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回忆--浦熙修在文革期间

浦熙修---著名报人、记者。1910年生于上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36 年进《新民报》工作,后担任重庆及南京《新民报》记者、采访部主任,参加过国共重庆谈判等重大政治事件的采访活动。1948年曾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 1949年后,任上海《文汇报》副总编辑兼驻北京办事处主任,曾三次赴朝鲜前线采访报道。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后平反。1970年因病卒于北京。

  战胜外交部长的“风云记者”

  在1949年以前,母亲在新闻界算得上大名鼎鼎的记者。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同年8月,毛泽东蒋介石之邀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母亲为此写了很多报道(《毛泽东为团结而来》、《毛泽东辞别重庆》等)。第二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开幕前的一个月里,母亲有计划地采访了参加会议的全部38位政协代表,让他们对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发表看法。那些代表可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共产党方面有周恩来,无党派人士有傅斯年、民主党派人士有张澜、沈钧儒,国民党方面有陈立夫、外交部长王世杰,等等。

  王世杰考虑到自己在国民党政府中身居要职,言论举足轻重,要求不署名字,母亲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在报道中只说“某代表”。不过38位代表中37位都有名有姓,人们自然也就知道这位“某代表”就是王世杰了。所以当时有人说:“浦熙修真不简单,相互斗智的结果,居然使一位老练的外交家,成了她这‘无冕之王’的手下败将。”母亲的采访,逐日发表在重庆《新民报》晚刊的头版上,报道反映了被访者对时局的看法和对国家前途的主张,也明朗地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1946年2月国民党特务在重庆打伤李公仆、郭沫若等人,制造了“校场口事件”。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门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强令各报只能登中央社报道。母亲和报馆同人巧妙地把国民党特务捣毁会场、打人的详细经过整版登在了报纸的广告栏,揭露了事实真相。

  那年5月份,国民党还都南京,当时国共两军武装冲突日益激烈。6月份,上海爆发十余万人的反内战游行,并派代表到南京请愿。当代表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了国民党精心策划指挥的所谓“难民”的包围毒打,前往采访的母亲也被打伤。第二天她被抬到家里,我看到她的旗袍被撕裂了,上面都是血迹,后背一侧从上到下都是淤血。当时各界人士不断地来看望母亲,记得郭沫若还写过文章,说是过去他挨打记者看望他,现在又轮到他看望挨打的记者了。

  到北京:老记者有了新问题

  1949年6月,母亲一个人从上海来到北京。不久,我跟弟弟也从上海来到北京潦椤D嵌问奔洌

本文留言

作者袁冬林相关文章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