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突發:北歐2大機場被神秘無人機癱瘓 丹麥稱「最嚴重攻擊」(圖)

 2025-09-23 16:56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丹麥首相 梅特·弗雷德里克森 無人機攻擊 哥本哈根
圖為2025年9月23日,丹麥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在哥本哈根就哥本哈根機場無人機活動發表新聞聲明。丹麥首相表示,前一天晚上,神秘無人機在哥本哈根機場上空飛行數小時,迫使機場關閉,這是對關鍵基礎設施的嚴重襲擊。(圖片來源:EMIL NICOLAI HELMS/Ritzau Scanpix/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9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編譯報導)一場前所未有的安全危機於昨夜籠罩北歐,兩座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丹麥哥本哈根機場與挪威奧斯陸機場——相繼因不明無人機入侵而被迫關閉,導致空中交通陷入長達數小時的癱瘓。事件引發了數萬名旅客的行程混亂,更觸動了丹麥最高層級的國家安全神經。丹麥總理梅特·弗雷德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將此事件定性為「迄今對丹麥關鍵基礎設施最嚴重的攻擊」,丹麥國家情報局(PET)更直言不諱地指出,這可能是一次旨在測試丹麥反應能力的「混合戰」事件。

事件經過:一場精心策劃的癱瘓行動

混亂始於昨天(9月22日)晚間約20時30分。丹麥哥本哈根機場(CPH)塔台和地面人員陸續報告,在機場管制區域內發現了多架無人機的蹤跡。出於絕對的安全考量,機場當局立即做出全面關閉空域的決定,所有航班暫停起降。根據警方和目擊者的描述,至少有2到3架大型無人機從不同方向侵入,其飛行模式顯得極其專業,並非普通愛好者的操作。

機場的關閉造成了連鎖反應。根據航班追蹤服務FlightRadar的數據,哥本哈根機場的運作於晚間20時26分完全停擺。在接下來的近四個小時內,這座北歐最繁忙的航空樞紐陷入一片沉寂。機場在社群平台X上發布的公告顯示,約有100個航班因此被取消,另有31架已在途中的飛機被迫緊急轉降至瑞典馬爾默、德國漢堡等鄰近機場。據估計,此次事件直接影響了約20,000名旅客的行程,許多乘客被困在機艙或航廈內,焦急地等待消息。

幾乎在同一時間,挪威首都的奧斯陸機場(OSL)也遭遇了同樣的威脅。挪威國營機場公司Avinor證實,奧斯陸機場因發現無人機,自午夜零時起關閉空域,所有進出港航班均改道至其他機場。

經過警方和軍方在機場周邊的大規模搜索與監控,這些神秘的無人機在午夜過後自行消失。哥本哈根機場於凌晨0時30分左右宣布重新開放,而奧斯陸機場的空域則在凌晨3時22分恢復運作。然而,大規模的航班延誤和取消仍在持續,機場方面呼籲旅客密切聯繫各自的航空公司,以獲取威廉亚洲官网 的航班動態。

官方定性:從騷亂升級為「攻擊」與「混合戰」

隨著機場重新開放,丹麥官方的態度也從最初的謹慎轉為極度嚴厲,事件的性質迅速從一場航空騷亂升級為國家安全事件。

哥本哈根警方副助理警監韓森(Jakob Hansen)在初步調查後表示:「無論是無人機的數量、尺寸、飛行模式,還是它們在機場上空盤旋的時間,綜合所有因素…都顯示這是一個具備相當能力的行為者所為。」他坦言,目前尚不清楚幕後主使的身份。

今日上午,警方與丹麥國家情報局(PET)聯合召開的記者會,更將事件的嚴重性推向了新的高度。哥本哈根警察局局長安妮·腾内斯(Anne Tønnes)首次將此事件稱為一場「無人機攻擊」,並強調當局正以「極度嚴重」的態度對待。

PET行動主管弗萊明·德雷耶(Flemming Drejer)的發言則更具指向性。他表示:「丹麥正面臨高度的破壞威脅。敵方的目的可能不是要直接攻擊我們,而是要對我们施加壓力,觀察我們的社會如何反應。」他提出了其中一個關鍵的調查假設,即這可能是一次「混合戰」(Hybrid Warfare)事件。「如果是國家行為者所為,我會將其定義為混合战事件。在這種情況下,並不需要發動爆炸性攻擊,僅僅是干擾我們的航空交通,並讓我們整個社會感到不安全,就足以達到其目的。」

當被問及是否懷疑特定國家時,德雷耶明確表示,PET正在調查所有可能性,考慮到當前的國際形勢和威脅格局,追查是否有國家行為者參與是調查的重中之重。他確認,俄羅斯正在當局的調查範圍之內。烏克兰總統澤倫斯基也在社交媒体X上提及俄羅斯昨日侵犯哥本哈根的丹麦领空,儘管這條資訊未獲官方證實,但无疑为当前的紧张局势增添了更多揣测。

首相發声:對丹麥關鍵基礎設施的空前威脅

在記者會召開前,丹麥總理梅特·弗雷德里克森發表了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為此次事件做出最高級別的政治定性。她寫道:「這說明了我们所處的時代性質,以及我们作為一個社會必須準備應對的情況。這起事件是迄今為止對丹麥關鍵基礎設施最嚴重的攻擊。」

弗雷德里克森指出,当局不排除任何可能的幕後黑手,并强调:「这明显符合我们近期观察到的发展趋势,包括欧洲其他地区发生的无人家攻击、领空侵犯以及针对机场的网络攻击。」她的声明清楚地表明,丹麦政府已將此次孤立的機場事件,置于更广泛的欧洲地缘政治冲突和安全威胁的背景下进行考量。

技術與挑戰:為何不直接擊落?

面對公眾對於為何不直接擊落入侵無人機的疑問,當局也給出了說明。PET的德雷耶解釋,出於關鍵的安全考量,他們選擇不採取擊落行動。在一個佈滿飛機、燃油和大量人員的活躍機場上空進行武力攔截,掉落的碎片可能會造成無法預估的二次傷害。

他同時強調,丹麥當局並非束手無策。「我們具備擊落這類無人機的能力,」德雷耶表示,「但我不能透露具體細節,因為敵人可能會利用這些資訊來制定反制措施。我可以告訴各位,我有一個相當大的工具箱,而國防部還有一個更大的工具箱。」這番話既解釋了行動的謹慎,也意在向潛在的挑釁者展示威懾力。

然而,事實是這些無人機最終自行離開了該區域,當局未能捕獲任何一架實體。調查人員目前不排除無人機是從機場附近水域的船隻上起降的可能性,並已開始對事發時段該區域的船隻活動展開調查。

懸而未決的四大謎團

儘管機場已經恢復運作,但籠罩在北歐上空的疑雲遠未散去。此次事件留下了一系列亟待解答的關鍵問題:

  • 幕後黑手是誰? 究竟是哪個「具備相當能力的行為者」策劃並執行了這次行動?其動機為何?
  • 無人機去向何方? 這些專業的無人機在完成其「任務」後飛向了何處?它們目前的位置在哪裡?
  • 是否與俄羅斯有關? 儘管俄羅斯被列為調查對象,但目前是否有實質性證據指向其involvement仍是未知數。
  • 哥本哈根與奧斯陸事件的關聯? 兩大機場在同一晚遭遇類似攻擊,是純粹的巧合,還是經過精心協調的聯合行動?

幕後黑手究竟是誰?

已知事實與官方判斷: 丹麥警官葉斯波森明確指出,從無人機的數量、尺寸、飛行模式以及在機場上空盤旋的時間等綜合因素來看,這絕對是一個「具備相當能力的行為者」所為。這種專業程度遠超一般民間愛好者或普通恐怖組織的能力範圍。

動機分析: 丹麥國家情報局行動主管弗萊明·德雷耶提供了關鍵洞察,他認為攻擊者的目的並非造成直接傷亡,而是「對我們施壓,看我們如何反應」。這種策略完全符合現代混合戰的典型特徵:以最小的成本和風險,造成最大的心理震懾和社會混亂。

能力評估: 這次行動展現的技術能力包括多架無人機的協調作業、夜間精確導航、長時間空中滯留,以及完美的撤離計劃。這種綜合能力通常只有國家級行為者或其代理組織才能具備。

無人機神秘消失之謎

消失過程: 最令人困惑的是,這些無人機在完成「任務」後自行離開機場區域並完全消失,丹麥當局未能捕獲任何一架。這種完美的撤離計劃顯示攻擊者具備周密的後勤支援和逃脫路線。

可能去向分析: 警方正在調查無人機是否從機場附近的船隻起降,這一線索極為關鍵。波羅的海複雜的水域環境為海上作業提供了天然掩護,而該區域頻繁的商業和軍事船舶活動也為可疑行為提供了偽裝機會。

技術考量: 無人機的最終去向可能包括:返回海上母艦進行回收、轉移至預設的陸地基地,或者按照預編程序自毀以銷毀證據。每一種可能性都反映了不同程度的技術複雜性和資源投入。

俄羅斯涉入的證據與推測

官方調查立場: 丹麥當局確實將俄羅斯列為重點調查對象。德雷耶明確表示,考慮到「目前的威脅情況和國際形勢」,國家行為者的參與是調查的重點方向。

地緣政治背景: 近年來俄羅斯在歐洲各地實施的混合戰活動包括網路攻擊、基礎設施破壞、領空侵犯等,這次無人機攻擊的手法與模式高度吻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社交媒體上提及俄羅斯侵犯丹麥領空,雖然未獲官方證實,但為調查方向提供了重要線索。

證據現狀: 然而,正如報導中明確指出的,目前仍缺乏直接指向俄羅斯參與的實質性證據。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包括其他國家行為者、代理組織,或試圖嫁禍的第三方勢力。

雙城攻擊的協調性分析

時間與模式的巧合: 哥本哈根和奧斯陸兩座機場在同一夜晚遭遇相似的無人機干擾,這種「巧合」的機率極低。兩次攻擊都展現出相似的專業水準、戰術特點和完美的時機把握。

戰略意圖推測: 這種協調攻擊可能有多重目的:測試北歐國家的聯合應對能力、最大化國際媒體關注和心理震懾效果、分散調查資源和注意力,或者為更大規模行動進行實戰預演。

跨國調查合作: 丹麥和挪威當局已開始密切合作,調查兩起事件的潛在關聯。這種跨國協調不僅對破解當前案件至關重要,也為應對未來類似威脅建立了重要先例。

混合戰的完美演示

這次事件完美詮釋了現代「混合戰」的非對稱特性。攻擊者以極低的成本——幾架無人機和精心的策劃——就成功癱瘓了北歐最重要的航空樞紐,影響了數萬名旅客,造成了數百萬歐元的經濟損失,更在國際社會引發了廣泛的安全恐慌。

混合戰的典型特徵: 這種攻擊方式位於戰爭與和平的灰色地帶,讓受害國難以做出對等的軍事回應。它不追求直接的軍事勝利,而是通過持續的騷擾和威脅來消耗對手的資源、意志和國際聲譽。

對未來安全的深遠警示

這次事件暴露了現有安全防護體系面對新興威脅的脆弱性。傳統的機場安全措施主要針對地面和內部威脅,對於來自低空的無人機攻擊準備明顯不足。

技術挑戰: 儘管技術上具備擊落無人機的能力,但在人口密集的機場環境中,任何武力反制都可能造成不可接受的二次傷害。這要求發展更精密的反無人機系統,包括電子干擾、定向能武器、攔截無人機等非破壞性手段。

政策應對: 各國政府必須重新評估關鍵基礎設施的脆弱性,制定針對混合戰威脅的綜合防禦策略,建立快速反應機制,並加強國際合作與情報分享。

戰略意義: 無論最終查明的幕後黑手是誰,這次攻擊都已經成功地向全世界展示了現代戰爭的新面貌,以及小型、靈活、低成本的攻擊手段如何對現代社會造成不成比例的巨大影響。

這次協同的無人機事件,不僅是對丹麥和挪威民航系統的一次壓力測試,更是對整個歐洲關鍵基礎設施防禦能力的一次嚴峻警告。它以極低的成本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恐慌,完美詮釋了現代「混合戰」的非對稱特性。未來,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有效探測、反制並威懾這類來自低空的威脅,將成為各國政府必須面對的緊迫課題。丹麥當局已與挪威及其他國際夥伴展開合作,誓言將徹查到底,找出這次大膽挑釁的幕後黑手。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