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票成风 高雅腐败

从“三高”演唱会到有影无形的拳王争霸赛、超级明星演唱会,票价不断抬升,到了惊人的地步。但是,演出公司提出来,在高价票的背后,是疯狂的索票成风。有人认为,赠票,是变相腐败。

  拳王争霸赛能否在北京举行,现在都还是个未知数。不久前,关于赛前的会集人民大会堂的超级明星爱心晚宴更是没了踪影。据早前报道,演出门票的价格最高炒到了6万元。

  这里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倘若这场慈善晚宴能成功地举办,那么最高票价是否真正有人会掏腰包倾囊奉献?演出的所得费用能否如数捐献?这一切由谁来做监督?

  要票成风

  如今北京的演出市场名目繁多,档次也逐步上升。一时间高档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时尚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演出的票价越抬越高,拥笃的人群也是越变越多,可方式却大相径庭:有对高雅艺术发烧的,也有附庸风雅的;有真正自掏腰包的,也有白拿白看的。

  有业内人士就说过,在北京不可能存在没有赠票的演出。如今这个演出市场的风气是:要票成风,而且越是高价位的演出,要票的阵容气势也就越强大。造成但凡送出去的票都是好票的局面。

  三大男高音放歌紫禁城,容纳3万人的广场,听众稀稀拉拉。这场演出的最高票价达到2000美金。有多少人真正买高价票看演出?这是无法知道的,因为“三高”过后,主办单位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下简称中艺公司)除了“高唱赞歌,四处感谢”外,对媒体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新闻周刊》记者拨通中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纪新的电话,询问该场演唱会的赠票百分比。陈声称,这属于该公司的商业机密。“现在通常的演出,能卖出的票也就是两头,最高和最低票。至于要票成风的现象,说了很多年,从一场100张要到一场500张,没有任何的改变,大家都知道不给票就别想干活的规则。特别到了紧俏的演出时,几层管理部门下来,一个口就能对应着十来个人。”

此前也有内部消息称,这次“三高”演出的赠票比例占到40%,不管数字的正确与否,看看演出现场,那些坐在VIP席位上咿呀奔跑的孩童们,心中也便有了数。

  7月18日,上海大型舞剧《野斑马》晋京演出,5场演出下来就卖出了六成的票。让该剧团翁增辉团长最为感慨是无数的索票电话:“没想到北京送票的风气这么厉害,而且还要等着上门去送!”

  遗留问题

  早在四、五年前,国内的演出市场还是赔钱的,而且是:多演多赔,少演少赔,不演不赔。那时还有个演出补贴制:给予文化部直属院团一定的补贴,为的是使演出公司争取少赔钱,或略有些赢余。

  这些年来,演出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市场,据中国对外演出公司王洪波介绍,现在北京演出市场的赠票份额约占10%-20%。他说:“这是个习惯,也是遗留问题。在过去,哪场演出能请来领导出席是很体面的事情。偏偏领导这个层面最难界定,部级是领导,难道局级就不算吗?北京最不缺官儿,赠票的比例自然要大些。”

  一位报道文化新闻的记者也谈道:“中国是讲亲情的人际社会,既然朋友能搞到票,谁还会自掏腰包去买?况且现在大家都视能找到赠票为一种荣耀。”

  再有中国目前演出市场赞助政策的空缺,在国外企业赞助文化活动,可打入该公司的经营成本,而中国,企业赞助是算做税后的费用,这两者的成本差别是很大的。

  王洪波认为,政策的空缺加之习惯的作祟,导致这个市场的不规范操作。以前文化市场的消费情况是,有欣赏艺术需要的没钱,有钱却没有欣赏艺术的需要。现在不同了,有钱又有欣赏需要的人越来越多。总体说来,中国目前的票价还是有下降空间的,减少赠票,大家都有买票的心理,成本自然就会冲淡,这有赖于社会的整体认识。

  自掏腰包

  一场演出,有人不掏钱,自然有人就要掏得多。真正自己掏腰包看演出的人怎么看待要票的现象?


国外演出团体非常看好中国的演出市场。
  现在这种高档文化消费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业内人士,演艺明星及白领。当当网上书店的负责人之一阎光就是高雅艺术的发烧友,他不单自己买票看演出,甚至还不时地掏钱请朋友或是公司的员工去看。

  他每月买正版CD要花费上千元,看演出更是常事儿,有时能达到一星期两场,一般他购买的票价在300-500元不等。

  他说:“对于赠票,我谈不上反感,唯独带给我这个艺术发烧友的负面影响就是,很多并不懂也并非真正热爱艺术的人,会影响整个演出的气氛。”

  对此,阎光举了个例子。去年他专门飞到上海去看《阿伊达》的演出,他买的是1200元的票。本身很宏大的演出场面,不断听到全场传来吃零食和叽叽喳喳的人声。演员唱到最精彩的时候,没有人鼓掌,反之很多群众演员以及大象、狮子出场时,下面反应相当激烈。他说:“我很难想象有人会花费1200元专门去看狮子、大象和群众演员的?”

  同样身为高雅艺术发烧友,IBM公司大学合作部经理郭维德也有类似的感慨。有时在听音乐会时,看到小孩子在吃饼干,他提出异议后,马上便会招致这样的抨击:“你有教养吗,跟一个小孩过不去?”

  郭先生做了一个类推,倘若花500美金去看《图兰多》,看到前面1000美金的贵宾席上,坐的又是老太太,又是小孩儿,下次就不会再买票看这样的演出了。

  “现在国内所有的音乐会都有500元以上的票,有几张真正是卖出去的?谁去调查一下,90%以上都是送出去的。而我们目前演出市场的弊病,正是由这些送票引起的。观众是需要培养的,国外观众和国内的简直两码事儿,在国外要票都觉得不好意思。你吃饭要钱,为什么看演出就不要钱,就好比我的职业如是厨师,那我到所有地方吃饭都不要钱吗?北京人口假定1000万,我们期待的观众不过是万分之一,这都很难培养吗?”他说。

  变相的腐败

  在北京音乐厅总经理钱程看来,赠票多是因为演出不好,如果票卖得好,那是无票可赠。据他的市场调查,现在老百姓能接受的票价平均在85元左右。他说:“当然,上百元也可能卖得出去,但毕竟是少量的,而且多数是作为企业的公关费用。”

  透过赠票,钱程认为演出市场的整个状态是被人遗忘的。让他感慨的是,自己办演出已有8年的时间,可至今没有演出证件,属于“非法上岗”。他说:“这完全是个怪圈,我的演出包括高层领导到普通百姓都说好,可我没有演出证,按规定演出许可证是不给民营企业的,个人更别提。”

为此,钱程做了个比喻,如今的演出市场好比当年钢材双轨制的时期,批文属于商品:“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批文卖到5000元,流行歌手就更贵,动辄就几十万元,这都附加在老百姓身上了。列宁曾说过,有垄断就有倒卖,有倒卖肯定就有腐败”。

  钱程认为,目前的演出市场问题一是不准入,钢材市场中批文成商品已不复存在,很多经济领域也都放开了,唯独文化领域没有,因为它不准入。有人准许,有人不许,大家都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次,它缺乏本土作品。他说:“乐团演奏贝多芬演奏得再好,也是跟人家的末流。目前演出团体整体质量都太差。还有我们没有形成一批观众,虽说演出市场的大门打开了,但这种开放不是纯粹的市场行为。”

  多年的计划经济,赠票已让人司空见惯了。当官员索取几张上千元的票时,难道不是一种腐败吗?虽说不存在行贿问题,但存在索贿行为。在市场经济下,如不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是给腐败提供了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评论专栏作者薛兆丰,本身也是高雅音乐的发烧友,他认为赠票索票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贿赂:“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被贿赂的工具,改变这种现象,要采取制度法律的手段,责任不在文化公司方面”。

中国《新闻周刊》

本文留言

近期读者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