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角大樓(圖片來源:DANIEL SLIM/AFP/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5月13日訊】烏克蘭戰爭已爆發一年多。開戰不久我就撰文並做視頻預測,烏戰不會短期內結束,因戰爭爆發的起因無法解決,仗就得打下去。
戰爭爆發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受訪談到與俄國總統普京見面不下30次,對普京相當瞭解。隨後有日本觀眾希望安倍出面調解,但安倍說必須先瞭解戰爭起因,婉拒了。安倍沒說什麼是「起因」,似有難言之處。芝加哥大學知名政治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則公開說出這個「起因」(他的視頻已有2900萬人觀看,超過任何政論節目):是美國的錯誤對俄政策,導致了克里米亞事件、今天的烏克蘭戰爭。
蘇聯解體、共產黨政權垮臺後,俄國開始親西方,當時葉利欽總統甚至邀請美軍參觀俄國的核武基地,並邀請哈佛教授賽克斯來指導俄國經濟,使用一步到位私有化的「震盪療法」(結果把俄國經濟震得七零八落,陷入絕境)。
但美國沒有張開雙臂歡迎結束了共產專制、已成為民選國家的俄羅斯,反而採取「圍堵、對抗」的後冷戰思維,甚至要肢解俄國再分成幾塊。車臣鬧獨立,甚至車臣搞的恐怖主義,背後都有美國CIA的支持,這是小布希總統跟普京承認的。
科索沃可獨立,克里米亞人民也可自由選擇
俄美公開交惡的重要轉折點是美國支持烏克蘭親西方勢力用街頭暴動把烏克蘭民選的親俄總統趕下臺。俄國稱之「政變」。隨後發生剋里米亞獨立、回歸俄羅斯,美國歐盟制裁俄國,美俄直接對立。
克里米亞原屬蘇聯,五十年代蘇共總書記(烏克蘭人)赫魯曉夫心血來潮、大筆一揮送給了蘇維埃聯邦中的烏克蘭。蘇聯解體時,烏克蘭也宣布獨立,葉利欽等人沒阻攔,因葉本人也是鬧獨立的(帶領俄羅斯從蘇聯獨立出來而當上總統)。俄國知識界和廣大民眾後來不原諒葉利欽,根子就在這裡,認為是他配合西方肢解了蘇聯。普京也是同樣看法,但因他是葉利欽一手提拔,無法公開譴責恩師。而且,葉利欽又恰恰是後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才選擇了反對蘇聯解體的普京。
烏克蘭的地理位置在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當時親俄國的烏克蘭總統看到這一點,所以基本採取中立(偏向點俄國)的立場,這樣被兩邊都寵著,所以相安無事。後來在美國暗中支持下,街頭暴力推翻了基輔的親俄政府,烏克蘭就一面倒向美國。尤其是澤林斯基上臺後,把烏克蘭加入北約寫入憲法,並對兩個鬧獨立的烏東地區採取更嚴厲軍事鎮壓,導致俄烏關係全面破裂。
當年烏克蘭從蘇聯獨立後,克里米亞人民就鬧獨立,要求回歸俄羅斯,因俄國人在當地佔多數,烏克蘭人僅佔24%,不到1/4。但因當時烏克蘭政府是親俄的,所以克里姆林宮出面壓制了克里米亞的俄國人,阻止他們鬧獨立。但發生了美國支持街頭運動推翻烏克蘭的親俄政府後,俄國就不再壓制克里米亞獨立了,所以那裡公投結果,97%支持獨立,然後回歸俄國。美國和歐盟從來不敢提由聯合國機構在克里米亞主持公投,因為不管哪個機構出面,公投結果都會是回歸俄國,因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投票率高達80%以上)。
所以,克里米亞問題是美國用政變方式推翻烏克蘭親俄政府的一個結果。正如上面提到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等美國戰略學者強調的,是美國敵視、圍堵俄國的政策造成的。同時更是烏克蘭政治人物們的巨大短視錯誤:從地緣政治角度,烏克蘭與俄國接壤,基輔再親美也無法搬到美國旁邊。這個地理位置就決定烏克蘭應該採取與俄國和好的政策,或者至少應像米爾斯海默教授(和其他重量級美國的俄國問題專家如喬治.坎南、史蒂夫.科恩、基辛格等)建議的,應該變成中立國,這樣不僅避免與俄國衝突,還能因「中立」而從俄美和歐盟都得到好處。而烏克蘭加入北約,成為美國屬下,就被俄國視為直接威脅,因從烏克蘭發射導彈,幾分鐘就落到莫斯科。就像米爾斯海默教授比喻的,華盛頓絕不會允許中國在美國鄰國墨西哥部署導彈,早年也曾不惜一戰來阻止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
澤林斯基上臺後,採取更強烈對抗俄國的政策,並加大對烏東地區的軍事鎮壓(1.4萬人死亡,多數是俄國人),並把加入北約寫入憲法,這就觸及俄羅斯的底線,由此導致這場戰爭。目前烏克蘭已失去20%領土。將來烏克蘭人可能會追究澤林斯基等對抗俄國政策導致的國土淪喪責任,因採取「中立」,領土不會失去,還能從俄國(烏克蘭產品最大出口國)和美國等西方得到兩頭好處。現在,領土失去了,更有大量生命損失(美國五角大樓的泄露文件說,烏軍陣亡人數遠超過俄軍)。
2022年11月8日,烏克蘭炮兵(圖片來源:BULENT KILIC/AFP via Getty Images)
澤林斯基們拒絕和談;普京們騎虎難下
既然這場戰爭給烏克蘭帶來這麼大的損失,為什麼不致力結束?這很大程度和烏克蘭總統有關。澤林斯基執政之前,只是一個演員。他曾在美國電視上說,他最大夢想是在好萊塢出名。現通過烏戰,他全球大名,成為國際舞臺的演員,這極大滿足了他的揚名之心。另外,戰前烏克蘭就是歐洲最腐敗國家,澤林斯基前任時的國防部長被指控貪污4億美元軍費。現通過烏戰,西方國家捐出巨款(僅美國就給了1000多億美元)。在一個嚴重缺乏監督的歐洲最腐敗之國,澤林斯基們被質疑拿到巨大好處。這也是美國內部共和黨不斷發出要監督對烏援助款的呼聲,而拜登們置若罔聞,因為他兒子亨特就是直接從烏克蘭拿到大筆贓款的人。
從俄國的角度看,普京從來都沒有一個要佔領整個烏克蘭的計畫,只是揮軍基輔附近,嚇唬演員總統澤林斯基們,要他們放棄加入北約,放棄對烏東地區的鎮壓,成為中立國(不再對俄國構成威脅)。俄國的條件是公開明確的。當時澤林斯基已派代表到白俄首都明斯克跟俄國談判,在幾乎就要達成協議之際,拜登們拿出大錢,出槍出炮,要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藉此機會用烏克蘭的犧牲來削弱俄國。在這種情況下,談判急轉直下被取消,並且對峙更加升溫,因烏克蘭提出要拿回烏東和克里米亞,這對俄國來說完全無法接受,尤其是克里米亞。無論普京、俄國人民還是克里米亞人民,都已經無縫融入一體,談回到烏克蘭幾乎像天方夜譚。而且,如普京決定放棄,那他明年的俄國總統大選就別選了,一定會下臺。任何俄國領導人只要放棄克里米亞,就會被俄國人民視為放棄領導職責,甚至賣國。所以,美國指示下的烏克蘭這個條件,等於是逼俄國必打這一戰。從目前俄軍在已佔領的烏東地區和克里米亞佈置幾千里的壕溝防禦線來看,俄國準備據守,沒有進一步佔領烏克蘭的戰略,準備與烏克蘭(其實是與美國)長期拉鋸戰。
從拜登角度,他本來的戰略就是利用烏克蘭打代理人戰爭來削弱俄國,所以戰前就一直公開強調美國不會出兵。再加上美元在全球的地位,美國可隨便大量印錢(全球買單),向烏克蘭提供資金武器,只要美國不死人,國內就反彈不大,就可以長期把烏戰打下去。最近北約會議甚至提出,要把烏戰打十年,由此更可看出拜登們要持久戰。而俄國人所以支持普京(2023年3月民調支持率高達83%),也因為是知道了美國不想真正解決問題,就是一心想削弱俄羅斯,所以俄國人從知識界到廣大民眾,才會眾志成城地支持普京。
川普(特朗普)重回白宮,烏戰48小時內停火
目前這種狀態,只有一個環節出現變化,烏戰才可能結束,那就是明年美國總統大選,拜登的民主黨下臺,共和黨川普歸來。因為川普的全球戰略與左派拜登們不同,川普執政時希望聯合俄國共同對付中國。所以川普致力建立「美國日本印度」三角聯盟,稱之「印度太平洋戰略」意在遏阻中共擴張,保衛臺灣和亞太地區安全。二戰後,第一次美日印結成三角聯盟。但這個戰略遭左派阻擾破壞,拜登們捏造俄國干預美國大選,川普被誣陷「通俄門」,導致川普投鼠忌器,還為了辯誣而與俄國保持距離,使聯俄抗中策略胎死腹中。如果川普2024年重返白宮,這個政策可能恢復,由此結束烏戰,改善美俄關係。
川普幾次公開說,如他在白宮,烏戰不會發生;如他重返白宮,48小時內烏戰就會停火。就是因為他會出面調停,找到解決方案。而離開拜登打代理人戰爭的軍火支持,澤林斯基們就不會提出拿回克里米亞等要求,普京那邊也不願長期打下去(已重創俄國經濟),所以最後在川普調解下,會有雙方妥協讓步的可能解決方案。否則,這個仗就一直打下去,俄國滅不了,只是國力削弱;烏克蘭也滅不了,因俄國沒有這個計畫,但雙方的生命損失會繼續。
美國當然也絕不是贏家。由於美國和整個西方連手打擊俄國,逼迫俄國更傾斜中國(以及所有反美、反西方勢力)。俄國中國再加上與俄國關係歷來友好的印度(人口今年超過中國),還有巴西(二億人口)和南非等金磚五國的經濟規模已超過美國,也超過歐盟,將會進一步「去美元化」,用人民幣等結算。這對美國構成巨大威脅,因美元不再是全球唯一通用貨幣,美國就無法再胡亂大量印製鈔票,美國的龐大國債危機就會越來越顯現,這對美國經濟政治甚至軍事都將產生巨大影響。所以,一場烏戰,全盤皆輸,烏克蘭、俄國、美國都是輸家。反而是隔岸觀虎鬥的中國漁翁獲利,不僅因美國戰略重心被轉移到歐洲,中共減輕了後顧之憂,由此增大了對臺軍事壓力和威脅,而且全球大小國家都開始討好中國,不僅要強化跟中國的貿易關係,甚至希望跟中國聯手形成對抗美國聯盟,連法國的馬克龍都有這意圖,可見美國的損失有多大。
更嚴重的是,經過此一戰,不僅美俄成宿敵,中國和中東、甚至美洲的許多國家都從此不再懼怕美國,美國二戰以來建立的威信會從此走下坡路,哪怕川普回歸,也只能小幅拉抬,再沒有可能回到從前。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是烏戰的最大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