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一週年:以哈戰爭如何改變中東和全球權力格局(圖)

 2024-10-08 08:5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以色列
2024年3月10日加沙地帶南部拉法一個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營地,此時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仍在持續交戰。(圖片來源:MOHAMMED ABED/AFP via 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4年10月8日訊】2023年10月7日清晨6點29分,數千枚火箭從加沙地帶射向以色列境內。同時,數千名哈馬斯武裝人員乘坐皮卡、摩托車或徒步滲透進入以色列。在隨後的混亂中,哈馬斯及其盟友在以色列境內造成了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持。

這一天成為自大屠殺以來猶太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天,也是全球歷史上第三大致命襲擊。10月7日的事件深刻影響並改變了中東地區的權力結構、外交關係和人道主義狀況,其影響仍在持續。

以色列的回應:發動加沙戰爭

為回應哈馬斯的襲擊,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哈馬斯目標發起了空襲、海上和地面進攻,行動至今仍在進行。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表示,以色列國防軍(IDF)的目標是「徹底戰勝」哈馬斯,包括摧毀其在加沙的軍事和治理能力,解救所有人質。

這一目標引發了以色列官員和國際領導人之間的激烈辯論,質疑是否有可能完全根除哈馬斯在加沙或巴勒斯坦政治中的影響。

以色列國防部長尤亞夫·加蘭特(Yoav Gallant)在2024年9月表示:「哈馬斯作為一個軍事編製已經不復存在。」然而,以色列軍隊仍駐紮在加沙,加蘭特稱他們繼續「與哈馬斯恐怖份子作戰,追捕其領導層」。

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部長、比爾宰特大學(Birzeit University)國際研究教授加桑·卡蒂布(Ghassan Khatib)預測:「以色列最終將重新佔領加沙,作為軍事佔領繼續留在那裡。這是保護其軍事成果的唯一途徑。如果他們撤出,哈馬斯將立即重建。此外,以色列一直在嘗試尋找第三方來管理加沙,但在軍事佔領下,他們找不到願意為其做‘髒活’的人。」

以色列國防軍在加沙的持續存在,為以色列帶來了軍事、外交和經濟上的挑戰。

雖然以色列聲稱已在加沙消滅了約17,000名哈馬斯戰鬥人員、領導人和軍事人員,但加沙衛生部同時估計,以色列的行動已導致約24,0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估計有90%的加沙地帶人口因持續戰鬥而流離失所,面臨嚴重的食品、燃料和藥品短缺。國際紅十字會報告稱,加沙的醫療系統已瀕臨崩潰。

在被劫持到加沙的251名人質中,117人在2023年11月的一項協議中獲釋,另有數十人被發現已死亡。約有101人仍被關押在加沙。2024年9月,內塔尼亞胡估計剩餘人質中只有一半還活著。

加沙戰爭對以色列、加沙和巴勒斯坦西岸的經濟造成了負面影響,導致失業率上升、軍役期限延長、物價上漲、旅遊業下滑,以及貿易和投資協議被取消。

區域衝突升級:真主黨、胡塞武裝和其他角色

在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一天後,黎巴嫩的伊朗代理人真主黨(Hezbollah)開始對以色列發動火箭、無人機和導彈襲擊,聲稱這是對加沙的哈馬斯武裝分子的聲援行動。

每日的襲擊迫使約60,000名以色列北部邊境地區的居民緊急撤離,另有數萬名平民在10月7日襲擊後從加沙邊境地區撤離。

截至2024年10月1日,過去一年內已有超過10,000枚導彈射向以色列北部,約有100,000名以色列南部和北部邊境地區的居民仍然流離失所。

在葉門,伊朗支持的胡塞(Houthi)反叛武裝在過去一年內多次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和無人機,偶爾還阻礙和襲擊經過葉門海岸的重要國際航運。

自加沙戰爭爆發以來,伊朗支持的敘利亞和伊拉克民兵也不時對以色列及中東地區的美國軍事基地和利益發動襲擊。

伊朗與以色列的對峙

除與伊朗地區代理人的衝突外,伊朗和以色列目前正陷入激烈對抗。自去年4月以色列轟炸伊朗駐大馬士革大使館,導致伊朗官員和戰鬥人員死亡後,對抗顯著升級。

伊朗及其代理人通過發射數百架無人機和彈道導彈進行報復,幾天後,以色列據報導對伊朗境內的防空設施和軍事基地進行了打擊。

「伊朗多年來利用巴勒斯坦衝突在整個地區投射力量,超越了宗派界限,」中東地緣政治諮詢公司LeBeck的情報主管邁克爾·霍洛維茨(Michael Horowitz)指出,「伊朗並不真正關心巴勒斯坦人,它只是利用巴勒斯坦事業來推動其擴張主義議程。」

進入7月,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真主黨高級指揮官福阿德·舒克爾(Fuad Shukr)在貝魯特被暗殺,一名伊朗軍事顧問也同時被殺。同一天,哈馬斯領導人伊斯梅爾·哈尼亞(Ismail Haniyeh)在德黑蘭出席新當選的伊朗總統就職典禮時,據報導被以色列暗殺。

位於英國的伊斯蘭反恐神學研究所(Islamic Theology of Counter Terrorism)執行主任努爾·達赫裡(Noor Dahri)解釋說:「伊朗在中東擁有強大的影響力,並有能力在多個戰線上作戰。以色列是唯一有能力、得到西方支持並具備軍事實力的國家,能夠摧毀該地區的伊朗代理人。」

在伊朗有機會進行報復之前,黎巴嫩和敘利亞的真主黨和民兵成員攜帶的數千個傳呼機和對講機同時爆炸,造成42人死亡。同樣在9月,以色列空軍在貝魯特發動轟炸行動,炸死了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和其他真主黨高級指揮官以及伊斯蘭革命衛隊副指揮官。

9月30日,以色列對黎巴嫩南部發動地面進攻。10月1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200枚彈道導彈。

以色列近期對貝魯特南部真主黨據點的轟炸行動已導致700多人死亡,50萬黎巴嫩人流離失所。

在以色列權衡對伊朗彈道導彈襲擊的反擊措施之際,包括打擊伊朗境內的石油儲存設施和核設施等,全球領導人都敦促各方給緊張局勢降溫。

「以色列正在非常謹慎和有效地打出自己的牌,」達赫裡觀察道。「然而,伊朗的精神領袖是禁區,(以色列)永遠不會傷害伊朗最高領袖阿里·哈梅內伊(Ali Hosseini Khamenei),因為傷害他會引發以色列無法應對的地區宗教戰爭。」

霍洛維茨預測,報復可能會進一步升級。

「隨著以色列嚴重削弱了伊朗的主要代理人真主黨,伊朗發現自己被迫與以色列直接對抗,」他解釋道。「這可能會產生長期後果:伊朗可能會決定加快步伐,突破核門檻。」

外交努力與全球政治博弈

「我們正在中東見證有史以來最大的反恐行動,」渥太華麥克唐納-勞裡埃研究所(Macdonald Laurier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多倫多的「保護加拿大」(Secure Canada)安全顧問凱西·巴布(Casey Babb)指出。

「以色列消滅了美國‘頭號通緝犯’名單上更多的恐怖份子,比美國在過去20多年中成功消滅的還要多,」巴布繼續說道。「這不僅僅是以色列恢復其威懾力並削弱其對手的能力——這也是以色列改寫劇本,為耶路撒冷和中東開闢全新道路。」

然而,這條新路對以色列的主要盟友來說充滿挑戰。

「過去一年中發生的衝突給美國政策制定者帶來了重大挑戰,」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的報告指出。

美國政府一直充當調解人,多次推動以色列與加沙的停火協議,包括釋放人質和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但至今尚未達成持久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持續的地區衝突中相對保持低調。

「在整個衝突中,中國保持了距離——即使在人道主義層面,也沒有發揮任何外交或實際作用,」比爾宰特大學的卡蒂布評論道。

「俄羅斯不斷發表聲明並表明立場,但中國故意遠離衝突。伊朗的困境對中國來說不是好消息。以色列的成功——被視為美國的成功——對中國來說不是好消息。」

大國的缺位與未來展望

「未來幾年,世界可能會回顧並指出過去幾週和幾個月是該地區——甚至全球——新時代的開端,」加拿大的安全顧問凱西·巴布預測道。

「現在很容易認為以色列的局勢只會走向更大的災難,但我仍然非常樂觀,原因有很多。整個中東的許多人都準備好並渴望改變——而以色列正在為他們提供這個機會,」他詳細說明。

「例如,黎巴嫩和伊朗的人民可能很快就有機會重新掌控他們的國家,或者至少能夠將國家引向更好的方向,遠離長期困擾他們的極端主義。」

但前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官員卡蒂布則預測,當前的變化將對巴勒斯坦西岸的人民造成沈重代價。

「以色列將試圖加快在西岸擴建定居點的步伐,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更加困難,增加限制,以便在這些地區擁有儘可能多的猶太定居者。我們將看到土地被沒收,鼓勵定居的舉措……以色列在加沙或黎巴嫩並沒有獲取領土的野心,」他說。

對於國際機構在過去一年事件中的影響,中東地緣政治諮詢師邁克爾·霍洛維茨評論了其影響力的缺失。「顯而易見的是,大國在中東幾乎沒有影響力,無論是傳統大國如美國,還是‘崛起’的大國如中國,以及在某種程度上的俄羅斯,他們都無法真正塑造該地區。美國政府在承諾維護以色列安全與避免地區升級的努力之間左右為難。華盛頓完全處於被動反應的狀態。」

他說:「中國只是口頭上表達,主要是藉助反美情緒完全站在以色列的對立面,但實際上只是遠處的背景噪音。俄羅斯忙於其在烏克蘭的失敗佔領行動,無法密切關注該地區——即使以色列本週轟炸了敘利亞主要空軍基地附近的一個倉庫。」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