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興出惡犬 家敗生瓦松」瓦松指什麼?(圖)
「家興出惡犬,家敗生瓦松」是一句農村俗語。瓦松在傳統文化中有著深厚的寓意(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房屋從外形上也能反映出主人的生活狀況。在以前蓋房子的時候,人們總會把房脊的兩端做成野獸狀,被稱為「屋脊獸」。當然屋脊獸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一般情況下,普通人家的屋脊獸都是閉著口的,只有做官的家裡,才可以把屋脊獸做成張口狀,其用意就是指以前的老百姓根本沒有話語權,所以只能閉著口。
因此人們通過觀察房子就能看出主人家的地位,也能看出主人家的興衰。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家興出惡犬,家敗生瓦松」,瓦松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瓦松在傳統文化中有什麼象徵意義?
「家興出惡犬」
狗很通人性,會看主人的臉色。(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惡犬也就是惡狗,以前的狗主要是用來看家護院,而普通老百姓連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根本沒有多餘的糧食去養狗,再加上普通人家裡也沒有什麼值錢的物件,根本不需要養狗來看家護院,所以只有大戶人家才會養狗的。
大家都知道,狗是很聰明的動物,特別會看臉色行事,就像家裡有親戚來了,只要主人答應一聲,狗就不會去咬了,而以前的大戶人家不僅會養狗,還會養著很多家丁,這些家丁幾乎比主人還凶,狗一般都是這些家丁來餵養的,家丁仗著主人的威風作威作福,狗也就會仗著家丁的威風,瘋狂亂叫,所謂狗仗人勢就是這個意思。
就算普通人家裡有狗,但普通老百姓平時總是唯唯諾諾,什麼事都會選擇明哲保身,退一步海闊天空。時間長了,家裡的狗也就摸清了主人的脾氣,也就變得溫順了。所以「家興出惡犬」大多都是因為家裡的人很兇惡,窮人家也沒有惡的資本,自然就溫順了。
「家敗生瓦松」
在一些地方的民俗中,瓦松與家庭興衰聯繫在一起。(圖片來源:網絡)
瓦松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深厚的寓意,被視為一種頑強生命力的象徵。有些地區每年一度的瓦松節是當地最為盛大的節日之一,人們會用特殊食材製作美食,並舉行各種傳統藝術表演,如舞蹈和音樂等。
唐朝詩人李曄詩《尚書都堂瓦松》:「華省秘仙蹤,高堂露瓦松。葉因春後長,花為雨來濃。影混鴛鴦色,光含翡翠容。天然斯所寄,地勢太無從。接棟臨雙闕,連甍近九重。寧知深澗底,霜雪歲兼封」。
詩人通過瓦松帶來的古樸幽美意境,寄託自己想寄居高位處廟堂之上,實現理想抱負的想法。
而鄭谷的《菊》卻云:「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對瓦松的位置表示出不屑不羨。
原來,瓦松之所以叫瓦松,就因為它長在黑漆漆的屋瓦上,又形似松塔,因此而得名。8月,正是瓦鬆快速生長的季節。作為一種兩年生的植物,第一年它只長葉,這時候的瓦松,因為低矮,很難讓人發現它們。到了第二年,松塔長出來了,瓦松就顯眼了,這也是它最美麗的時期。當然,這也是瓦松最輝煌的時期,當它們長成松塔,意味著即將開花結籽,隨後生命枯萎。瓦松還有一個有趣的特點,即喜歡貧瘠的環境,這也是它們能在屋瓦上生存的原因。屋瓦上些許的泥土,就能滿足它的生長。加上它「多肉」的枝葉,本身就儲存超多的水分,因此也不需要能儲水的環境。
此外,瓦松還被用作藥材,具有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的功效,但因其有小毒,使用時需謹慎。
在一些地方的民俗中,瓦松與家庭興衰聯繫在一起。「家興出惡犬,家敗生瓦松」這句俗語反映了人們通過觀察房頂上是否有瓦松來判斷家庭是否勤勞或家境是否殷實。
在農村,由於瓦松耐旱、形狀像小金字塔一樣,一般生長在比較老的房子屋頂或瓦片之間的縫隙中。但是農村人卻比較討厭這種植物,因為房頂上一旦長出瓦松,就需要趕緊清理掉,要不然時間長了,瓦片中間的縫隙就會變大,到了雨季,雨水就會滲進瓦片下面的泥土裡,而泥土下面是緊挨著木板的,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木板腐爛,房頂上就會出現破洞。
如果雨水滲進去比較多的話,還可能導致椽子和檁條腐爛斷掉,最終還會導致整個房頂塌下來。在農村很多塌掉的房子,都是房頂的木料腐爛後,房頂先塌下來的,沒有了房頂遮擋雨水,四周的牆壁最終也會塌掉。
所以村裡人每年都會爬上屋頂清理野草,其中就包括瓦松,如果房頂上長滿瓦松卻沒人清理,就說明這家無人居住,或者只有老人居住,沒有能力上房清理瓦松,也就意味著房子離塌掉也不遠了。所以才有了「家敗生瓦松」的說法。
「家興出惡犬,家敗生瓦松」這句話只是以前人通過表象來判斷主人家的一種形式,當然還有很多種方法,這只是其中一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