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成大器之人必守「六戒」(圖)

 2023-12-22 20: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成大器之人必守「六戒」。
成大器之人必守「六戒」(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曾國藩在學問和功業方面的成就,備受後世推崇。讀懂曾國藩的人生「六戒」,也就學到了他的為人處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一直獲利的事情不要做,所有人都在爭奪的地方不要前去。

前半句說不可貪求過多。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如果有能夠一直獲利的事情,也許只是表面現象或者騙局,這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

後半句在說安全。眾人爭鬥的地方不要去,容易招致禍患。《論語》上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爭也可理解為爭利。那就是說大家都去爭搶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了,即使爭到了也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別人的小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只要是人都會犯錯。不要抓住別人的一點小過失,小瑕疵不放。也不要因為一點小恩怨,就全盤否定別人的好,忘記別人的恩情。

《禮記》云「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意思是對你所喜歡的人,要知道他的缺點,不可偏袒;對你所厭惡的人,要知道他的優點,不可抹殺。

我們評價一個人要客觀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為自己的好、惡而產生偏見。

第三戒: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經常談論別人的短處,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更會給自己招來怨恨,埋下禍亂的種子。

曾國藩的這句話,入木三分地刻畫出了這種人的精神肖像。那些經常談論別人缺點的人,其實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點;那些經常誇耀自己長處的人,其實是嫉妒或者想掩蓋別人的長處罷了。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利益,眾人都渴望得到,但如果誰獨佔利益卻不與大家分享,那一定會招致怨恨,甚至成為眾矢之的。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一生都不敢篡漢自立,都是這個道理。面對利益,一定要懂得權衡取捨之道。

謀大事者,往往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與器量,自己認準了就只管去做。如果和一些見識低下,心胸狹小,氣度平凡的人商議,必定不會理解你的想法。反而會動搖你的意志,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庸人,是普通人,一般的人。對於普通人來說,沒有才氣,只有勤奮才能成就事業,所以最忌諱一個「懶」字。

而有才的人呢,他們雖然可憑才氣成功,但也容易自恃才高,故步自封,不肯向別人學習,這也會招致失敗。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曾國藩正是勤奮的好例子,儘管並不聰明,卻能以「勤」成就大學問和大事業,正是普通人的榜樣。

第六戒: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要做大事,首先要有深厚的閱歷和見識,並以才能作為輔助;成就大事,一半在於人的謀劃,另一半就看天意,看時機了。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曾國藩明確告訴我們,做大事要以「識」為主,才氣和才能不過是輔助罷了。所以那些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難以成就大事。當然這裡的「識」,不單單指知識,更指的是經驗和見識。

而「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則是說,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抱著「盡人事以聽天命」的態度。

盡心盡力去做事,不要因為客觀因素就不去努力,更不能因為自己努力了,最終卻失敗了而去怨天尤人。

責任編輯: 立明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