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海(化名)是丽江县一中初三的学生,家住丽江古城一个僻静小院里。每逢旅游旺季来临时,蜂拥而至的游客总是让王冬海一家的生活过得有些不知所措。王妈妈念叨着要搬出古城,到新城另置新居,可又对这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恋恋不舍。
尤其让王冬海苦恼的是:“每天都有好些游人拉着我照相,我都快成人家照片里的背景了。”
清流变浊流
“最懂得古城用水公约的是妈妈,按照我们纳西族的规矩,每天早上8点之前只能洗菜淘米,中午12点才能洗衣服,下午2点后才能洗拖把。这是连3岁小孩都懂的道理。”王冬海说。
纳西人爱护水,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可是很多外来者却并不理会这里世代传袭的风俗。走马观花、来去匆匆的游客,往往不经意间就随手把垃圾扔到河里了。一位每天都在古城巡视的城管人员告诉记者,在旅游旺季至少每天能“捉”到10多起违禁者。可是尽管这样,仍止不住这种现象,人们仍能在河道里看到垃圾种种。最让王冬海气愤的是,有些新搬来的住户,只要城管人员没看见,他们就在河里洗拖把、丢东西。“夜深人静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往里头倒痰盂!”有的饭馆、客栈的厨房污水,也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到河中了。
直接结果是古城水质的迅速退化。尽管来往的游人还惊异于“东方威尼斯”的绮丽风貌,可是对于古城居民来说,这水早已不复当年的的清流了。古城总体水质目前只能达到三类水标准,在下游部分地区,甚至低于五类标准。在抽查样本中,粪大肠杆菌超标最为严重。据专家分析,致污的主要原因是过多的人流量对水系自身净化造成严重威胁。
“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正在破坏丽江古城的生态平衡和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当地环保部门一份报告中说道。一位从事宣传的工作人员认为,这甚至已成为明年丽江古城接受联合国第一次5年定期监测评估的一个重大障碍。
“山坡羊”不再
傣族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悠扬的曲调终日回响在丽江古城中,不知从何时起,卖葫芦丝的乐器店从四处冒了出来。然而在“东巴宫”演奏的纳西古乐传承人杨曾烈老先生表示,纳西族地区的传统民族乐器,应当是芦管和胡拨;纳西人世代传唱的,是洞经音乐《山坡羊》、《到春来》和《浪淘沙》。
“走在古城街道上,你看到的是一幅与真实纳西人无关或变异了的旅游商品交易图。”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研究会的生态学者李波说。
游人如潮,意味着商机无限。古城里原来居住着6000多户纳西族居民,自从旅游业蓬勃发展起来,主要街道上的1600多家户主纷纷开起了店铺和客栈。政府部门统计,这其中有七成以上都是外来人口在经营。
纳西人迁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老屋,搬到新城里崭新明亮的商品房中。那长满青苔的台阶、井沿,见证了百年风云的雕花木门窗,已被翻修一新,迎接八方来客。古朴宁静的古城,正在变成游客和商贸的街区。
夜幕降临,河边的饭馆、酒吧灯红酒绿、觥筹交错。有游客表示,那小桥流水人家的安静生活,几乎是看不到了。
原丽江古城保护行动计划办公室主任段松廷对此感到非常担忧,“人口的置换和空间污染,如果再不进行有效控制,将导致古城文化主体的转移和失落”。
由于缺乏对文化产品的权威认证机构,街头卖得红火的各种东巴文化衫、壁挂等饰物谬误百出。甚至连店主都不知所云。
收益返还低
据政府部门提供的数据,丽江古城去年游客人数达到32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17亿元,今年更上一级台阶,有望达到20亿元。在旅游黄金周期间,每天中午,大约有3万人同时涌入古城狭窄的街道,在新华街、东大街等长约3公里的游览街区中,人头攒动,接踵摩肩。
然而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有资料显示,当地政府每年用于古城保护的投入却不足千万元,其中从旅游收益中返还的还不到100万元。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旅游越发展,古城越衰败”。
丽江旅游已有17年的发展历史,从1995年起,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画卷,不能像兵马俑那样用玻璃柜框起来、禁止触摸和拍照。任何外来文化都会对这里的原生形态产生影响,更不用说强势的现代文明。因此丽江古城保护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
- 关键字搜索:
- 游人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