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陳志武:建議關閉中國股票市場(圖)

【看中國2024年9月16日訊】陳志武,曾任耶魯大學金融學系教授,也是華裔經濟學家,現任香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

陳志武在出席2024年中國與全球經濟論壇時,公開建議應該關掉股票市場,引起輿論嘩然。

在這場由香港大學商學院中國經濟研究所主辦的會議上,陳志武與人大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對話時直言不諱地指出:「我還是直說了,對於今天來講,我主張就是把A股市場關掉。」

這段話一說出,台下就給出陣陣掌聲,其中還夾雜著不少笑聲。

陳志武接著說:「本來就已經越來越回到過去經濟的世代,來管理資源配置的方方面面,所以既然是重新管制經濟微觀的調控經濟,那就乾脆不需要再花那麼多的成本花那麼多特別是很多領導們又不喜歡搞金融的人拿那麼多工資,那麼就沒必要去做一個四不像的金融市場。」

「過去幾十年來,我一直在推動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結果似乎效果並不是特別好,那麼既然如此,不如先把A股市場擱置起來,重點發展銀行和保險類的金融還有理財基金等等。投資標的不一定是在國內交易的,可以在境外交易,也可以在國外交易。」

這是陳志武關於中國國內金融市場的基本看法。

1

客觀來看,陳志武的這番話說的有一定的道理,但只不過關閉股票市場,顯然更像是一句玩笑話。畢竟,股票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今天的股票市場不那麼好,但它的象徵意義,恐怕是要大於實際意義的。

而這也不是陳志武第一次發表類似的觀點了。

幾年之前,陳志武就曾說過,中國的金融市場搞不好,股市搞不好,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工程思維唱主角,而不是金融思維、市場思維唱主角。

2018年6月份,陳志武去印度開會的時候,就發現了其他國家對中國態度的轉變。會上,不論是來自美國,還是韓國、印尼和印度的嘉賓,都在「提防中國,充滿懷疑」。陳志武在微博上寫道:「幾年前不是這樣呀。當然可以怪他們有偏見,但是其他原因呢?」

最近幾年,外資撤離A股是越來越多,儘管最近中國相關機構關閉了北向資金的日交易量,但在這之前,依然能夠窺見外資撤離的速度和帶走的資金。

而在幾年之前,可不是這樣。

2008年,經濟學家陳志武寫了兩本書,一本叫《非理性亢奮》,另一本叫《為什麼國人勤勞而不富有》。

那時,正是中國引入市場經濟三十年,大國崛起、大國模式正在國際之中流行,許多人也為此感到自豪。但陳志武在當時就認為,如果沒有全球化貿易秩序和成熟工業技術,所謂中國的經濟奇蹟根本就不可能,很多人只是在非理性亢奮。而中國的經驗也恰恰證明,新自由主義主張的經濟,非但沒有得到否定,反而得到了中國經驗的支持。

他在《非理性亢奮》一書的序言中寫道:「正因為成就來得太快,也相對輕鬆,容易帶來非理性亢奮,得出錯誤結論,這不僅使我們把成功的功勞歸結於自己,而且也讓我們得出諸如‘發展跟法治無關’、‘經濟增長跟產權保護無關’等短視性結論。」

十幾年後的今天,面對歐美各國對中國的態度的根本轉變,一切東西也在跟著悄然轉變。

2

1990年,陳志武在美國經濟學博士畢業,先後在麥迪遜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任教,最後在1999年回到了耶魯,擔任金融經濟學終身教授。2017年,為了推廣自己做的量化歷史研究,陳志武離開待了18年的耶魯,去了港大任教。

陳志武對中國的許多產業給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關閉股票市場不同的是,這些意見很大程度上今天來看,依然非常具有遠見。

例如談到房地產,陳志武說,最好降低房地產市場風險的辦法就是讓市場該跌的時候去跌,漲的時候去漲,讓市場自己按照自己的邏輯去運行。這些年之所以國內房地產價格總是往上漲,而且每次越調控越漲,就是因為調控方法有問題。

至於1980年代日本的房地產泡沫,陳志武也明確提到了未來可能會重演,而這些在今天的中國,這個趨勢也愈發明顯。

3

1872年,中國就推出了股票交易,但直到1898年才推出第一家現代銀行。到今天,已經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但即便如此,中國的股票市場,尤其是1990年代新建立起來的A股證券市場依然還是長不大。反過來,世界前十大銀行中,還有一半在中國國內。

為什麼金融市場會出現這樣的反差?

因為銀行可以通過行政手段把它做出一定的規模,但金融市場又不僅僅只有銀行,股市這樣的東西更多依靠的是市場,而非行政力量去做成一定的規模。

在全球股市上漲的今天,中國的A股股票市場卻還在打2800點保衛戰,這的確是一種很反差的現象。

關閉股票市場,陳志武說的這番話,但更多想表達的,還是為了激發人們對股票市場的關注度。

A股市場今天怎麼樣不重要,但重要的是未來十年如果還像這樣,那應該怎麼辦?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