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夕”,也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夕”,也称“大年夜”。
除夕有“去旧迎新”,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为了展望来年,过个大好年,一直到今天,许多代代相传的除夕民间风俗习惯包括:祭祖(辞岁)、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等仍然流传至今,为大多数华人家庭的过年方式。
〔祭祖/辞岁〕
除夕当天午后,本地有不少家庭仍会准备一些祭品以祭祀祖先和神明。
大年除夕祭祀祖先和神明是感谢神明和祖先一年来的庇佑,并祈求新的一年能够事事顺利。供品中也大多会有发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事业发达。这个祭祀祖先的仪式称做“辞年”或“辞岁”。
〔围炉/年夜饭〕
祭祖及祭祀神明后,当晚全家围坐吃年夜饭,俗称“围炉”。
“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都会赶回家团圆。年夜饭所备菜肴都含有吉祥意义,如菜头取意“好彩头”、韭菜表示“长久”、鱼丸虾丸肉丸表示“三元及第”、鱼取意“年年有余”,菜中唯独鱼不能吃完,留点才有余。
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如何吃个色香味俱全,又不会对健康造成伤害的年夜饭是一门学问,专家推荐应多吃五谷、蔬菜、水果等,多添几道素食,既健康又实惠。
〔除夕夜守岁〕
至今,许多家庭仍保持除夕夜守岁的传统习惯。年夜饭之后,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守岁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过年风俗,隋唐时期,守岁之风极为盛行,据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之《除夕》说:“是夜,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
除夕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为父母祈福,希望父母长命百岁。现代人守岁,全家欢聚,吃吃喝喝,或打麻将、玩扑克,或看电视节目。
〔压岁钱与压岁果子〕
年夜饭之后,除夕的高潮是长辈发“压岁钱”给小辈。过去长辈分压岁钱,将红线穿的铜钱一百个(取其长命百岁)作为压岁钱,现在则以红封套包钱,为大家惯称的“红包”。
除夕晚上将桔子、荔枝等果品放在枕边,称为“压岁果子”。压岁果子取“桔”、“荔”的谐音“吉利”,在第二天元旦时取食。
〔贴春联〕
春联是一种结合文学与书法的民间艺术,张贴春联也是除夕不可或缺的习俗。
春联相传是由桃符演变而来,而桃符则是用桃木板在上面
- 关键字搜索:
- 大年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