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遭遇经济“寒流”
美国众议院税务委员会近日通过了《本土投资法》,将针对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为5.25%,期限为一年,条件是将这些收益投资于美国。据摩根大通测算,这将为美国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回流。随着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这一美国经济的“暖流”很可能意味着中国经济的新“寒流”。
如果从为人民币汇率升值减压的角度来看,美元回流美国,将给疲软的美元带来一定的支撑,进而使得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升值,美国的这一政策可以说正中中国央行的下怀。
但事情不那么简单,这里潜伏着一个对中国宏观经济前所未见的新挑战。中美之间的资本流动,在过去十几年中,它一直主要扮演着帮助中国扩大投资和消费增长的正面形象,今天,它的角色可能会发生逆转。
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增长持续坚挺,主要得益于内外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市场化改革不断逼迫微观经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二是不断增加的外商投资和外贸出口。尤其是后者更被很多地方政府看成是发展的捷径。
尽管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一些颇具忧患意识的学者警告,外贸依存度和外资依存度过高对一个大国经济是柄双刃剑,因为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增长率不可能永远向上,它在达到高峰后总会回落,大热之后可能是寒冬。
这种警告是建立在一个常识上的,那就是,企业投资不是慈善事业,它的目的是赚取利润,就投资中国的制造业跨国公司而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是它们的投资高峰,如今,它们中相当部分已经在中国赢得很难撼动的市场地位。
对于那些在中国已获成功的美国跨国公司而言,现在是它们可以索取回报、衣锦还乡的时候了。何况,美国表现了超乎寻常的慈父情怀,将回国所得税率降低85%;而中国央行鼓励美元离境的政策也将使它们回家的路更加顺利。
如果中国真的出现外商投资和对外贸易增长率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中国靠什么来保持过去一贯的经济高增长呢?
- 关键字搜索:
-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