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种种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像上大都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相传,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具有重大利害关系。自周朝开始,皇宫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以后就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扫尘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不过,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合肥的习俗就是腊月二十三(小年)前的十八、十九“扫尘”,民间有“要想发,扫十八;要想有,扫十九”的说法。
“过年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反映的情意却甚浓,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贴春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太祖朱元璋特地为一阉猪人家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茶、郁垒兄弟住在度朔山上的一棵桃树旁,每天他们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是古代的一个叫做成庆的勇士。在班固的《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则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人们除旧迎新,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吃象征团圆的年夜饭。年夜饭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近几年到饭店去吃“年夜饭”已成时尚,而且势头越来越猛,今年合肥市大部分酒店推出了“年夜饭”套餐,现已基本预定完毕。
●挂年画
过年,人们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他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令风靡全国。
●祭祖
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初一到了子时的一点钟,家长率领全家老幼,男左女右站立两旁,衣冠整齐,向祖宗神位焚香烧纸,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礼节非常隆重。祭祖时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放爆竹
当除夕午夜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王安石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是这一景象的真实写照。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只是近些年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发生的火灾、人身伤亡等事故不断,为了让大家过一个安定、祥和、愉快的节日,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分别发布了禁止燃放或限时限地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在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年三十守岁又中“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出来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才敢出门互相拱手作揖,庆幸没被年兽吃掉,慢慢就演变成了如今的“守岁”。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财神只有一个,想发财的人却有那么多,供不应求是明摆的,于是便由此导致出一幅新的风俗画--“送财神”。每逢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主人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近年来结伙“送财神”景象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单独行动--不声不响走到门前,拿张背面有不干胶的红纸财神像往门板上一贴,随即伸手讨钱,真正是时进俗易、推陈出新。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称为拜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压岁钱
新年里送压岁钱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给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 关键字搜索:
-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