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民營房企碧桂園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8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苗薇綜合報導)中國尚存的地產開發商中規模最大的房企碧桂園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8月10日晚間,碧桂園發布公告稱,預期半年度淨虧損介乎約人民幣450億元至550億元。如果碧桂園倒下了那就是給中國房地產行業,建築行業,上下遊行業再次投入一顆深水炸彈。
巨虧550億,碧桂園到了生死存亡的最關鍵時刻
8月11日,碧桂園股價在香港股市下跌5.8%,當日最大跌幅高達14.4%,創下0.89港元的歷史新低,這是碧桂園的股價自2008年10月創出0.98港元的最低記錄以來達到的又一個最低記錄。碧桂園今年的股價已重挫60%。
7月中旬碧桂園就被爆出債務違約,境內外的一部分債券就開始大跌,票面100的債券現在跌到不足30塊。8月8日上午,市場傳出消息,該公司兩次到期未能支付金額高達2250萬美元票息。這些消息引起市場恐慌。
在碧桂園傳出美元債面臨違約的同時,國際評級巨頭穆迪(Moody’s)將碧桂園評級下調至「CAA1/CAA2」,評級展望為「負面」,市場用垃圾級來形容此次降級。
在兩筆美元票息出現逾期支付、發布預虧公告之後,8月11日,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惠妍、總裁莫斌發布致歉信,承認自己遭遇「階段性流動性壓力」;並表示「想盡一切可能的辦法自救」。不過,資本市場對碧桂園的「自救」並不大看好。
陷入現金流困難的碧桂園,8月12日晚間再宣布對旗下11只境內公司債券自8月14日開市起停牌,復牌時間另行確定。本次停牌的境內債債券合計發行規模超過160億元人民幣。
業內人士分析,碧桂園在危機中越陷越深,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因為銷量跟不上了,大家不願意買房了。 7月份碧桂園權益銷售120.7億元,同比下滑59.92%,創下近年來月度銷售的最低水平。而一個高週轉的房企想要活下來,必須得有強有力的銷售回款以及融資渠道。
碧桂園一旦爆雷,悲觀將蔓延全國
如果碧桂園違約將對中國房地產行業造成又一次重大打擊,有可能進一步打擊中國購房者的信心。市場參與者們表示,這也將打消投資者對追回房地產債務的希望。
碧桂園30年來在全國建了上萬個項目,超千萬業主,且很多在三四五線小城市,他們收入不高,幾代人積蓄全部在裡面,碧桂園一旦暴雷,意味著很多業主難以如期拿到房子,物業服務質量下降,本來在當地算高端的房產也可能無法轉手,其他樓盤價格也會受到嚴重打擊。
根據數據顯示,去年碧桂園交付近70萬套房子,今年的任務也是70萬套,上半年已經完成 27.8萬套的交付任務,明年後年加起來估計還有上百萬套房子要交付。如果暴雷,這100多萬戶業主,所面臨的後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每一套房子背後,這些家庭揹負非常高的房貸,因此這將進一步擴大債務和貧困的程度。
除此之外,碧桂園有6萬多名僱員、3.3萬家供應商、眾多境內外金融機構和債權人跟著碧桂園倒霉、被拖垮,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失業了…
中國知名經濟學家任澤平8月11日在微博發文,呼籲「幫幫碧桂園、龍湖等優質民營房企」。他稱,如果第一大房企轟然倒下,將衝擊市場信心、經濟恢復、金融風險、居民購房預期以及上下游60多個行業,關係幾千萬人就業,龍湖這些民營房企最後的堡壘也可能難以自保,這是不可承受之重。根據國際經驗,房地產是週期之母,10次危機9次地產。
碧桂園總部大樓。(圖片來源:博客)
碧桂園高層套現 準備跑路?
今年41歲的楊惠妍在2023年正式繼承父親楊國強的「碧桂園」,不過她25歲時就因獲得父親轉贈的70%股權,而成為2007年中國首富,在當時轟動全球。2023年她父親以個人身體抱恙為由,辭去董事會主席一職,而由楊惠妍於3月正式接任,沒想到剛接任不久就爆發債務危機。
去年同期,碧桂園還是處於盈利狀態。盈利規模達到19.1億元。一年的時間從盈利到虧損500億。虧損額令人觸目驚心。
碧桂園總裁李長江和非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楊惠妍,也似乎感覺到了危機。7月19日,碧桂園服務總裁李長江突然減持322.79萬股公司股份,套現約2824.72萬港元。減持完成後,李長江在碧桂園服務的持股只剩0.11%。
7月30日,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又把碧桂園服務20%的股權,合計64億人民幣捐給了國強公益基金會用於慈善。國強公益基金會是由碧桂園集團創始人楊國強於2013年創立的非公募基金會。
市場人士質疑,現在債都還不起了,還搞慈善?
這就意味著碧桂園一旦宣布破產,慈善公益基金不允許被清算,碧桂園以捐贈股份的方式,儘可能地保住一些現金。
房企倒了,房企的老闆依然是富豪。可無法交付的爛尾樓,由百姓買單,這才是中共治下的社會難以治癒的毒瘡。
碧桂園已經步恆大的後塵 但危害遠超恆大
根據中國媒體資料顯示,2022年碧桂園在中國內地房市的銷售規模和操盤金額是名列第一,而且是連續6年第一,所以碧桂園有著「宇宙第一大房企」的稱號。
碧桂園的項目主要押寶中國3、4線城市,截至到目前,碧桂園還有3000多個項目,而恆大也才700多個,這意味著今後兩年碧桂園未交付的房子比恆大多很多。
因此,《彭博社》表示,碧桂園的開發項目數量是恆大的4倍,若碧桂園違約,事態將比恆大倒閉更嚴重。
多年來,中國開發商揹負著巨額債務向全國各大城市擴張,出售的都是未完工的公寓。恆大集團在2021年引發了一系列類似的房地產崩盤,數百萬購房者眼睜睜看著買下的、並正在月供的未完工公寓成為爛尾樓。
碧桂園雖然資產負債表顯示,其負債是1.65萬億,但它的資產仍為1.744萬億人民幣,沒有資不抵債的情況。有自媒體分析,加上3000多億元的貸款,碧桂園的負債總額,很有可能會超過2萬億元。不過,具體欠多少錢,老闆也未必清楚,就像恆大最早說是1.93萬億,最後發現是2.44萬億。
習近平的種種決策失誤釀成中共管治危機
無論是恆大,還是碧桂園,他們的困境都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個縮影。這個市場的問題,不只是某一個公司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乃至中共政治制度的問題。
碧桂園正處於崩潰的邊緣,這引起了經濟學家和市場觀察人士的警惕,他們擔心中共領導人雖然承諾提振房地產市場,但也不會真的出手救市。
海外時事評論人士王劍8月11日對美國之音表示,當前的經濟形勢是北戴河會議需要面對的最緊迫議題,而火燒眉毛的最核心的事情就是房地產可能暴雷。
他說:「房地產的問題是當前所有問題當中產生後果最嚴重的,而且這個雷要是炸了,中國經濟就變成一片廢墟。我們看到,中國經濟目前是過去幾十年來最少見的一個危機。因為實際上中國現有的能力,包括中共,包括習近平本人的一些政治願景,它都是需要經濟提供一些資源來實現的。如果經濟危機持續下去,實際上它直接威脅到中共的這些政治願景,包括習近平本人。所以我認為當前第一個問題就是經濟危機。」
王劍分析指出,中國在習近平執政近11年來的不停折騰下,錯失了發展良機,而當前的經濟危機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以後開創的大好局面結束了。
「習近平的種種決策失誤釀成了中共當局目前面臨的管治危機。」王劍認為。
王劍說:「我覺得最重要的第二個危機就是管治危機。從中共的政權的角度來說,當前面臨的問題就是,中共二十大結束之後習近平獲得了第三個任期,他全面控盤。日本人把它叫成一人體制。這也就是說他不再有競爭對手。在這種局面下,出現了管治危機,這種管治危機,其實並不是權力本身的問題,而是中共失去了運用權力的能力。雖然他有全部的權力,所有的權力都有,但是這個能力沒有。能力沒有的原因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原因就是習近平個人的能力的問題,就是他沒有能力控制這麼大的權力。對他來說,控制一個這麼大的權力,力有不逮。另外一個方面就是,中共的這個系統,實際上在過去十年習近平的管理下,它被系統地解構了。那麼這種系統解構的結果就是它沒有辦法(通過權力系統運用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