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湘潭、江西萍鄉等地,永久基本農田淪為垃圾場。(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看中國2025年5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在中國,永久基本農田是糧食安全的生命線,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這類土地都不能改變用途。然而,在湖南湘潭、江西萍鄉等地,這片承載著全國人飯碗的土地卻淪為垃圾堆場,甚至被工業固廢肆意侵蝕。
5月18日,《財經調查》報導披露,在湖南、江西的個別地方,存在著垃圾違規堆存、填埋的亂象,其中包括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甚至包含危險成分的工業固廢。
報導稱,在湖南湘潭市湘潭縣易俗河鎮水竹灣村,村道旁出現十餘堆建築垃圾混雜著混凝土、磚塊、塑料和生活垃圾;而在雨湖區長城鄉黑家灣社區,一塊永久基本農田被建築垃圾填埋後,僅用一層薄土覆蓋,表面看似平整,實則下方鋼筋水泥密布。
早在2024年11月,當地媒體便曝光過這一問題。當時,雨湖區政府承諾立即整改,但實際上僅用薄土覆蓋,敷衍了事。村民們痛心地說:「整改?不過是給垃圾蓋了層遮羞布!」
在湘潭市雨湖區的潭州大道岔路盡頭,未經防滲處理的垃圾堆場直接暴露在自然環境中。在雨水的沖刷下,垃圾滲濾液流入水塘,污染水源。
在江西萍鄉市湘東區,自2021年起違規堆放的垃圾山高達十多米,佔地數百畝。在露天堆放的56萬噸工業固廢中,甚至包含鋼渣、爐灰等危險成分。當地居民表示,每逢雨天,灰渣堆滲出的廢水肆意橫流,空氣中都能聞到刺鼻的酸味。
湘潭市為整治垃圾亂象,曾在2024年推行「三聯單」管理制度,要求對建築垃圾從產生到處置全程追蹤,但調查發現,個別企業公然違規:一家已被關停的垃圾處理公司仍在承接傾倒業務;未分類的建築垃圾被直接運往潭州大道兩側的垃圾山。
在湘潭,兩家具備資質的垃圾處理企業僅回收有利用價值的建築垃圾,而對難以處理的廢棄物視而不見。這導致大量垃圾流向監管真空地帶。企業為降低成本,選擇與違規運輸公司勾結,形成灰色產業鏈。
江西萍鄉的案例更暴露工業園區與地方政府間的利益捆綁:湘東工業園內,被吊銷執照的萍鄉市軒宇陶瓷公司廠區淪為鋼渣傾倒點;德旺綠色環保科技公司的爐灰直接傾倒在巨源村,形成「灰坡」。
湘潭市城管局承認,現有處理能力僅覆蓋可回收垃圾,大量廢棄物無處可去。更糟的是,基層執法部門對違規傾倒行為「查而不處」,甚至縱容企業「邊關停邊營業」。
永久基本農田的淪陷,不僅威脅糧食安全,更破壞生態平衡。垃圾滲濾液中的重金屬和化學物質,通過土壤和地下水擴散造成污染。湘東鎮長荷社區居民絕望地說,他們已經反映多次,但問題始終無解。
專家呼籲,建立跨部門聯動機制,嚴懲涉事企業與瀆職官員,同時推動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從源頭減少污染。
網友們對此紛紛表示:「觸目驚心,希望曝光能喚醒更多人對耕地保護的重視。」「土地不是誰都能糟蹋的,希望問責真能落地。」「看得揪心,希望這次整治能動真格,不再走過場了。」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