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丑外扬----阻遏中国大陆有毒食品外销
继夺命劣质奶粉后,中国大陆又爆出致癌粉丝丑闻,部分这类粉丝更可能已输入海外各地,华人消费者闻之色变,无不小心为上,力避因疏忽而遭致波及。这是继多年前毒菜事件后,影响最广泛的可能含毒大众化食品的侵袭事件,海外各地消费者必须正视严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更应加强监督,防范及对付有毒加工食品奸商将产品输往海外各地,保障中国大陆食物加工品的信誉,以及维护消费者的健康。中国大陆近年经济飞快增长,大家懂得了“向钱看”,即打破以往窒碍生产的教条框框但与此同时,社会又未完全发展成一套较完整的商业道德伦理观念,以及有效推行这些理念的制裁工具。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令中国大陆出现了为海外成熟资本主义社会匪夷所思的现象,包括不顾人命死活的假药、毒酒和劣质奶粉之类流播成灾。
中国大陆奸商不择手段牟取暴利,有的是见利忘义,昧着良心,明知害人的勾当也干有的则可能是知识贫乏不知所干的勾当足以危害性命更有的是得到地方官员包庇,这些官员有的本身贪污,有的则因为辖区落后,要借助这些工场来解决区内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对违法工场睁一眼闭一眼,甚至与打击劣货假货的执法官员采取不合作态度。
传媒基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一再披露劣货假货及其制造工场,“毒货”包括瓜子、白米、火腿、腊肉、鱼翅等,但有关制造这些货品的奸商最后如何收场,则较少报道,以提高消费者知情权,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儆恶惩奸的作用。
中国大陆劣货最流行的地方,是一些较落后贫困的地区,例如劣质奶粉的主要销售对象就是知识和经济水平都不高的农民,出口的毒货劣货并不算多。对海外消费者来说,影响主要在提醒亲友小心,自己前往大陆旅游消费亦应提高警惕。
但是,海外消费者除了提醒亲友及自身谨慎外,并不宜完全不采取如法律诉讼等的实际杯葛行动。以一实例来说明,多年前大陆输往香港的“毒菜”便是这种畸型文化的产品,农民用禁药甲胺磷除虫,带着残余农药的蔬菜输送往香港,一再发生港人吃菜中毒。事后港府与粤省合作,建立有效的标签及追踪产地来源系统,透过发牌规管及加强抽验,近年已基本上杜绝毒菜,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
海外华人因远离故乡,对从祖国大陆各省份外销来的各种家乡口味,均无法视而不见,心无所动。但是,过多的大陆加工食品不卫生、不安全的负面报道,多少会影响到消费时的心理。因此,华人华侨消费者面对此类问题时,不能有“家丑不外扬”的感情障碍,反应在侦查监察方面,循合法管道与中国官方加强交流合作,务求任何大陆外销的“毒货”一经在海外发现,都追查得出源头,交由中国政府绳之于法。另一方面则有赖华人社区热心人士,建立有效渠道,协助中国大陆民间单位,完善保障消费者教育及法制,一步一步的收到正本清源之效。
星岛日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 关键字搜索:
-
家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