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房子不好賣 中介卻更賺錢了?(圖)

 2024-03-22 08: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2024年3月22日訊】2023年,房地產市場沒有出現想像中的復甦,小陽春如期出現又很快消失,市場一跌再跌。受新房市場持續疲軟影響,房企資金難以回籠,一個接一個出險,昔日的宇宙房企、千億房企也難逃違約的窘境。

二手房這邊,中介降費的消息傳了千遍最終成真,換房的「剛改」成了第一波二手房降價的助推者和受害者。此後各地房價一降再降,人人都對壞日子有了預期。

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貝殼卻交出了一份令人驚訝的成績單:營收、淨利潤雙增!

貝殼為什麼能走出與樓市相反的曲線?又為什麼敢在現在的大環境下躋身房地產開發?寒氣為什麼沒有傳導到貝殼這一端?在樓市兩級分化、濃厚的不確定性情緒裡,貝殼的確定性從何而來,充滿了疑問。

1、寒氣沒傳導給貝殼?

過去的2023年,房地產市場處在下行週期中,各種悲觀情緒籠罩,房地產鏈條上的各方輪番遭遇衝擊。值得關注的是,貝殼卻交出了一份超預期的財報。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貝殼實現營收777.77億元,同比增長28.2%;實現淨利潤58.83億元,竟然同比增長524.45%。

首先值得說明的是,如此迅猛的淨利潤增長,是在2021和2022年的暴跌後產生的。2021年和2022年,貝殼淨利潤下跌幅度分別為118.87%和164.45%,虧損5.24和13.86億元。2023年,其實是貝殼上市以來,實現淨利潤為正的第二個報告期。

營收方面,2022年,貝殼實現606.69億元營收,同比降低24.87%,是自2018年財務數據對外公布以來首次營收下跌。2023年不足800億元的營收,實際並未超過2021年。

無論如何,在萬科這樣以穩健著稱的房企都極受質疑的市場環境下,貝殼能夠逆勢增長實屬不易。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8.5%,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8.2%。商品房銷售額比上一年同期下降6.5%,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6.0%。分類來看,全國新房交易數據下滑極為明顯,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下降約6%,絕對規模為2016年以來低位。即便過去調控的限購和限售政策優化,政策環境已接近2014年最寬鬆階段,但居民預期仍未能明顯改善。

這種情況下,貝殼的新房數據其實好於2022年。數據顯示,其新房交易業務在2023年貢獻了305.76億元,雖然不及2021年,但也優於2022年的286.50億元。

事實上,在具體的新房銷售業務中,貝殼這類銷售埠被叫做渠道,一般來說不太好賣的房子才需要「上渠道」,且越不好賣的樓盤給渠道商的返點也就越高,貝殼則是價格最高的渠道商之一。從這一點上,貝殼的營收增長似乎也能夠和2023年的新房銷售疲軟相對應。

另一點原因財報中有所闡釋,貝殼方面表示,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相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改善,因為他們對房企採取了「預付佣」的模式:開發商預付佣的「快佣」項目佔新房佣金收入比保持在53%的高位。四季度新房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僅為43天,首次下降至50天以內。另一方面,貝殼合作的央國企開發商的佔比不斷提升:從三季度的46%提升了到四季度的53%。

貝殼的二手房業務也沒有想像中差。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5個代表城市二手住宅累計成交面積約140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8%,絕對規模處2019年以來高位。貝殼財報中,二手房業務營收同樣相較2022年有所增長。

雖然在絕對的買方市場中,貝殼下調了北京這樣關鍵城市的中介費,但也有更靈活的操作。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起,貝殼開始以廈門為試點,推行「好讚」服務,後逐漸向全國推行。「好讚服務」即對賣家加收一定的服務費,增加其房屋在平臺的曝光,以此推動更快成交。

西部證券在其研報中分析,上年高基數下預計貝殼在2024年一季度收入表現承壓,同比或將雙位數下跌。

2、房子不好賣,更多人想裝修?

新房和二手房交易之外,貝殼的財報裡還有個相當亮眼的點:家裝業務增長明顯。

有貝殼家裝業務線內部人士告訴媒體,其實貝殼的家裝業務從2018年的被窩就已經開始落地,但真正翻起水花是在合併聖都之後。貝殼的家居裝修作為主營業務被單列一項,也是從2022年合併聖都後開始的。2022年,家居裝修業務實現50.47億元營收,到2023年翻了一倍還多,達到了108.50億元。

聖都是深耕東部省份的整裝企業,2021年被貝殼收購後,於2022年第二季度正式並表。此前外界一直對二者的融合有所擔心,聖都的模式較為傳統,而貝殼幾乎是用網際網路的手段將家裝重做了一遍。雖然業務融合的確花了一些時間,但從結果來看,似乎很是值得。

談及貝殼的收購,現任貝殼副總裁、聖都家裝創始人顏偉陽曾表示,「現在我們看到了更大的天空。」彼時,貝殼家裝事業線構建的管理機制和產業數字化模型,正逐步拉齊至聖都。

上述人士說,到目前為止,被窩、聖都對於家裝事業線來說只是品牌和團隊的區別,其實系統是同一套。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0月貝殼宣布收購愛空間,預計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割,目前正醞釀業務融合。

從二手房業務到新房業務,再到家裝業務,貝殼似乎每一步都走得很穩,做無不成。事實上,業務線內部同樣有孵化失敗和轉型的案例。

除了整裝業務線,貝殼也有零售業務線,但不常對外提及。2021年到2022年上半年,零售線嘗試過線上小程序商城和直播模式,但最終C端業務沒能跑通,整體向B端轉型。此前有媒體曾報導稱,2022年2月開始,不少貝殼中介開始在朋友圈推介「貝殼美家商城」,推薦烤箱、集成灶、洗衣機等高端大家電,但始終聲量不大。

目前,貝殼內部的零售模式或將逐漸被取代。一位接近貝殼的人士表示,「以後的作業模式可能會變成基於整裝,由設計師、家居顧問等角色在系統上發起報價,然後進行簽約支付。」同時還認為,2023年貝殼已經在北京試行這種模式,今年開始將逐漸推向全國。

2022年,貝殼也如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一樣進行過一次大裁員。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貝殼擁有11萬員工,而到2022年末減員到9.8萬,其在北京的工區也取消了兩個,「自願走的有裁員大禮包。」

威廉亚洲官网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貝殼的員工總數相較前一年有所增長,為10.2萬人。平臺運營、研發等人數仍有減少,但經紀人及支持人員、行政及管理人員有大幅度增長。

新業務的孵化和裁撤,都是一家公司健康生長的痕跡。到目前為止,貝殼似乎並沒有在大方向上走錯過路。直到最近,貝殼做出了一個至今為止最有爭議的決定,向上,做房地產開發。

3、向上,做開發

天眼查信息顯示,貝好家(北京)置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9月,穿透後股權100%屬於貝殼。2024年,這家公司把首次亮相選在了北京土拍市場——從鏈家時期開始,北京就是他們的大本營。

回顧以往的經歷,從二手房中介做起,貝殼似乎一直在延伸產業鏈,做新房業務、做家裝。前些年,網際網路企業和房企都來做房屋中介,可是怎麼都做不通:網際網路企業能跑數據,可是沒有線下經驗,門店開不起來,賺不到最大頭的錢,只能當平臺;房企有線下經驗和客群信賴度,但只靠自己品牌的客戶難以鋪開去,更別說真正形成第二增長曲線。

家裝業務也類似,房企不是沒有家裝業務,但基本都是給自家房子裝修,新房賣不出去,家裝業務又怎麼可能形成新的增長點。貝殼剛好相反,做「ACN」模式是基於豐富的線下經驗,做家裝又有龐大的二手房市場作為後盾。

那麼做開發,貝殼有什麼?

根據貝殼此前對外展示的信息,他們想做不同於傳統開發商的「C2M」模式,即從消費者倒推到開發商,以資料庫為支撐,針對客戶基數、戶型、價格定制住宅產品,做「數據驅動型住宅開發服務平臺」。如果把這一套邏輯簡單理解成「傳統房企用經驗做的事,我們用數據和AI來做」,似乎又不合適,因為貝殼其實流露出了和傳統房企、城建或代建企業合作的意願。

回到最初的問題,「貝殼有什麼?」他們有相當龐大的客戶資料庫,專業的整裝團隊和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的新房銷售團隊,甚至是市面上價格最高的渠道商之一。新房銷售對貝殼本身的業績貢獻,也早已經超過了一半。主觀上看,做開發並不是個離譜的選擇。

那麼客觀條件呢,現在去做房地產開發真的是好時機嗎?沒人敢下定論。

此前財聯社曾報導稱,貝好家從龍湖和萬科挖了不少人:貝好家事業線財務中心總經理肖錚來自萬科東北區,事業線投資中心負責人嚴亙暉來自龍湖鄭州區域,貝好家運營中心總經理楊寶剛曾供職於龍湖和合景泰富。

地產開發麵臨著投資運營、融資和銷售等現實性的問題,對沒有開發經驗的貝殼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而且市場需求瞬息萬變,周邊產品可能出現降價促銷現象,預期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不一定能實現。

前不久,貝殼在北京土拍市場僅是亮相,並未真正落子,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