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阳离去后改革何去何从
举世瞩目的已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遗体告别仪式举行之后,一些关注中国未来走向的人士认为,赵紫阳的离去并不表示他那个时代的结束。赵紫阳的去世,对经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和经济改革的,以及89年六四事件的一些人士来说,是一个很悲痛的事情。不过有些人认为,赵紫阳为当时社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不会因为人的离去而灰飞烟灭。
*戴晴:改革之参照*
曾经是光明日报记者的戴晴认为,赵紫阳已经永远离开了,但是他能够作为一个对照物,以他努力推行的改革来对照中国其它领导人推行的改革。
戴晴说:“他走了,他已经过去了,他的事业不可能再有继承人了,但是他会是一个参照物,会把后来的人的所作所为和赵紫阳的所作所为作一个比照。”
*一市民:八九青年已初具影响*
北京一名不透露姓名的市民认为,他们八九青年的那一代,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和思考,对于追求民主自由,新文化建设,有了更为成熟的想法。
这名市民说:这些人很大的特色是,已经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律各个领域,有了初步的影响力和地位。这就跟当年的1989那种悲剧性的终结有很大的区别。
*维权政治 循序渐进*
这名市民还表示,赵紫阳逝世是一个起点,它会兴起一个新的中国民主化的时期。这意味着中国进入维权政治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时期,比如个人对自己权利的维护和互联网上民意的表达机制。
这名市民说:第三个是媒体,包括国内媒体和海外媒体对于大量的信息公开,透明,这种信息的公开化。第四个就是说一群学者,知识分子,以及包括律师,也包括一些中产阶级和开明官员对底层民众的所有人的权利的维护, 包括悼念赵,也是一个权利嘛,也是公民的一种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体制内改革资源动力激情尽失?*
另外一名不留姓名的人士认为,从赵紫阳遭受自由限制的15年,到他的去世之后所受到的对待,表明中共目前体制内改革的资源,道德动力,理想的激情都没有了,一个改革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这名人士说:它并不是一个坏事,它可能是一个好事,因为让很多的普通公民明白了,你要从自身开始行动起来,你这样子建设你自己的社会,然后去维护自己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建设一个更好的未来。
*盼党内外压力集团促改革*
也有人寄望于执政党共产党内会出现一个压力集团,成为党内的多元化声音,同时民间也出现各种力量,联合参与和推动改革。一名不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现在需要建立一个官方和民间良性互动的通道来推动大局的有序发展。
这名人士说:“表达正义的那种力量能够互相团结起来,我们要对现在的政权形成一种施压模式,结成一个压力集团。我认为中国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通过压力的方式促进政权进行有序的改革。”
现在许多人除了怀念赵紫阳对中国政治和经济改革所作的贡献之外,还希望看到他的改革精神能够传承下去,让中国进入一个真正的政治文明,自由民主与人权法制的社会。
美国之音(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赵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