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六大國有銀行日賺38億元:誰在支撐它們?(圖)


中國六大國有商業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郵行和交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3年11月1日訊】10月30日晚,中國六大國有商業銀行——工行、農行、中行、建行、郵行和交行等發布了各自2023年前三季度成績單,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總計10515.87億元,合計日賺超過38.1億元。而就在之前不久,國家金監總局發布數據,經初步統計,三季度末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9萬億元,按照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6%。

這個成績單一經發布,立即引發了全社會熱議,銀行依然是全社會最賺錢的行業。銀行高管以及業內員工看到發布的成績心裏頗感興奮,畢竟各銀行努力有了一個比較滿意的結果。而對於全社會實體企業以及民眾來說,銀行賺錢了,而他們卻沒有賺錢甚至是虧損了,無論如何心裏的落差感還是很強的。所以,總體來說,銀行三季度成績單發布之後,帶來的社會總體反響是喜憂參半,對銀行成績單的評價也莫衷一是。

為何這麼說?因為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三季度成績單與當下總體經濟運行環境並不契合,呈現了一枝獨秀或風景這邊獨好的景象,與實體企業經營業績是冰火兩重天,反差強大,這多少讓人感到有點失落。

之前,作者也曾對商業銀行經營利潤大長有過評價,銀行本身並不創造利潤,它是寄生在實體企業或其他各類經濟組織之上的「資金融通」企業;社會總利潤在一定時期內是固定的,銀行利潤原本應是社會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如果銀行經營利潤率高了、所得利潤多了,則社會實體企業以及其他各類經濟組織的利潤就必然少了,甚至是賺不了錢或虧損了。所以,銀行利潤大幅增長或保持較高水平,並不是好事,可以說是一種對實體企業的摧殘,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悲涼」。

持這種看法,是否對銀行賺錢不待見?是否對銀行賺錢眼紅?非也。從當前經濟運行實際看,銀行前三季度賺1萬多億元,平均每天38億元,支撐銀行賺這麼多利潤的經濟基礎到底在哪裡?真的讓人感到困惑和迷茫。

從實體企業看,總體經營狀況並不令人樂觀,基礎還是相當不穩。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情況便可有了大致判斷:除了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汽車業等少數行業之外,其他行業利潤都呈下降趨勢:1至9月份,實現利潤總額54119.9億元,同比下降9.0%,降幅比1至8月份收窄2.7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8477.0億元,同比下降11.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9623.7億元,下降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878.1億元,下降10.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4385.0億元,下降3.2%。1至9月份,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9928.1億元,同比下降19.9%;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38910.7億元,下降10.1%;此外,黑色金屬冶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紡織業、農副產品、煤炭開採、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等行業利潤都呈下降態勢,用「哀鴻遍野」來形象一點也不為過。而大量規模以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個體工商企業的經營則更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尤其是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9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2%,在前幾個月採購經理指數PMI持續收縮的情況下,回升至景氣區間,這表明實體經濟景氣度改善,但好景不長,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9.5%,又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降至收縮區間,表明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這其實是製造業總體基礎並不牢固的反映。

再看看商業企業的情況。除了文化企業經營情況向好、實現可觀利潤之外,其他商業企業以及服務業仍處疲軟經營狀態。據官方統計局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91619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7.7%,基本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但整個商業行業並不景氣,2023年前9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經歷了「N」型增長,同比增速最高在4月達到了18.4%,此後快速滑落。從7月開始,同比增速才再次緩慢提升,9月為同比僅增長5.5%。

總之,無論是工業企業、商業銀行抑或是服務業,實際都沒有走出經營困難的「沼澤地」,而銀行仍然如此賺錢,不僅與現實經濟運行狀況不相符,也在很大程度上摧殘、並一步步抽空實體經濟。顯然,僅有銀行賺錢而實體企業賺錢少或賺不到錢,那後果是實體企業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安心主業。那樣的話,銀行的好日子真的就會到頭了,最後賺錢的基礎就會坍塌。

由此,目前有個問題值得大家思考:一方面,銀行在淨息差不斷收窄的趨勢下,仍然有這麼高的利潤率和這麼巨額的利潤,那淨息差是否已到非縮小不可的時候了?銀行減費降息讓利是否還有空間?近幾年,各類媒體以及銀行自身也是高調向外宣稱,淨息差不斷收窄,這其實也是事實,客觀經濟環境不景氣,銀行保持高息差既不正常也不可能,因而淨息差收窄是一定時期銀行協調社會經濟發展所作出的必然反映,這沒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據國家金監總局披露,2023年二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74%,與一季度基本持平,是有數據可查的歷史最低位,且已連續兩個季度低於《合格審慎評估實施辦法(2023年修訂版)》中銀行淨息差評分標準的滿分水平(1.80%)。但與2022年相比,其實下降並不明顯,也沒有說得這麼懸乎。又據原銀保監會披露,六大國有銀行2022年年報顯示,中行淨息差1.76%,較上年提升1個基點;工行2022年淨利息差為1.73%,同比下降19個基點;建行淨利差為1.82%,同比下降12個基點;農行淨利差為1.73%,同比下降23個基點;郵儲銀行淨利差為2.18%,同比下降12個基點;交行淨利差為1.37%,同比下降10個基點。總體來看,商業銀行淨息差是有所下降,但並沒有商業銀行自身喊得那麼嚴重。如果真的有那麼嚴重,六大國有商業銀行利潤為何不降反增,而且增幅還不低?

顯然,之所以反覆強調銀行淨息差收窄問題,其用意全社會也是知道,莫非是在為大幅降低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尋找「理論依據」。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找到一個「好藉口」,你讓銀行減費讓利,銀行就必然要降低存款利率,似乎減費讓利與降低居民存款利率是一對矛盾體,非此及彼;再說得難聽一點,這是一種對公眾的要挾,或者是說用社會責任來綁架公眾的利益,這是不可取的,有損銀行形象和聲譽。

另一方面,銀行減費降息讓利舉措可以有,但減費降息讓利是否不應轉嫁成本,應讓自己真正履行社會責任?比如,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喊了很長一段時間,提前還貸潮也確實對銀行正常信貸秩序帶來了衝擊,同時在央行以及金融監管部門多次喊話之後,才最終有了結果,出臺了存量房貸置換或利率調整的措施,但也不斷有網民朋友指出,銀行對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存在「心不甘、情不願」問題,因為在存量房貸利率降低的同時,商業銀行大幅降低居民儲蓄存款利率,這就不能不讓民眾對商業銀行降低存款房貸利率的用心持懷疑態度了。實際上,商業銀行這波操作有轉嫁存量房貸降息成本和「以鄰為壑」的不良動機之嫌。

我們來看看數據對比,就能大致看出問題的端倪:據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存量房貸利率調降涉及全國5000萬個家庭,平均利率降幅為0.73個百分點,涉及存量房貸約21.7萬億元,可為購房者每年節省約1580億元,也就是說,銀行每年會因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減少約1600萬收入。但是我們要看到,同期全國居民儲蓄存款總額超過130萬億元。而近兩年,國內商業銀行經過多輪降息,無論是定期存款還是活期存款、也或是大額定期存單,利率水平已至低位;尤其是在存量房貸利率調低之後,商業銀行又同時在對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再次大幅下降,出現了所謂的存量房貸利率、存款利率雙雙下調局面,比如從9月1日起,銀行再度下調存款掛牌利率,多家國有大行的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調整為1.58%、1.85%、2.2%和2.25%,分別下降了10個基點、20個基點、25個基點和25個基點,其中長久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下調幅度更大。雖然沒有機構統計這波商業銀行居民儲蓄利率平均下調了多少個基點,但綜合平均起來,不會比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幅度低多少,那麼130萬億元居民儲蓄存款利率普遍下調,哪怕只有存量房貸利率的一半,粗略估算一下,也將使居民每年減少約6500億元的收入。如此看來,商業銀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所減少的利息收入,除了由全體居民承擔之外,還可少支出4900億元存款利息。這些數據對比一看便知,銀行並沒有做虧本生意,降低存量房貸所減少的貸款利息收入最終是「羊毛出在豬身上」。

因而,實體企業和全國民眾也不是三歲小孩,心裏都明鏡似的。在減費降息讓利上,廣大民眾還是希望銀行實誠再實誠一些,履行社會責任真誠再真誠一些,拿出一些「真金白銀」的舉措,不要以為只有自己聰明,廣大民眾都是「白痴」。千萬別再玩虛的,該自己承擔的一定自己承擔,該承諾減少的收入一定要毫不猶豫地「犧牲」。只有這樣,銀行才能真正贏得廣大實體企業和民眾的心,實體企業和民眾也才有信心,銀行也才能真正擁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金融源泉,也才能永遠立於經營不敗之地。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莫開偉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