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在中東戰亂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圖)

 2024-02-24 04:1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以色列 巴基斯坦
自去年十月以來,以色列和哈馬斯一直在交戰,但中國沒有與國際社會一起打擊恐怖主義。(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2月24日訊】中東地區目前處於危機之中。自去年十月以來,以色列哈馬斯一直在交戰,黎巴嫩受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武裝分子和伊朗革命衛隊在敘利亞的代理人不時發動襲擊,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對紅海貨船進行襲擊和扣押,嚴重擾亂了海上的商業流通。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2024年1月與去年同期相比,通過紅海關鍵的曼德海峽進入公海的船隻通行量減少了近一半。

面對這些嚴峻的威脅,美國啟動外交行動,跟英國一起派遣航空母艦、核潛艇和偵察飛機到地中海,並帶頭組建了一個由20個國家參與的的紅海海上特遣部隊,負責保護全球航運利益。

中國儘管發出了試圖利用中東衝突獲取地緣政治利益的信號,但並未加入這支特遣部隊,並且在當前的危機中繼續保持相對被動的姿態。

「美國在該地區擁有更多的盟友,像阿聯酋、卡達、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等。美國正在發揮非常積極的作用,」中東政策委員會非常駐學者沙希德·阿里(Shahid Ali)博士告訴美國之音。「布林肯和其他美國官員已經多次訪問了該地區的國家。拜登也進行了訪問。可是習近平主席還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他只是是通過王毅外長和外交官來進行斡旋。」

根據阿里博士的說法,自2013年習近平上臺以來,中國一直想方設法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有擔當的大國,以期取代美國的作用。

阿里說:「因此,中國目前在中東的反應非常謹慎且經過深思熟慮。」

他說:「他們不急於發表聲明,北京當局一直堅持建議各方保持克制,敦促結束衝突。但是,他們並沒有譴責哈馬斯。」

以色列中國政策中心副主任加利亞·拉維(Galia Lavi)以更加嚴厲的措辭概述了中國在中東的立場。

他說:「中國根本沒有任何盟友,儘管它好像與所有人都是朋友。從經濟角度來看,在2021年10月7日之前(哈馬斯對以色列進行大規模滲透和襲擊的日子),中國政府試圖通過經濟投資在中東建立影響力。」

中國主要的區域投資目標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隨著中國加強與這些國家的經濟關係,其影響力也隨之增強。

「在過去的兩三年裡,中國認為自己在該地區已經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因此開始扮演超級大國的角色,」拉維繼續說。「它在某種程度上促成了沙特和伊朗的復交協議,但那基本上是採摘其他人種植的花朵。」

去年三月,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在數十年的敵對和七年前正式斷交後終於恢復了外交關係。中國促成了這項歷史性協議,但迄今為止,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仍在葉門進行著代理人戰爭。

不論如何,這一和解被視為中國的外交勝利,拉維說,「中國迷上了負責任超級大國的角色。」

「中國利用這個地區的衝突機會譴責美國虛偽,指責美國無視巴勒斯坦人的苦難,同時譴責中國的人權侵犯,」拉維繼續說道。「中國將自己作為比美國更和平、更有文化的選擇,聲稱美國給該地區帶來戰爭,還火上澆油。」

但批評人士表示,中國未能在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後採取行動,這損害了其在中東的地位。

拉維說:「中國對於正在這裡發生的事情的反應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派遣了軍隊、航空母艦、對加沙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並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和派遣使者,同時呼籲以巴雙方實現兩國解決方案。

拉維說:「另一方面,中國什麼都沒做。沒有對巴勒斯坦提供重要捐助。在胡塞武裝對紅海商船發動襲擊時中國卻是無動於衷,甚至沒有提出譴責或對被襲擊的船隻提供援助,儘管通過該海域運輸的大部分貨物都是中國的。」

拉維說,這對中國在中東的地位和聲譽造成了「巨大打擊」。

「有困難的時候誰會伸出援手?」拉維說。「阿拉伯國家認為中國不會在安全方面提供任何援助。在困難時期,超級大國還是美國。」

其他中東分析人士則有不同的觀點。

2024年1月,新美國研究所的戰略分析師彼得·辛格發表題為「中國如何贏得中東」的評論,認為中國 2023 年在中東頗有斬獲。

辛格列舉了中國在戰略上的「一次次勝利」,包括擴大中國在中東的經濟存在、召開領導人峰會、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並在以色列-哈馬斯戰爭初期與沙烏地阿拉伯聯合舉行海軍演習。

辛格寫道:「…歷史有一天可能會回顧2023年,承認這是中國真正開始贏得中東的一年。」

這一立場可能得到公眾的支持。

阿里博士闡述道:「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的公眾輿論認為,美國未能推動或迫使以色列停止對加沙的襲擊或推動以色列實現永久停火。」

「中國由於在阿拉伯地區有著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和經濟計畫,因此不希望被視為跟美國一樣。」

阿里表示,中國的計畫包括通過基礎設施建設來展示實力,同時推動習近平的「一帶一路」倡議,其中包括跟伊朗達成的一項龐大的基礎設施協議。

阿里說:「中國的地緣政治目標不僅僅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創造業績,還包括利用經濟實力在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等國家站穩腳跟。」

然而,以色列中國政策中心研究員圖維亞·傑林(Tuvia Gering)表示,中國被視為「一個機會主義參與者,而不是它自己打造的深入中東地區的負責任的主要大國」

傑林認為,由於中國與所有爭執方保持密切聯繫,因此本可以在當前的中東危機中發揮緩和作用。

傑林說:「中國沒有與國際社會一起打擊恐怖主義,而是站在一邊批評美國和其他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

「這顯示了中國的機會主義本質。北京政府選擇退後一步,利用穆斯林世界的敘事來支持其全球戰略,尤其是對美國的戰略。」

傑林認為,從長遠來看,「失憶症將會再次出現」,貿易和投資仍將繼續,中以關係遭受的損害不一定是不可挽回的,但損害總是損害。

傑林總結道,面對當前的中東危機,「中國顯得只會誇誇其談,但卻言行不一」。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