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富强未必救中国 --再评《走向共和》

一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在海内外激起轩然大波。今年四月,该电视剧首映之初,笔者仅凭其内容介绍,写下一篇评论(《从央视为李鸿章"平反"说起》),认为该电视剧有为当今权贵背书之嫌。以李鸿章的"卖国"合法,喻江泽民的"卖国"合法,显示江泽民正为其身后事做铺垫。但几个月后,当笔者从头至尾看完这部电视剧,顿时觉得当时的评论太过匆匆,结论太过草率。

对这部五十九集电视巨作,海内外的主要看法大致有两类:其一,重塑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历史"反角",是为他们翻案,贬低了民主先贤孙中山等,为今日当权者的"稳定"论寻找依据和说词;其二,讽古喻今,影射批评当代的独裁与专制,力赞孙中山等共和元勋,讴歌宪政与民主。

其实,以笔者观之,无所谓褒,无所谓贬。客观主义,才是该剧奉行的原则。将史实与场景客观地呈现于你面前,由你自己,带着你的智慧,去鉴别,去评判,其中的是非曲折,其中的谬误真理。毕竟,现实是复杂的,不论好人还是坏人,都不会在额头上刻下好或坏的标签。那些脸谱化的所谓历史剧(如《雍正皇帝》等),可以休矣!

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部巨片的深刻寓意之后,突然传来北京全面禁播该剧的消息。毫无疑问,这一封杀令直接来自于保守派的总代表江泽民。一些戴着官帽的御用文人随后弹跳起来,对电视剧指手画脚,大喊"偏离了正确方向","荒唐"。显然,《走向共和》触到了某些人的痛脚。但有趣的是,就在官方媒体刊载的各种评论中,无知是自相矛盾还是有心之失,竟也出现了"决不能把'朝廷'同'国家'混同起来,'国家'和'朝廷'有一致的一面,又有根本的区别"等语,莫非是说"决不能把执政党同国家混同起来,执政党和国家有根本的区别"?

另一段评语:"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角,对中国现代化的最初起步作出过自己的贡献。而在对待帝国主义侵略的问题上,他始终坚守'力保和局',奉行'外须和戎'。李鸿章的贪婪聚敛是有名的,当时甚至有'宰相合肥天下瘦'。在'自强'旗号下一手训练起来的、用洋枪洋炮武装的淮军,腐败不堪,只能用于对内镇压,在对付日本侵略时几乎一触即溃。 "以这段评语,分别对应的是:李鸿章等人的"洋务运动"与江泽民等人的"改革开放";李鸿章的"力保和局"、"外须和戎",与江泽民的"韬光养晦"、"保证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李鸿章等大清官吏的聚敛,与江泽民等中共官僚的贪婪;(洋枪洋炮武装的)淮军的腐败、对内镇压和对外无力,与(俄制武器装备的)解放军的腐败(走私经商)、对内镇压(血洗请愿学生)和对外软弱(放弃钓鱼岛、南沙等主权捍卫)......看来,"把话说过了头"的御用文人们,也堵死了以《走向共和》为当今当权者圆场、找台阶下的通道。

该电视剧展现了大量警钟与寓言式的历史画卷。臂如:剧中用相当篇幅,展示了百年前中日两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比(这一竞争和对比迄今仍在进行)。当时,中国海军(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结果,却在与相对弱小的日本海军决战中,全军覆没。船坚炮利(硬件)何益?只要制度与人心(软件)未变,表面上的富强俨然贫弱的面具。海军走私,假弹演习,与当今解放军情形何其相类?

不应该仅仅是富强,富强未必救中国。这是历史一再留给中国人的警训。毕竟,历史上,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到"康干之治",中国的富强不止一次;今天的所谓"繁荣",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今天的"繁荣"程度更远非"空前绝后"。

又臂如:在当今国内的历史教科书中,把近代外国照会,一律斥为"强权"、"勒索"。可电视剧中,只要仔细倾听那些"西方列强"的照会内容,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许多照会有利于中国。诸如:针对义和团,"西方列强"一再以照会奉劝清政府,制止义和团杀害传教士,停止围攻外国驻华使领馆,但清政府置若罔闻,企图利用义和团的"极端民族主义",来对抗外国,巩固政权,结果,八国联军齐发,大清落败,割地赔款;针对戊戌事变,"西方列强"照会:要求解除对光绪皇帝的软禁,与中国外交,只认光绪,不认慈禧。实际上就是,鼓励中国的改革(戊戌变法),推崇改革派(光绪),排斥保守派(慈禧);针对袁世凯称帝,"西方列强"照会: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不承认复辟后的"洪宪"政权。实际上就是,反对中国倒退,鼓励中国走向文明与进步。

所有这些照会,动机何在?害怕中国强大吗?希望中国动乱吗?听任中国野蛮吗?恰恰相反,"西方列强"一次又一次地发出信息:希望中国安定,希望中国进步,希望中国跨入世界主流文明的行列。百年后的今天,何尝又不是如此?如果早一些,更早一些,国人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国可以少走多少弯路?须知道,日本,正是在虚心听取了西方的忠告之后,最终成为与西方并驾齐驱的一员。从1898年"戊戌变法"算起,中国已经被耽误了一百零五年;从1911年辛亥革命算起,中国已经被耽误了92年;从1919年"五四运动"算起,中国已经被耽误了84年...... 如此一再耽误,错过了多少"东方快车"?怎能不一再落后?

毫无疑问,《走向共和》,充满了对真民主真共和的由衷渴望,同时提醒未来民主中国可能经受的"乱局"与阵痛,彼时,国人的理解与耐心尤其重要。但不管怎样,民主与共和,是人类的必然方向,是中国真正富强、和谐、长治久安的唯一良方。(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