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市率先推行房票安置政策機制,實現樓市去庫存。(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0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官媒10月28日報導,作為一線城市的廣州市率先推行房票安置政策機制,實現樓市去庫存。對於推動保障性住房供給,專家指出,難解房地產困境。
中國一線城市首例 廣州推行「房票」
官媒《中國新聞週刊》10月28日報導,《廣州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2021-2035年)》《廣州市城中村改造專項規劃(2021-2035年)》經第四屆廣州市規劃委員會地區規劃專業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
規劃提出,至2035年累計推進城市更新約30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155平方公里),通過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種方式,推動存量土地再利用。
其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提出「優化成本核算與征拆標準,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拓寬城中村改造資金支持渠道等策略,破解城中村改造難題,提升改造效率」。
廣州此前城中村改造的補償方式,主要以回遷房補償為主,現金補償為輔,「房票安置政策」是第一次出現在官方文件中。廣州也成為首個明確提出「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機制」的一線城市。
廣東省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房票安置可以創造出巨大的需求,對新房、二手房庫存去化有明顯的效果。廣州外圍區去庫存壓力很大,廣義庫存要5年到8年才能去化,通過房票安置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去庫存。其它三個一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未來也大概率會推出房票安置政策。
截至目前,超過30個城市已經公布並實施房票安置政策。房票安置是指將被徵收人(即拆遷戶)的房屋安置補償權益進行貨幣量化後,徵收人出具給被徵收人購置房屋的結算憑證。被徵收人可自行向參與房票安置工作的房企購買商品房,直接用房票結算。
中指研究院認為,房票安置作為特殊的貨幣化安置方式,相較於直接貨幣補償,有助於鎖定購房需求在本地釋放,同時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地方政府短期財政集中支出的壓力。
保障性住房難解房地產困境
中國總理李強7月31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常會)。李強稱,「要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根據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舉措,加快研究構建房地產業新發展模式。」
此前在7月24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政治局會議,談及房地產的內容放在了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的方面,可見防範化解房地產相關風險是首要任務;同時,會議還強調要適時調整房地產政策。並且,明確了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政治局會議罕見未提及長久以來的口號「房住不炒」。
中國官媒報導稱,中國國務院《關於規劃建設保障性住房的指導意見》的文件,日前已經傳達至各地方政府。這份文件要求中國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央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多部門就住房改革議題共同協調,並訂立「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讓商品住房回歸商品屬性,滿足改善性住房需求」兩項政策目標。
中國大陸媒體報導認為,北京當局希望能透過這份文件達成「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推動房地產業轉型」的願景,許多地方官員更將其稱為「新房改方案」,這項房改預計將從常住人口300萬以上的大城市優先實施。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市場學教授謝田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分析,北京當局的威廉亚洲官网 房改方案選擇由「改善商品住房」和「加大保障住房」入手,是因為在房地產過度炒作後,房價高漲導致一般民眾無力買房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謝田說:「商品房的價格已經被推到非常非常高,甚至高出美國同樣的住房,這是不可能的,(中國房價)不可能比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房子還貴.....普通的工薪階層、有需求的人買不起房,年輕人、大學畢業生一個月三千、四千塊錢,他覺得他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很多人都絕望了,絕望後就想躺平,乾脆就放棄了,也不工作,也不給中共貢獻。這些人事實上成了中共眼裡‘社會的隱患’。」
旅美時事評論員橫河則認為,北京當局現在推出保障住房,目的是想解決房地產市場過度興建導致房屋空置的爆雷問題:「房地產如果完全死了,中國的經濟也就徹底垮掉了,因為房地產牽涉很多上下游企業.....它就想把以前已有的房子去消化一部分,與其放在那邊沒人住,不如設法給一些人解決一些問題,這樣房地產還可以部分重整,再重新開始建房子.....它倒不是解決人家住房的問題,因為這些人即使不能買房,他也可以租房子住。」
與此同時,外界關注新一輪房改強調擴展保障性住房,但政府是否能真的公平公正地分配保障性房源?對此,橫河表示,保障性住房計畫很可能會開啟新的貪腐大門。
中國的保障房到底「保障」了誰?
近年來中國大陸媒體報導所敘述的事實,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住保障房的可不一定都是低收入群體。我身邊就有人開著高檔車,抽著芙蓉王,住著保障房。還有一個朋友,弄到了三套保障房,自己住一套,兩套轉租出去。像我這樣收入低、又沒啥門路的,老老實實排隊分到一套保障房,反倒挺不容易。」
中國國家審計署發布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蹤審計結果》顯示,每年有數萬戶家庭隱瞞收入、住房等信息通過審核或應退出而未退出。
評論人士指出,這樣的事實,讓迫切需要住上保障房的人心裏流血。不少保障房「保」了關係戶、「保」了高收入群體,簡直是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恰恰是至關重要的分配環節頻出問題,令人不安。看上去是那些執意騙保的人膽大妄為,但重中之重的原因是保障房失信成本低得可憐。這些年,各地經常傳來清退若干套保障房的消息,但清退後,一些曾經內外鑽營的人毫髮無損。在商品房市場一路「高歌猛進」的當下,保障房是低收入群體翹首盼望的救命房、良心房,但傷害他們最深的卻是某些改姓「富」的保障房。保障房亂象屢禁不止,不僅僅是制度問題,監管方面未跟上是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