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美国做陪审员的滋味
来美国十几年,头一回遇上了我的“司法关系月”。先是因一张小小的车牌罚单被叫去讨说法学教训,紧接着便接到法院的传单,从“被告”翻身改做“人民陪审员”……这是权利,也是义务。按规定,我们要在收到传令的5天之内,与指定的法庭电话注册,然后在规定上法庭的前一天晚上,向法庭的电话自动服务系统查询自己是否第二天需去报到。做完了这一切,抱着观望的态度,我心情颇为复杂地前去应召,开始了我在美国陪审员的日子。
■女指导的训话
招我做陪审员的法院居然是一座通体透明的摩登大厦,淡绿色的玻璃映着修剪齐整的棕榈大道,在蓝天白云下生机勃勃,像是五星级的写字楼。穿过洒满阳光的大堂,两个警察和善地过来招呼,让大家通过安检。在四楼陪审员招集室,又分有休息区、会议区、午餐区、陪审员管理办公室,以及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使用工作区。
一点半,前来待选的100多人准时坐在会议区等候管理员的指令。我前后左右地扫了一遍,发现这儿简直就像个小联合国:有拄着拐杖腰都直不起来的耄耋老人,有头发梳得溜光的墨裔小青年,有英文叽里咕噜的印度裔老者,有一眼就看得出来的韩裔及华裔……
看着窗外的蓝天,正恍若是来观光或者来听讲座,一声清脆的问候将我拉回现实。精瘦干练的青年黑人女指导开始对我们训话,先是陪审员的权利与义务,再是有关注意事项,还放了几段录像,全是前陪审员的心得体会。随后,把我们分门别类重新注册,比如:雇主可以无限期地支付陪审员全工资的为第一类;雇主只支付陪审过程100天以内工资的为第二类;失业在家的或选择在家做“全领儿”的为第三类;最后一类为自食其力的小业主及在校学生。
由此听来,这案子也分持久战和阵地战。女指导进而又宣布了对陪审员的物质补助规则:从来报到的第二天算起,法院会给每人每天15美元生活补助,外加报销汽油费;若没有车,法院则提供免费的公车乘车证。宣布完毕,女指导让大家到八楼法院去见法官。
■法官教我们做陪审
这幢玻璃大楼有很多个小法庭,每个法庭配有一名法官、一名书记员、一名法庭管理员,外加两名庭警。我们的法庭管理员是个爱笑的大眼睛墨裔姑娘玛丽亚,在她导游般的点名后,我们进入法庭。
推开那两扇厚重的大木门后,气氛彻底地改变了。审讯席上,高高在上的法官史蒂文·范待众人坐定,语气舒缓地开了场:女士们先生们,很感谢大家为了美国的民主制度来履行义务并为此牺牲个人的时间。你们将目睹,在我们这个民主法制的社会,政府、政客,包括我这个法官都无权决定桓鋈说纳
- 关键字搜索:
-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