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美德(圖)
談「忍」
隱忍謙讓,素來是中華民族重視及推崇的傳統美德。(圖片來源:手繪插畫志清/看中國)
中華民族是極具堅忍力的民族,自古以來就具備「隱忍」這一項傳統美德。諺語中的「忍事敵災星」、「凡事得忍且忍,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以及「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均在告誡民眾「忍一時海闊天空,讓三分風晴雲淡」的深刻道理。儒家的內聖、道家的守柔、佛家的慈悲也都具有「忍」的內涵,教導世人理解:忍,才能有所成。
《論語》也多處了記載孔子論「忍」,像「小不忍,則亂大謀」,就是指小事不能忍讓,就會破壞大事情。孔子還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歟?」大意是因一時的憤怒而忘記自身及其親人,豈不是太糊塗了嗎?「君子無所爭」及「君子矜而不爭」等等,也都是在談「忍」。
忍,意味著內心堅毅而決絕,即能忍人所不能忍,這是一種修養和境界,像東晉官員王述從原本急躁易怒的性子,轉變為懂得忍耐的性子後,自然就收穫了眾人的心,同時亦影響其後續人生。
據悉,王述還沒改變個性之前,在一次吃雞蛋的過程中,因為使用筷子刺蛋未果,一怒之下將雞蛋擲於地上。當雞蛋在地上滾動不停,王述又用木屐齒去踏蛋。在沒踏著的情況下,惱怒不已的王述竟抓起雞蛋,往嘴裡塞,等到蛋被咬碎,才吐了出來。
這事傳出去後,王述遭到大夥的恥笑。他向內自省,並時時約束自己,特別是他擁有顯要官職後,常以柔和之道治事。
謝奕性情粗暴,曾因一事不合而怨恨王述,還以極為惡毒的話痛罵他。王述除了一言不發,還面向牆壁站著,任由謝奕謾罵。過了半日,待謝奕罵夠離開後,王述才返回到座位上。此事過後,人們都稱讚王述有涵養,同僚也對其有很高評價,讚揚他是「清貞簡貴」。
想想,一位曾抓狂到連雞蛋都不放過的人,在被怒罵之下竟還能「面壁忍辱」,其行徑著實令人佩服。王述培養出的子女也個個優秀,他兒子王坦之更是位極人臣。元代學者吳亮與許名奎所著《忍經‧勸忍百箴》中曰:「忍百忍者,百福之源」。誠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