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中毒引恐慌 專家點出3條件(圖)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為台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4年4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臺北市信義區「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為臺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米酵菌酸產生有三大條件,過往案例也少,民眾不用過度恐慌。目前已對寶林茶室廚房等處進行環境採樣,但細菌培養需2週時間,只能等待結果;同時,為避免污名化米製品,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替此菌更名。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31名個案中就有14人驗出「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陽性,引起全臺民眾人心惶惶。中央社稱,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1日)邀請衛生福利部等單位就「蘇丹紅、小林製藥紅麴原料以及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等重大食安事件之檢討與策進作為」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認為,仰賴業者自律不可行,應該考慮將米酵菌酸納入未來食品常規檢驗。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則提到,臺灣過去無常備米酵菌酸標準品,這次事件仰賴彰化基督教醫院唯一的標準品過關,但事實上,臨近臺灣的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國家地區曾發生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事件,臺灣應該將鄰近國家發生過、有案例的食品檢驗標準品超前部署、優先備妥。
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怎麼發生的,現在都還不知道,必須先釐清是哪個操作環節出問題,才會產生出米酵菌酸,這是調查重點,有可能調查出來,但也可能調查不出來,「這就事情嚴重了」,是否成為食品常規檢驗仍待評估。
薛瑞元說明,國際之間存在的食品檢驗標準品共有2萬多種,「我們不可能都準備」,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備有7000多項標準品,研擬重新檢討,預計舉行委員會議,由專家協助檢視,預計起碼需要2至3個月內才能完成評估。
衛福部31日下午公布,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累計通報31人,其中2人死亡、5人住加護病房、3人住一般病房、21人返家休養。
該案也使得公眾開始擔心很多其他食物會不會也有問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今日接受POP Radio《POP撞新聞》主持人黃暐瀚專訪指出,米酵菌酸是自然界產生的一種毒素,主要作用在人體粒線體,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廠,當毒物進入到人體,可以很快讓細胞死亡,導致人體出現噁心嘔吐、肝衰竭、腦部病變、嚴重酸中毒,病程長又猛烈;但是要產生米酵菌酸必須滿足3個條件,但並不容易產生,所以這種案例非常少。
第1:有唐菖蒲伯克氏菌的特別亞型才會產生毒素,臺灣過往不曾看過,但在中國、東南亞、非洲曾有極少數案例,且此菌為土壤菌、毒素很強。
第2:是易污染澱粉類、椰子容易產生毒素,而此次事件的粿條成分就含有玉米澱粉。
第3:環境溫度達22至33°C的中性環境中,以及食物本身帶有發酵狀況。
王必勝說,上述條件中,澱粉與高溫環境有可能滿足,至於唐菖蒲伯克氏菌,其在臺灣很少見,也不排除在國際聯通頻繁下「由人為帶進來」,該菌成為關鍵因素之一。因此事發後也對寶林茶室廚房等處進行環境採樣,以進行細菌培養「看是否能培養出唐菖蒲伯克氏菌」,但因需耗費2週時間,只能等待結果。
另外,王必勝強調,3月26日稽查時從寶林茶室帶回檢驗的35樣食材,包括醬料、佐料等通通都未驗出米酵菌酸,雖然一直認為粿條很可疑,但檢驗結果卻呈陰性。他推測檢驗樣品為23日進貨的粿條,在此之前的粿條「我強烈認為有問題」。
寶林茶室中毒案也引發民眾恐慌,紛紛避開米製品,甚至有商家停售米類產品。對此,王必勝表示,本週預計舉行專家會議討論米酵菌酸更名,改採音譯,如「邦克拉克酸」或「椰蜀菌酸」,但名稱中若有椰、蜀,椰子、玉米也恐受影響,希望用避免污名化、避開常用主要食材的方式命名;此外,會議也將討論唐菖蒲伯克氏菌與其因應作為。
臺灣科技媒體中心也邀請國內專家就此次事件解析併發布媒體資訊。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指出,米酵菌酸可能出現在許多發酵製程不良(多為家庭自製產品)、鹽濃度低、油脂量高、食品保存條件不佳的食品中。
孟孟孝表示,低溫、高濃度食鹽、和醋酸能抑製毒素產生;臺灣家庭自己烹調的米飯、米粉等被污染的機率極低,家中米食料理如果存放冰箱,1、2天內即食,民眾不須過度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