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鄭人買履」 粉紅們 你真是不知變通啊!(圖)


〈鄭人買履〉中的鄭人,像不像現在的中國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一位鄭人想要買鞋,量一量自己的腳,把尺碼放在座位上。

到了市集,手拿新鞋,才發現忘了帶尺碼,於是趕回家拿。

等他再回到市集,市集已經散了,新鞋也沒買到。

有人問他:「你為甚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穿呢?」

他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故事的寓意在諷刺一些過於死板、只信教條、講形式,卻不相信實際的人。

你覺得「鄭人」像不像活在中共統治下的中國人。

你問他:「日子過得好不好?」

他說:「『黨』會給我們過上更好的日子。」

你說:「那是『黨』說的,那你自己覺得呢?」

多數中國人寧願相信「黨」說的,也不願認真思考現在過的日子好不好。

這是有原因的。

作家曹天堡說:「多數中國人對於生活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吃飽穿暖。」只要吃飽穿暖就行了。

為甚麼?

因為以前他們父祖輩們過得日子,非常地糟糕,那是一個連基本生理需求都遠達不到的世界。

上兩代人每天都在餓肚子,餓怕了,苦怕了,並且把這一份「記憶」傳給了下一代。所以有些人不明白為何今日中國人的物質慾望如此強烈,那是因為幾十年前,他們曾經如此匱乏。

現在的日子對中國人來說,得來不易,所以也就無比珍惜。那麼是誰讓他們能夠「吃飽穿暖」的呢?對他們來說,不是蔣介石,不是任何人,而是跟他們一起從爛泥巴中站起來的毛主席、共產黨。

中國人把「共產黨」和「吃飽穿暖」連結在一起,透過家庭代代相傳,成為一種「集體價值」。誰要打擊中共,就是在打擊中國人能吃飽穿暖的「好」日子。

當你對中國人說:「吃飽穿暖是很基本的事,你們本來就該擁有。」許多中國人會說:「1949年以前的中國人有嗎?他們沒有。現在我們有了,是誰的功勞?」

當你說要給中國人民主自由,他們會說「能當飯吃嗎?」

當你說要給中國人擁有更多的政治權力,其實他們只想要「吃得更飽、穿得更暖」而已。

中國人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方式,但是他們不敢去選擇,也不願意去想像另外一種可能,只是固執的「永遠跟著黨走」,就算日子過得差強人意,也比父祖輩們以前強太多了。

你覺得「鄭人」很好笑,但是看看現在的中國人,就不會覺得好笑了。

本文留言

作者阿東哥編輯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