  “老实做人宽厚处世英名永存,勤恳敬业忠于职守风范长驻”,灵堂中的这副挽联是对刘敏一生的评价,遗像中的他身穿深蓝制服,表情严肃。

  刘敏是安徽宿州人,1975年参加工作,2002年2月从蚌埠市物价局副局长调任市统计局局长兼党组书记。

  在蚌埠市物价局,刘敏的同事说:“他原来是个豪爽、外向的人,工作积极,责任心强。但自从调到统计局后,就变得沉默寡言了,死前还说过‘压力大、睡不好、不想活了’等话。”

  统计局工作人员们都对这位局长印象颇好:“为人正直,工作认真。”当记者就外界关于刘敏贪污的传闻向他们求证时,一位中年干部连连摇头:“统计局是个清水衙门,没什么‘油水’可捞……但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有时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唉,不好说!”说完,他就连连摆手不愿说下去。

  自杀原因第二天即有定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早在刘敏自杀身亡的第二天,当地公安局就有了结论,原因是精神焦虑症。但在出任统计局局长前,刘敏却未表现出有精神焦虑症。记者在蚌埠物价局办公室与其昔日物价系统的老同事闲聊时,对方说“在物价局时好像没有类似症状”。

  刘敏是从物价局副局长的位置上被提拔到统计局的。提拔时有没有考虑这方面的病史呢?宣传部门官员说,可能是他到统计局当局长之后才身患此病的。刘敏是在当上统计局局长后才逐渐患上了精神焦虑症的吗?这个疑问至今没有更明确的说法。统计局的工作人员说,统计工作并不特别累。

  地区生产总值早有增速“规定”

  2001-2004年蚌埠GDP增长速度

  就在刘敏自杀前一个月--1月17日,蚌埠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市长花建慧在会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报告指出,2004年全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预计为260.99亿元,同比增长16.5%,首超全国、全省平均增速。

  蚌埠在安徽属于三类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市2003年GDP增长仅为6.4%,而2004年竟剧增到16.5%。当时,就有人对这一数据表示怀疑,据知情人推测,刘敏的压力很可能来源于此。

  GDP增长速度已成为部分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资本,在地方官员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蚌埠是老工业城市,改革开放初期曾被称为“安徽第二大城市”。上世纪90年代后,其经济地位逐渐下降。

  面对经济日益衰落,蚌埠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了“3461”计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发展目标及重点建设任务),该计划的第一个目标就是“2003年至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07年突破300亿元”。

  辉煌生产总值专家认为不可能

  由蚌埠市宣传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60.99亿元”,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可达90.69亿元。针对这个“辉煌战绩”,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归功于农业的拉动。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雷达表示,一般情况下,第四季度经济增长主要靠商业拉动,但蚌埠不是商业中心城市,第四季度突飞猛进的可能性应该排除。至于农业能拉动这么大的增幅则是天方夜谭。 文并摄/特派记者 杨章怀

  事件回放--

  统计局局长跳下市政府大楼

  据《江淮晨报》报道,2月18日10时30分左右,刘敏离开了他在市政府办公楼7层的办公室,之后,他从9层坠下身亡。

  惨剧发生后,不少政府工作人员即前去查看。刘敏坠楼后,立即有人用草席盖住了他的尸体。

  2月20日,记者来到刘敏坠楼现场,发现这里是蚌埠市行政综合楼的东侧天井,天井中间是一个八角星图案,刘敏正是从高处翻过不锈钢护栏坠下的。

  蚌埠市物价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刘敏在物价局任副局长时,排名在几位副局长中列第一位,身体也不错。刘敏的夫人在蚌埠市一所中专学校任职,有一子在上大学。

  2月20日,蚌埠市政府行政办公楼一楼大厅里贴出了蚌埠市统计局为刘敏发的讣告。

  专家解读--精神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易与躯体疾病混淆的精神障碍,中老年多见。临床表现为持续或阶段性紧张、忧虑、恐惧,同时身体出现无足够证据的“严重症状”。精神性焦虑是焦虑症的深层核心症状,患者具有暗示性、忧虑性、灾难性和患病性思维定式,终日心烦意乱,忧心忡忡,注意力难以集中。焦虑症的病因未明,研究认为与遗传因素、性格及挫折、不满等精神因素有关。

  据北京社会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专家介绍,每个人身体的耐受程度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反应也不一样,这取决于本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及对问题的认识等综合因素。现代社会的生活、工作压力很大,出现心理压力是很正常的。而在我国,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远远不够,往往等到心理压力不断加大,最终酿成惨剧才引起重视。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williamhill官网 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本文短网址: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williamhill官网 》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分享到: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评论

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性交流,拒绝谩骂。

留言分页:
分页:


Top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