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採取亞太新軍事策略 應對中共導彈威脅(圖)
美國空軍羅克韋爾B-1B Lancer戰機(左)和波音KC-135 Stratotanker戰機(右)於2017年8月17日停在關島伊戈安德森空軍基地的停機坪上。(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6月3日訊】為應對中共日趨擴大的軍事挑戰,美軍在亞太地區增加了一些較小的前哨基地。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軍今年稍早在靠近菲律賓北部小型商用拉爾洛機場與菲律賓一起參加了一次軍演。美軍對拉爾洛機場的威廉亚洲官网 進駐使得V-22魚鷹式傾斜旋翼機以及黑鷹(Black Hawk)和支努干(Chinook)直升機能從該機場起飛,美軍也可在這個小機場集結。
菲律賓北部的拉爾洛機場是美國根據最近一項協議在這個東南亞國家獲准用於軍事用途的四個新地點之一。這些地點中有三處位於菲律賓北部,靠近臺灣。另一個位於菲律賓西部,在南中國海邊緣。美國此前已獲使用菲律賓的另外五個地點供美軍轉移資產和人員。
這九個地點的主權仍歸屬菲律賓,不可能發展成美國主要的軍事設施。根據美菲協議,美國不被允許在這些地點建造永久性設施。
美國試圖擺脫對大型軍事基地的嚴重依賴,幾十年來這些基地一直是美國在亞洲的關鍵存在。但隨著中共導彈庫的擴大,這些基地的安全也備受挑戰。
美國國防部估計,中共現有逾1,300枚彈道導彈可用於打擊亞太地區的目標,其中逾250枚可打到位於關島的主要軍事基地;中方還加緊研發高超音速導彈,因其不遵循可預測的飛行路線,加大了導彈防禦系統攔截的難度。
五角大樓希望通過將武器裝備、部隊和指揮所分散到小的前哨基地,讓中方更難通過削弱任何單一軍事設施來發動決定性打擊。
美國安全分析人士最近的兵器推演(包括臺海戰爭),普遍假定北京將試圖在衝突的早期摧毀美國的主要設施,其中可能包括位於日本沖繩的美國空軍基地(Kadena Air Base),這是美國在該地區擁有的最大空軍基地,擁有包括噴氣式戰鬥機和其他設備在內的軍事資產,總價值超過40億美元。
聯邦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Marco Rubio)5月向國會提交議案,呼籲美軍為其在亞洲的飛機建造更堅固的掩體。
但空軍高層認為僅靠新掩體不能解決問題,美軍正在組建小分隊,以便在衝突迫在眉睫時迅速將偏遠島嶼上的簡易機場等地點轉變為軍用飛機的臨時基地。空中機動隊(Air Mobility Teams)將被空降到這些地點,負責快速準備跑道和建立加油點等基礎設施。
據中共軍事學者稱,軍隊的一個核心目標是讓美國或任何其他對手的軍隊在中國周邊地區活動變得危險。根據一項被稱為「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簡稱A2/AD)的戰略,中方希望一旦爆發衝突,阻止美軍進入臺灣周圍等中國需要在衝突中作戰的地區,通過驅除美軍不讓美軍有發動攻擊的機會。
美軍上下開展了一些行動,以努力確保自身有能力抗衡這個A2/AD戰略。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進行一種部隊轉型,旨在能派遣小分隊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發動襲擊。
美國同時也在澳大利亞部署更多軍事資產,如聯合開發該國北部的機場以支持美國飛機增加輪流部署。在位於關島附近的美國管轄的提尼安島上,一個機場正進行升級,以容納軍用飛機。
最近,美國與巴布亞新幾內亞簽署的一項國防合作協議,讓美國人員能夠使用該國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