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7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梁路思、李淨瑤採訪報導)大陸知名政治博客「靖海侯」不久前發佈的一篇《我們到底需要一個甚麼樣的香港》文章,在香港被親中媒體刊載。該文章批評港府和建制派「動不動就拿國安法出來做事」,是「寧左勿右」,帶來的負面影響與「軟對抗」行爲無異。《看中國》就此訪問了時事評論員潘焯鴻。
「靖海侯」批港府寧左勿右
《港版國安法》在香港實施已有3年,香港的基本自由與人權、媒體聲音被壓制、市民被禁遊行集會。港府動輒就以該法打壓泛民派人士與普通市民,近來國安處宣佈通緝8名海外港人。之後,國安處再拘捕5名前香港眾志骨幹成員,指他們涉嫌支援流亡海外的港人。但近日被指具有官媒北京的大陸知名政治博客「靖海侯」卻發表了一篇文章批評港府寧左勿右。
「靖海侯」曾發表過多篇文章批評香港政府與立法會,近日他發表了一篇題爲《我們到底需要一個甚麼樣的香港》的文章。文章指出,《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少數人」(包括官員和議員)不分輕重,「動不動拿國安法來做事」,《國安法》被「泛化利用」「變成了推銷個人政策的殺手鐧,當成辦不成事的擋箭牌」。
文章指,「少數人習慣性為相關政策加碼,無腦向社會轉移壓力,以低級紅和高級黑的方式生硬機械落實政府決定,於是圖書館的魯迅作品被下架,完全與政治不相干的電影不再播。」文章還指,「少數人對理性的批評開始難以容忍,扣帽子的現象不時出現,習慣性把人民內部矛盾往敵我矛盾上引。」
靖海侯受習近平指示?
被問及此文章是否代表了官方的看法時,時事評論員潘焯鴻表示,靖海侯這個名字跟一個將軍的稱呼一樣,該將軍是清朝康熙年代,收復台灣的一個將軍。「很明顯,能使用靖海侯這個名稱的,就是說他不是康熙,不是最高的,他是康熙給一個靖海侯的名稱給施琅這個將軍去收復台灣,即是說他是受了康熙的指示。說白一點,如果我們最高領導是習近平,靖海侯似乎是受了習近平的指示,是就有關香港、台灣事務,擔上了進程的責任的。」
聽不進民意 泛化國安法
潘焯鴻指出,現在的港府與李家超是説不得的,哪句不好聼、不同立場的,他都不能入耳,而且還會駡人,甚至用難聽的話來罵自己的公民。一個政府發言人有如此的行爲,已經到了很墮落的景況了。「靖海侯在文章中說,特區政府壓制了大家的言論,市民的不滿或不開心都被壓制,現在整個社會沒有了反對的聲音,甚至沒有不同立場的的批評,其實就是寧左勿右。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把圖書舘的書籍下架,這就是將國安法泛化了。」
「我們不是說國安法不重要,但不能是喘一口氣也説國安法,不應該是這樣的。23條立法最少有四條序列、五條序列是國安法裏沒有的,例如機密文件、間諜罪等並未立法。李家超上臺一年,仍沒有搞定立法程序,他對此是有責任的。」潘焯鴻說。
潘焯鴻表示,靖海侯的文章講得很明顯,文章中看到一個概念,靖海侯覺得之前叫撥亂反正,不叫由亂變治。「他文章裏面有三句話:合情是不是合理?政府覺得合情,市民看是不是合理。另外,政府突如其來就説是軟對抗,突如其來下架圖書館的書籍,這麽做應不應該?這裏有質問政府的成分。還有,弱勢是不是趨勢?這在某程度上說,管治班子完全不得民心。」
「最後文章有三句話,説話從不雲山霧罩,意思是説話不要隱隱諱諱。」潘焯鴻認爲,文章的意思是希望李家超説話不要雲山霧罩,不要常説軟對抗,沒有人知道什麽是軟對抗,什麽不是軟對抗。文章說,堅定時要堅定,謙卑時要謙卑。潘焯鴻指出,「這些話誰看了都明白在說誰,不要認爲自己很了不起的,老是罵香港人,如今港府已沒有了謙卑。」
港府需要包容與謙卑
文章還寫,戰鬥時戰鬥,包容時包容。潘焯鴻說,這個很明顯是在說一個人,「這個人一天到晚說國安法,一天到晚說軟對抗,一天到晚駡人,寧左勿右。文章說不是要左右搖擺,但不是都擺在左邊,要中肯一些;堅定時要堅定,包容時要包容,不可以認爲香港人每一個都和你有同樣的想法。所以他(李家超)說『沒犯法不等於沒有破壞國安』,這句話就很離譜,心裏已經沒有了法治了,意思即是不管你有沒有犯法,不管你有沒有合法,總之不合我意,你就是犯法。」
文章指,香港的多元文化與國際地位直接掛鈎,唯有包容才能鞏固傳統優勢地位,多元才可能多金。潘焯鴻表示,文章的用詞硬實鏗鏘,很明顯在說港府需要包容,需要權衡和需要謙卑,這樣才能保持香港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