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與當代學者。(圖片來源:網路截圖)
緣起:1948年12月初,戰局對國民政府不利。蔣介石緊急輸運故宮文物等到台灣,同時安排飛機接運當年卓有成就的學人到南京,再轉到台灣,以免淪入共產黨的統治。但多數學者對中共抱有幻想,以致幾經波折,搭上飛的的學者很少。
一、「搶救學人」計畫
時任國民政府教育部代理部長陳雪屏,銜蔣介石之命由南京緊急飛往北平,召集北大清華校長梅貽琦、胡適等教授開會,秘密商討「搶救學人」的實施辦法。與此同時,蔣介石親自指派飛機冒著解放軍的炮火飛抵北平,在南苑機場等待被「搶救的學人」登機南飛。
蔣介石指令傅斯年與朱家驊負責制定學人名單,由傅斯年、陳雪屏與蔣經國三人組成小組,負責具體「搶救」事宜。
按照蔣介石的指令,將此計畫中的學人「搶救」出來,經南京送往臺灣,一份經傅斯年、陳雪屏和蔣經國三人共同商議擬定的「搶救」名單很快出爐了,名單上全是當時卓有成就的知識份子。
二、「搶救學人」計畫遇挫
當時北平的傑出知識份子各有想法,大部分不準備跟蔣介石赴臺,選擇留在大陸。1948年12月14日,「搶救學人」的飛機在北平南苑機場等候,才有胡適、毛子水、錢思亮、英千里、張佛泉等少數教授登機,大部分機艙座位都被空著。
12月21日,第二批被「搶救」的學人也只有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以及李書華、袁同禮、楊武之等20幾位教授。到達南京後的梅貽琦,為不能多載幾人前來南京而表示惋惜。
梅貽琦 台灣清華大學首任校長。( 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1949年1月9日,傅斯年又促成了第三批「搶救學人」,可以感受到他深刻明白,這些文化精英如果落到中共手中,必將歷經浩劫。他陸續又多次到大陸找學者,這批學人接到台灣後,都在台大任教。(註1)
中研院有14個單位,遷臺的只有中研院總辦事處和歷史語言研究所學者,其餘11個自然科學研究所以及社會學所,共59位留在大陸。其餘去臺灣的10位,去其它國家的12位。
最終去臺灣的學者有李濟、董作賓、袁貽瑾、王世傑、傅斯年、朱家驊、李先聞、王寵惠、凌鴻勛、吳敬恆等10人。
台大校長傅斯年。( 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三、知識份子對國民黨的統治感到失望,對共產黨寄予期盼
輔仁大學校長陳垣決心留下來,胡適邀他同機飛走時被他斷然拒絕。在致胡適的公開信中,陳垣認為:「在北平解放的前夕,南京政府三番兩次地用飛機來接,我想雖然你和陳寅恪先生已經走了,但青年的學生們卻用行動告訴了我,他們在等待光明,他們在迎接新的社會,我知道新力量已經成長……」
據中國科學院估算,當時散居海外的中國科學家大約有5000餘人,到1956年底有2000餘名科學家陸續返回大陸,但後來的淒慘遭遇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絕大多數知識份子選擇留在大陸,以及日後大批留學歐美的科學家,寧願放棄舒適環境和優厚待遇,毅然回國。原因有多種,這些中華兒女期望這苦難深重的國家能走向民主,希望人們生活幸福,他們相信共產黨能領導國家走向自由,相對的是對國民黨的統治感到失望。
但是,他們為什麼對共產黨的統治抱有希望和幻想?這種希望和幻想是從哪裡來的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