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世如行路,光明長照智慧人。
人生在世有誰會從始至終一帆風順呢?生老病死,人生百十年,都要經歷大大小小的坎坷。正所謂:人生處世如行路,常有山水阻身前。」
你可曾想過,路走不通的時候,換條路走走?想不通時,換個思維試試?心裏苦悶時,轉個念頭想想?
《易經》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事物發展到極點的時候就需要變化,變化了就會通達,通達才可以長久。這樣上天會眷顧,無往不利。
當你學會轉彎,人生就要轉運了,而這,就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
第一、懂得物極必反、盛極而衰,及時轉念
春秋楚國人范蠡,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輔佐越王勾踐一舉消滅了吳國。於是勾踐封賞群臣,將范蠡封為上將軍,范蠡盛極一時,權利在勾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然而范蠡沒有被名利沖昏頭腦,而是冷靜地分析了自身處境:
現在對越國最大的對手吳國已亡,其他的諸侯國不是離得遠就是國力弱,不能對越國構成威脅。天下已經太平,這時功高蓋主及其危險。
范蠡又深知勾踐的性格是可以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人,於是,他在仕途非常順利的時候,向勾踐辭官。
勾踐當然不想失去范蠡,以平分國家為條件來挽留他,但范蠡仍攜妻兒悄然離去。
范蠡功成身退,勾踐身邊的還有大臣文仲輔佐,但不久,勾踐果然疑心過重找了個罪名將文仲處死。范蠡在人生緊要處,知道轉念,免去了殺身之禍。
在人生的風風雨雨中,能做到全身而退,清醒智慧的人能有多少呢?《道德經》曰:「曲則全,枉則直,窪則贏,弊則新,少則得,多則禍。」
一個人如果能一直對事情保持清醒,對自己和他人認知準確,那麼在適當的時候放棄,在該離開的時候離開,就能夠自我保全。
正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任何事情發展到最好的時候都會開始走下坡路。
在人生順利之時不貪功,不拖延,及時轉彎,急流勇退,是大智慧。
第二、事有兩面 選擇往好處想
如果有人問我們一件好事和一件壞事,你想先聽哪個?大部分人會想先聽好事,因為人的本性是聽到好事心情舒暢,聽到壞事會焦慮煩心。
以積極的角度看待世界,心境如大海般寬廣。
事物的本質果真如此嗎?老子說:「福兮,禍者所倚,禍兮,福之所伏。」好壞也要看你怎麼看。
農夫和挑夫一起深入樹林探險,農夫在切水果時不小心把手指切斷了,挑夫大聲說:太好了,老天給你獎勵了。」農夫一聽很生氣,於是把挑夫扔到深坑裡獨自走了。
第二天一群野蠻人抓住了農夫,要殺掉他祭祀,卻突然發現農夫的指頭斷了。這是個不完美的祭品,於是放了他。
農夫趕忙跑到深坑邊救起了挑夫,並向他道歉。
挑夫說:這沒什麼好道歉的,如果我們一起前行,說不定他們會拿我當祭祀品了。
你以為是好事,結果卻是壞事;你以為是壞事,結果卻是好事。凡事都是好中有壞,壞中有好。
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世間所有的問題都是心的問題,心若通透達觀,就沒有過不去的事。
生活中的種種難題,不斷的困擾著我們。實在想不通時,讓心轉個彎,看透人生真相不過福禍相依,人生際遇亦是高低起伏的曲線。
這樣才能做到:得意時淡然,失意時坦然。
第三、山窮水盡,換道而行
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改變,就像我們總是習慣了去同一家餐館就餐,去同一家商場買衣服,走同一條路去上班。
習慣讓我們感到安全。
可當有一天,以往的經驗無法帶你走出困境,你是不是需要改變呢?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說:不能循往以禦變。
從前有個造紙工人,在生產紙時不小心弄錯了配方,生產出的紙不能書寫。主人知道後非常生氣,解僱了他。
他很沮喪,一天他的朋友勸道: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你不妨換個思路,看看能不能從錯誤中找到新的出路。
一句話點醒了他,於是他發現這批紙吸水性非常好,他將紙切割好當作家庭用紙,拿到市場上賣,居然非常暢銷。
轉個彎,走出困境。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上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周易》有言:曲成萬物而不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曲折往復的。
走在人生路上,難免有此路不通的時候,不妨轉個彎,如果依然不通,那就繼續轉彎,直到走出那條新的路。
人生就是不斷修正的過程,天下之大誰能保證事事順暢,無所不能呢?
遇到路行不通的時候,正是上天提醒我們該修正的時候,認清形勢,及時轉彎,比一意孤行,頭破血流要理智得多,也智慧得多。
一個人最高級的智慧,就是會轉彎。轉念,是清醒,轉彎是拋棄成見。在山窮水盡時,做到即時轉彎,必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責任編輯: 舒和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