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圖片來源: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4日訊】基辛格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最重要的美國三大國際戰略大師之一,他在人生的顛峰時期展示了20世紀美國主宰世界的巨大力量,美國超級霸權的構建有他相當重要的貢獻;他人生的最後15年,美國力量的內涵發生變化,加進了人權因素,視他為「老朋友」的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威脅」成為美國的重要話題,也因此,他的「重要貢獻」的影響非常複雜,注定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評價將隨中國國際地位的起落而浮沉不定。
評價歷史人物必須建立時間座標
古今中外,重要人物去世的時點對其身後評價非常重要,對基辛格這種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更是如此。他一生最重大的兩項外交成就,一是促成美國聯中抗蘇,結束了冷戰,在蘇聯崩潰之後,美國得以建成單極霸權。具體說來,從中美建交至2016年,美國對華政策的總體方針,用中文概括就是八個字:接觸、合作、影響、改變。基辛格定下的是「接觸、合作」,克林頓時期增加了「影響、改變」。我曾經總結過,中美建交以來四十多年間,除了江澤民時期曾經部分達成「影響、改變」,大多數時候都停留在接觸、合作這個層面,所以,無論是讚美者還是批評者,都承認他在主導美國對華關係上所起的重大作用無人能及。
二是在美以外交及美國與中東關係上,始終貫徹支持以色列的戰略方針。二戰結束後,美國三大戰略家對美國的地緣戰略和外交政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這三大戰略家當中的兩位猶太裔分別是基辛格和布裡辛斯基,另一位是亨廷頓。亨廷頓的重要性奠定了他在學術萬神殿的位置,但基辛格與布熱津斯基走的是事功道路,兩人前前仆後繼,把美國一步步扶上了全球霸主的地位。
但基辛格長壽,百歲高齡方辭世,而他就在臨終之前的幾個月,還繼續活躍在中美外交領域,10月24日,多年來致力於促進美中友好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宴在華府舉行,受獎人是中美友好的象徵性人物、「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他的獲獎致詞現在可以看作他的臨終遺言:美中之間的和平合作至關重要,符合兩國和世界的利益。
如果他在冷戰結束之後三五年內去世,將是集百譽於一身,人們會記得他聯中抗蘇大戰略的首功;如果他在2005年「中國和平崛起」之前去世,會得個「二八」開,讚譽仍然是主調;但過了2009年,隨著美國對華關係從「戰略合作夥伴」退居為「經濟合作夥伴」,再到川普(特朗普)開打「對華貿易戰」師疲無功,主導美國對華外交多年的「擁抱熊貓派」勢力式微,2019年底疫情從中國武漢開始流播世界,中國與美國終於成了「全方位競爭關係」,基辛格的歷史功過評價注定將貼上「充滿爭議、譭譽參半」這個標籤。如今中國政府對這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評價越高,美國政界、國際關係研究界對他主導下形成的對華關係的負面看法越深。
五大因素影響了對基辛格的評價
目前的時勢,於這位前國務卿與國際戰略大師並非良時,五大因素直接影響了世人對他的評價:
第一,美中關係自2019年以來發生劇變,美中新冷戰的擔憂有如烏雲聚集,但是基辛格仍然一如既往地堅持對華友好,這自然影響到世界尤其是美國國內對這位「破冰之旅」首航者一生最重要的外交成就之評價;無論是中國歷屆政府,還是美國的擁抱熊貓派及屠龍派-美國鷹派,在對待基辛格的評價上,有一點相同:他主導了美國對華開放的政策,幫助中國走向世界,因此有了後來的中國崛起。但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三者的評價完全不同。
第二,美國拜登政府完全放棄了基辛格與布裡辛斯基的地緣政治戰略構想,無視二位的勸告:千萬不要讓中國與蘇聯-俄羅斯結盟,不要讓伊朗與北韓與中俄走近,因為同時對付這四個敵人,美國會非常吃力。如今的美國地緣政治正好與這兩位國際戰略大師反其道而行之,形成了四國合盟。
第三,美國新一代中國專家亟欲事功。在小布希時期對華外交已經有「擁抱熊貓派」與「屠龍派」之爭,前者幾乎完勝,屠龍派則日漸式微。川普的對華政策對擁抱熊貓派的打擊非常沈重,日漸嶄露頭角的新一代中國通對華態度與老一代完全不同。2019年8月17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一篇題為《美國對華政策大辯論呈現「代際衝突」》。該文記述,川普對華貿易戰5個月後,由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主辦的「21世紀中國中心首屆中國論壇」(the 21st Century China Center’s inaugural China forum)上,美國外交戰略界持續進行的對華政策大辯論正產生逐漸清晰的代際分野,美國新生代中國問題專家在對華認知問題上更趨負面,在對華政策主張上比老一代更強硬、也更趨攻擊性。他們對基辛格的對華友好主張並不買帳。
第四,以巴(哈)戰爭引發美國左派內部巨大分裂,雖然政府、國會以及幾大媒體都支持以色列,支持巴勒斯坦-哈馬斯的記者、教授不少都被辭職。但更多的基層左派則支持巴勒斯坦,對以色列的怨恨與對拜登政府以色列政策不滿的人,自然會對基辛格的以色列及中東政策重新檢討。他們認為,從甘迺迪到拜登,基辛格為12任總統(佔到美國迄今所有總統的四分之一以上)擔任過顧問,改變了幾乎一切有他參與的全球關係格局。
第五,美國力量對世界的作用正在被重新思考。
這一條,是影響基辛格的功過評價最主要的因素。二戰之後,美國力量崛起,從此時直到1990年前蘇聯崩潰,美國需要贏得冷戰,建立一個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這既是美國本身的需要,也是二戰中被嚴重削弱的西方國家的共同需要。因此,美國力量主要表現為以軍事力量為核心的硬實力,一切均以美國優先。基辛格作為1970年代至1990年代最重要的美國地緣政治大師,自然只考慮如何壯大美國力量,實現美國的戰略利益。這時候,他將美蘇競爭置於人權之上,並且在世界多地支援高壓政權,包括智利的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政權。在他能夠影響美國白宮決策之時,他對小國人民的民主鬥爭似乎漠不關心,似乎對非洲、拉丁美洲、印尼以及其他地方的政府侵犯人權的行為漠不關心。批評者寫道:「尼克森的橢圓形辦公室錄音顯示,基辛格更關心的是讓盟友們留在反共陣營裡,而不是他們如何對待自己的人民。」
到了1990年代,已經成功在美國教育界、傳媒界安營紮寨多年的美國左派快速崛起,人權逐漸成為美國外交的目標之一。不過,小布希與克林頓兩位總統的人權外交是手段,歐巴馬才當作主訴,他看到了美國力量對其敵人來說是非常可怕的摧毀力與殺傷力,因此他成為第一個對基辛格說「不」的總統。歐巴馬在2016年接受《大西洋月刊》的採訪時說,他任內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致力於修復基辛格留下的世界。他將基辛格的失敗視作一種警示。「我們在柬埔寨和寮國投下的炮彈比歐洲在二戰經歷的炮火還要多,」但到最後,尼克森撤軍了,基辛格去了巴黎,留給世界的只有混亂、屠殺和隨著時間推移終於從地獄裡爬出來的專制政府。」歐巴馬說,他在總統任內仍需努力幫助各國「拆除仍在炸斷小孩雙腿的炸彈」。「這種戰略怎麼可能促進我國的利益呢?」——歐巴馬批評的是基辛格的外交政策,但表明的是他改變美國包括改變美國價值觀的態度。無論結果如何,今後的美國歷史會以歐巴馬的「改變」做為美國命運的轉捩點。
基辛格涉足美國外交時間之長堪稱獨一無二,《紐約時報》11月30日連發兩篇文章《亨利.基辛格逝世:影響半個世紀全球事務的爭議外交家》,《基辛格去世:曾主導美國對華開放,一生譭譽參半》對他一生做了相當全面的評價。這兩篇文章只有一個重大遺憾:作者都是歐巴馬之後的美國價值觀評價基辛格此前的外交生涯,忘記最重要的一點:基辛格所作所為,完全符合他擔任要職之時的美國價值觀。基辛格的歷史功過評價之所以如此複雜,在於他長壽而且過分熱衷於中美外交。
(本文為《上報》獨家授權《看中國》,請勿任意轉載、抄襲。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