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华说:(作为妻子)肯定不及格——董文华披露个人生活
金秋,10月4日下午,去集安采访的路上。山路弯弯,秋雨绵绵,司机反复放听一个带子,其中一首熟悉的旋律令我兴奋,此时听来倍感亲切:“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全国政协“三下乡”慰问团第二天在吉林古城集安演出,之后还将在通化演一场,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歌唱家董文华到时有压轴节目。这雨什么时候能停啊?我真担心。晚上9点,终于拨通了董文华的电话,“8点到的集安,正吃饭呢。”我“客气”地问了一句:什么时候能采访您?她略一迟疑:“那就现在吧,以后可能没时间了。”
春天的故事秋天说
还是那头熟悉的短发,还是那脸熟悉的笑容,小巧的身材,白皙的皮肤,眼前的她要比屏幕上的她漂亮、年轻得多;还是东北人的爽朗性格,还是东北人的快人快语,尽管经过沈阳到集安近6个小时的颠簸,她依然神采飞扬:“我也是东北人,是在东北长大的,这里的风土人情我非常了解,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沈阳和集安、通化没什么两样,到这儿就像回到家乡一样,有一种亲情在里头。我们东北人实在、厚道,这是我们共同的优点。这块儿黑土地造就了很多人才,无论是演艺界,还是体育界,都出了好多明星。我非常留恋哺育我的这块儿黑土地。”
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董文华从小就喜欢唱歌跳舞,从幼儿园到学校,她都是小明星,考进沈阳前进歌舞团那年她才15岁。她是歌剧演员,后来走上了歌坛。大家是通过《十五的月亮》认识她的,但在此之前,她唱的《当我成为战士的时候》在辽宁就很叫响,代表歌舞团参加“四团二队”比赛爆了冷门,拿了大奖。在她演唱《十五的月亮》之前,有人已试唱过,董文华非常喜欢这首军旅歌曲,她跟《十五的月亮》的曲作者说她想唱这首歌,这一唱就唱响了大江南北……
成为歌唱家是董文华儿时的梦想,但当时的她只想能当个唱歌的女兵就很光荣了。如今这些梦想成了现实,她说:“这与天赋有关,更靠后天努力。就拿录制《十五的月亮》来说吧,当时辽宁电台的设备陈旧,是二轨一次成型,不像今天的设备这么先进,可以进行加工,那时是不可能掺进任何水分的。”
说起今年春天代表我国到悉尼歌剧院的演出,董文华不无骄傲:“作为一个歌唱演员,一生中能参加这样的演出是非常荣幸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个追求的目标吧。那天,我精神饱满,身穿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演出非常成功,受到当地华人、澳大利亚人及欧美人的热情欢迎,我确实非常自豪。”
事业辉煌的董文华深知她的成功是与观众多年来的支持分不开的,“大家爱我,我也爱大家,去年特意录制了一首《我爱大家》,以表达我对厚爱我的观众的感激之情。想到身后无数双期待的眼睛,再苦再累都觉得欣慰。”
今天的董文华仍然有好多的梦想要去实现,但她目前只想把现在做好,多出好歌献给大家。她给自己定了个标准:既要贴近百姓,又要高于生活;既要百姓喜欢,又要艺术性很强;还要赋予情感,不达标准决不拿出。准备不充分,没有新东西,没有好作品,她宁肯等待。
老街的故事新城说
当兵的25年来,董文华参加了多少次送戏下乡的活动,她自己已经数不清了,用她的话说:“不管是报道的,还是没报道的,每次都少不了,不仅面向士兵,还有普通百姓,包括那些非常偏远的老区,虽然牺牲了节假日,但我觉得这样做非常有意义。”
为来集安、通化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三下乡”演出,董文华推掉了很多演出,对这种条件差又辛苦的公益演出,她认为人要有一种精神,活着才有意义,金钱不可少,但一味追求金钱是不可取的。她觉得像“三下乡”、“心连心”活动的意义在于:把先进的文化信息带给老区人民,通过文艺演出这种形式使老百姓感觉到党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关心,鼓舞人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她说:“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多唱好歌,鼓舞人民向上,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能为抗日英雄杨靖宇生活、战斗过的通化人演唱,能为为抗美援朝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通化演出,我感到非常荣幸。”
对于通化,董文华并不陌生。1981年,她到驻通化48师慰问演出,当时通化给她的印象是,一条街没多长,又黑又旧。20年后她再次来到通化,一个崭新的城市出现在她的面前,所经之处灯火通明,霓虹闪烁,城市建设得如此美好、变化如此之大令她感到惊奇,她为通化人感到高兴,为通化人感到骄傲。
这次到集安、通化演出,董文华给观众们带来一首新歌--《秋天的诉说》,是《春天的故事》的姊妹篇,改革开放20年的丰硕成果她“诉说”给大家听。这首歌现已拍成MTV,气势恢宏,旋律优美。董文华给我说了一段歌词:“南方的热土多,北方的风情多,春天的故事说到秋天,故事里边荡漾着歌。老街的故事新城说,小河的故事大海说,渔灯的故事霓虹灯说,男儿的故事女儿说,奶奶的故事儿孙说,幸福泉的故事老百姓说,日子越过越红火……”说到这里,董文华特意对我说:“就拿咱们通化来说吧,经过改革开放20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过去的老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崭新的城市,不正是‘渔灯的故事霓虹灯说,老街的故事新城说’吗?!”是啊,春天耕耘,秋天收获,没有总设计师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山城人确实看到了、感受到了、体味到了丰硕成果带来的实惠、富庶、繁荣,正像歌里唱的那样,“日子越过越红火”,真是“幸福泉的故事老百姓说”。
男儿的故事女儿说
事业成功的董文华有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丈夫张楠是总政歌舞团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导演(他与通化可谓有些渊源,曾在驻通化81125部队搞宣传工作)。
张楠是个非常大度的男人,从未因妻子的名气大过他而有压力,他为能有这样一个妻子而感到欣慰,这是董文华最为佩服他的一点。
张楠不仅在事业上全力支持她,而且在生活上关心、体贴、照顾她,家就是董文华栖息的港湾。对此,她的幸福感溢于言表:“能有这样一个好丈夫非常难得,我非常珍惜。”
张楠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文学底蕴深厚,他写了不少歌,像大家熟悉的《月光下的思念》、《在祖国的怀抱里》等。谈到这里,董文华不禁唱起了丈夫写的歌:“常相思,常相忆,相思相忆我爱恋着你……”看得出来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
儿子今年8岁,已上小学二年级。我问:也会唱歌吗?她答:“不一定,自由发展吧,我不刻意要求他什么。”
作为妻子、母亲,怎样评价自己呢?董文华马上说:“那肯定不及格。你想呀,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演出,对家庭照顾得太少,欠丈夫的情、欠儿子的情太多,而他们又那么理解、支持我,今后一定多陪陪他们。以后我会回报的,包括儿子,长大了,我想他会理解他妈妈所做的工作的。”
时间在我们的谈话中悄悄逝去,与董文华道别时,已是深夜11点了。窗外已是满天星辰,噢,天终于晴了,第二天大家可以在艳阳高照的秋天里倾听董文华“秋天的诉说”了。 (贾晓曦)
董文华简介
生日:1962年6月29日
身高:1.60米
学历:研究生
婚姻状况:已婚,有一子
常到的地方:舞台
最喜欢的运动:游泳
最喜欢的乐器:二胡
最喜欢的节日: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个人座右铭:机会总是赐予有准备的人
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
籍贯:辽宁省大连人
艺术简历:
1978年考入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
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进入解放军总政歌舞团担任歌唱演员。是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4年因演唱歌曲《十五的月亮》一举成名。随后,《十五的月亮》的姊妹篇《望星空》再次被她唱红。
1994年因歌曲《长城长》获得首届中国MTV音乐电视大奖赛金奖和个人演唱奖双奖,同时获得中央电视台首次公开评选春节节目的歌舞类二等奖……
- 关键字搜索:
-
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