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的龍,是一種高層次的神聖生命。(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國四大名著,既詮釋了過往,也啟示著未來。那麼為何只《西遊記》有著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呢?其實著作的很多故事情節中,都透露著很多深層天機。
我們東方人自古把「龍」做為一種文化傳承,「龍」本是高層空間生命,曾有龍卻在宇宙「成住壞滅」的規律中,生了私心而獲罪。這是否也暗含著人類的起源是為贖罪才降入塵世?引發人一連串的深思。
在《西遊記》裡,涇河龍王是西海龍王的妹夫。因為袁守誠能夠算出涇河水族的位置,涇河龍王深感憤怒,就化作白衣秀士,去長安城找袁守誠的麻煩,讓他推算明日降雨的時間點數,並說如若算錯,便要趕他出城。結果天庭突降聖旨,要求涇河龍王明日要降雨,時間點數剛好與袁守誠的推算一模一樣。可涇河龍王卻不願服輸,私自改了下雨的時辰點數,觸犯了天條,結果被天庭知曉。袁守誠讓他找唐皇李世民求助,李世民承諾救他,但仍被人界天官魏征於夢中所殺。其魂魄死後一直糾繞李世民,最後拉著李世民的魂魄去了陰司對質。最終陰司放李世民還陽,涇河龍王的魂魄被陰司強入輪回。
在《西遊記》裡還有一位西海龍王之子,也就是敖閏殿下的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玉帝賜的明珠,觸犯天條,犯下死罪,幸虧大慈大悲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倖免於難,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經。無奈他不識唐僧和孫悟空,誤食唐僧坐騎白馬。後來小白龍被觀世音菩薩點化,鋸角退鱗,變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取經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終於修成正果,取經歸來,獲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
二龍的命運為何一反一正?故事中的名臣魏徵,既有著人臣的一面,又有著潛在天職「神」的一面。我們來到世間是否表面有著人的生活,但同樣也有著神性使命在呢?
涇河龍王違背自然生態規律而爭權鬥勢,偏離宇宙法則卻也不自知。現實生活也是如此。人們為了所謂社會成就,奮鬥、拼搏、有時還會不擇手段的獲取,這種如涇河龍王的心理,是否會給我們神性的一面累積罪業,糊裡糊塗的負累人體正承受著苦痛煎熬?如若在這種境況下,指望討人情依附權勢地位,終也不靠譜。可見宇宙高層之法,任何空間的生命都必須遵守。
小白龍也許是有宿世慧根和某種姻緣,如同原本高潔自天而來的大多數人,所以才能有緣遇到救度的使者傳遞真相天機。當我們明白了自己為甚麼降落凡間,又為何人生苦短時,是否也能如小白龍一樣珍惜機緣,吃苦消業障,敬天敬神,還原本性的純淨並善化世間,完成使命呢?因為這不但能消除罪業,還會積下福德,鋪墊自己的回天之路,為生命的真正被救度,同樣畫上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
看到故事最後,是否感受到了,原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內涵,正是為我們今天人類的被救度而鋪墊?足見一個民族真正文化的傳承,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和強大的能量。
責任編輯: 盈繕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