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丹麥-中國問題》研討會上,丹麥哥本哈根大區議員托馬斯·羅登(右)發言。(圖片來源:瑪麗恩提供視頻截圖)
【williamhill官网 2023年4月28日讯】(看中國記者瑪麗恩綜合報導)2023年4月27日,第二期《丹麥-中國問題》研討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大區召開。與會嘉賓有臺灣著名教授張錦華博士,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和時評人士藍述先生,丹麥哥本哈根大區議員托馬斯·羅登(Thomas Rohden)以及丹麥傳統文化復興公司總監李璐。
一個月前,2023年3月28日,創刊於1970年的美國新聞刊物《外交政策》刊登了丹麥前首相、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的一篇文章,題目是《用「經濟條款5」反擊中國霸凌》。
北約有一個集體防禦原則,這是北約創始條約的核心,至今依舊是一個獨特而持久的原則。集體防禦的意思就是,任何國家對任何一個盟友的攻擊將被視為對所有盟友的攻擊。
集體防禦原則載於《華盛頓條約》第5條款。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後,北約在其歷史上首次援引了第5條款。
針對中共政府在經濟上對西方國家的霸凌,拉斯穆森在文章中表示,新盟國圈應採取北約的集體防禦原則,也就是第5條款,他稱之為「經濟條款5」,來應對中國的經濟霸凌。
第二期《丹麥-中國問題》研討會圍繞這個主題展開。
第一位開場的地主嘉賓托馬斯·羅登。羅登是丹麥社會自由黨成員,是丹麥首都大區商務委員會成員及氣候環境委員會副主席,是丹麥首都大區駐歐盟的候補委員,也是丹麥中國批評協會的創始人和第一任主席,曾與安德斯·斯托加德(Anders Storgarrd)一起成功營救香港前議員許志峰。
丹麥哥本哈根大區議員托馬斯·羅登托馬斯·羅登(圖片來源:托馬斯·羅登提供)
他表示,將北約集體防禦原則的第5條款,用於應對中共在經濟上對於歐洲乃至全球的霸凌,成為「經濟條款5」,實際上並非是一個既成事實,而是一個理想化的倡議。
目前,中國對歐洲的經濟霸凌主要體現在原材料的供應上,這源於歐洲對中國原材料供應的依賴性。
兩週前,3月16日,歐盟委員會通過官網正式發布了《歐洲關鍵原材料法案》,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vonder Leyen)表示,該法案將顯著增加歐洲在精煉、加工和回收關鍵原材料方面的能力。
羅登參與了歐盟委員有關中共國停止對歐洲供應原材料的討論,並認為歐洲是時候擺脫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了。只有擺脫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經濟條款5」才有可能變為現實。
西方世界應如何擺脫對中國的原材料以及在經濟上的依賴呢?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時評人士藍述先生認為,從地域政治的角度來看,民主臺灣的獨立存在,對於全球經濟具有不可估量的戰略意義。一旦臺灣淪陷,意味著這不僅僅是臺灣一個島國的淪陷,而是整個自由世界的經濟的崩塌,是全球民主自由陣營的淪陷。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時評人士藍述(圖片來源:藍述提供)
原因非常簡單。藍述先生用圖示向來賓展示,臺灣地處南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如果中共控制了臺灣,整個南太平洋地區都將在中共的控制之下,直接掐住了日本和韓國與世界各國通商的海上運輸線路,斷了兩大經濟強國的經濟命脈。同時,從戰略上來講,要想針對澳洲進攻,也將易如反掌。
當下,俄羅斯和中共已經沆瀣一氣,從地域角度來講,已經對歐洲形成巨大威脅,一旦臺灣失守,對於整個歐洲來說,無論是經濟還是安全,都將陷於萬劫不復的局面。
藍述先生認為,羅登談及的歐洲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已經給歐洲的經濟帶來實際的威脅,甚至直接動搖到歐洲的民主體制。歐洲想要擺脫困境,不僅要從經濟上掙脫中國控制的枷鎖,更重要的是要從理念上做一個根本的轉變。
藍述先生用數據向來賓呈現了自2016年至2021年,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金額。他說,如果西方世界當初在解體前蘇聯的時候,也給予了前蘇聯如此大規模的經濟投資,前蘇聯共產體制會解體嗎?
中共體制的苟延殘喘,實際上是西方世界的投資豢養的結果。其原因,無非是因應西方自由世界對於經濟利益的追逐,幻想通過經濟利益來使共產專制的本質得以改變,現實告訴我們,這不僅僅是政治幼稚問題,而是盲視。
臺灣著名教授張錦華博士用數據向來賓詳細分享了臺灣曾如何疲於應付中共的霸凌,以及各領域如何被中共嚴重滲透的狀況,介紹了臺灣如何從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變策略,讓臺灣這艘民主自由的小船,依舊在中共的不斷騷擾威逼的狂風巨浪中,穩穩的駛向自由的彼岸。
臺灣著名教授張錦華博士(圖片來源:張錦華提供)
張錦華博士列舉了經濟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兩個例子。
在拉斯穆森的文章中,開篇第一段就講到:「立陶宛的啤酒、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和臺灣菠蘿有什麼共同點?你很難在中國超市找到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它們是北京近年來有效禁止的數千種外國產品之一,以報復其認為有損其利益的決定。」
中共對於堅持民主獨立自主、拒絕向中共霸凌低頭的國家,無論大小,都會採取流氓似的所謂經濟報復行動。
臺網鳳梨舉世聞名,平均每年產量為42萬公噸。除了臺灣本土內銷外,2020年鳳梨的出口量為45,5621公噸,佔總產量的10%。其中,97%出口中國大陸。
臺灣鳳梨出口和內銷情況。(圖片來源:張錦華提供)
臺灣農產品出口情況(圖片來源:張錦華提供)
中共對臺灣鳳梨出口的打壓,相反促進了臺灣鳳梨出口的渠道多樣化。進入2022年,臺灣對大陸的鳳梨(包括其他水果)的出口額直線降至13.7%,但對美國、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出口額全線上升。促進了臺灣農產品的出口多元化。
中共對臺灣在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一直在實施精密的超限戰。針對這樣無硝煙的戰爭局勢,臺灣在經歷了種種中共霸凌的不堪之後,深刻認識到,能夠維護臺灣民主獨立不倒的,就是臺灣的核心價值體系。正如藍述先生所說,是觀念的根本轉變。
張錦華博士說:「為了抵禦經濟威脅,堅持自由和人權,需要社會形成共識,共同維護自由、民主、人的尊嚴和道德價值。」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每年盛情邀請美國紐約神韻藝術團蒞臨臺灣,進行巡迴演出。
其實,中共在海外一直傾其全力進行打壓和誹謗神韻藝術團的演出,這是因為神韻藝術團的藝術家們,不僅藝術技巧高超,節目內容震撼人心,更重要的是,神韻藝術團所倡導和展現的正是中共最害怕的傳統道德價值:誠實、善良、正直、勇敢、正義、靈性。
神韻從2006年開始,在臺灣的巡演就一直非常成功,場場座無虛席。面對中共的經濟脅迫和各種「超限戰」,作為對中共霸凌的抵制,臺灣堅持每年演出30多場。
今年,中華民國(臺灣)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及近百位中央政府官員和地方政府領導,更是紛紛致賀電,表示歡迎神韻藝術團蒞臨臺灣演出。他們希望這場純善與美好、希望與光明的國際頂級文化盛宴,能為臺灣觀眾帶來歡樂。實際上,臺灣對於神韻藝術團的選擇,已經突破了中共在價值體繫上對臺灣的攻擊,義無反顧的堅守住了自己的價值體系。
張錦華博士表示,神韻藝術團每年在臺灣舉行的大型巡演,增強了社會對自由和人性價值的認同和堅持,這是自由社會抵抗中共專制脅迫和霸凌的堅韌的社會基礎。
作為華裔丹麥人,傳統文化復興公司總監李璐表示,目前,丹麥特別需要臺灣這樣對自由和人性價值認同和堅持的社會基礎。曾經是留學生的李璐,來到丹麥後才發現,自己的意識形態在大陸被中共洗腦了,導致自己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辨別真正的善惡與真偽。
傳統文化復興公司總監李璐(圖片來源:李璐提供)
一個偶然的機緣,她加盟了當時唯一獨立的中文媒體新唐人電視臺,成為一名記者。但是,也因此,她在丹麥竟然受到了中共的直接脅迫和打壓。
當時,她持有的是中國護照,中共駐丹麥大使館不給她辦理護照,理由是她為新唐人電視臺工作。她自己在丹麥經營的丹中旅遊業務,也因此被掐斷了大陸遊客來源,遭遇滑鐵盧,最後不得不關閉。
更讓她不得其解的是,2007年12月,當她們代理的神韻藝術團洽談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海上歌劇院的演出場地時,在已經得到對方的簽約許可的情況下,合約突然被叫停。原因是,在取消合同的前一天中共駐哥本哈根大使曾和丹麥外交部會談說如果神韻在海上歌劇院上演,將會影響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
丹麥記者(Thomas Foght)在2017年曾對此給予深度調查和報導。並因此獲得Kristian Dahl's Mindelegate獎當時,丹麥的外交大臣是皮爾·斯蒂格·穆勒(Per Stig Møller)。
根據《IT觀察》(IT Watch)2019年8月12日的報導,穆勒比其年輕27歲的現任妻子,是來自大陸的季旭坤(Xukun Ji音譯)。2019年6月1日,季旭坤開始受雇於華為,成為華為在丹麥的說客。2019年6月20日,華為丹麥公司負責人蔣立超(Jiang Lichao音譯)與丹麥議會國防委員會主席納賽爾·哈德爾(Naser Khader)會面時,季旭坤也在場。
https://dk.linkedin.com/in/xukun-ji-9a910b40
據傳,穆勒前妻(丹麥人)去世於2000年,2001年季旭坤就入主穆勒府,成為第三任女主。季旭坤1991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主攻政治學與政府學。而納賽爾.哈德爾在中國人權問題上也似乎從未表態。李璐表示,顯而易見,中共的超限戰在丹麥體現出來的則是另一種格調。
李璐的分享讓來賓深感意外,一位來賓直接向羅登提問:
眾所周知,經濟條款5是由丹麥人拉斯穆森提出的,他還說,在民主和獨裁之間,我們不能保持中立。目前的調查問卷顯示,70%的丹麥人不喜歡中共。但是,現任外交大臣拉爾斯·呂克·拉斯穆森(Lars Løkke Rasmussen)卻仍然希望與中國續簽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我的問題是:如果大多數丹麥議員和丹麥人接受續簽協議,那麼,丹麥到底是站在哪一邊呢?作為丹麥人,我非常不願意續簽這個協議,我們如何能停止這樣的續簽?
羅丹回答說,「這是一個好問題。」他表示,14天前,他曾與相關議員對此進行過辯論,他發現,人們對這個協議的認知,只是認為這僅僅是一個貿易協議。現在的問題是,停止這個協議需要政府的大多數議員的通過和授權。他正在盡力為停止此協議爭取更多的辯論和討論,引發人們對此事的重視。目前,是否續簽尚未確定。不過,對此將會有更廣泛的辯論。
羅丹說,現任的外交大臣拉爾斯·呂克強調,丹麥的外交政策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對中國進行批評,一方面要和中國進行貿易合作。有意思的是,就是在上週,當他強調要對中國的批評更加嚴厲的時候,卻同時表示要續簽協議。這顯然說明,外交大臣在外交政策上沒有明確的界線。
羅丹表示,拒絕中共的聲音在丹麥確實越來越響,例如,當丹麥中國批評協會將中共霸凌丹麥的事實公諸於眾的時候,的確讓他們感到膽寒。但是,丹麥的工業企業卻希望和中國做生意,是他們在將這些議員們推向中國。
針對此問題,一位來賓向藍述先生提問:根據羅丹先生的介紹,丹麥的外交大臣既想與中國停止合作,又在工業企業的要求下與中國合作,實際上這已經是兩種腔調了。我的問題是,西方國家是否應該重新考慮,到底企業應該擁有多少政治權力,或者說比例是多少?作為美國人,您一定瞭解,美國的企業所享有的政治權利大到很多人都無法想像。
藍述先生回答說,最近幾年,美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美國的政治家們確實開始擔心美國的安全問題和自由世界的安全問題了。美國參議院通過了許多有關美國安全的法案,以及制裁中國公司的名單。基本上是不允許美國公司與中國公司做生意,並對那些還在繼續與中國公司往來生意的美國公司進行罰款,禁止美國公司與中共軍事和國防有關聯以及與迫害人權有關聯的中國公司做生意,並通過立法來禁止美國公共僱員退休基金到中國投資。
藍述先生表示,歐洲在一兩年內或許也會轉變。如果我們不停止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我們自由世界的生活方式必然會危在旦夕。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讓西方政府和政治家們認識到中共的邪惡本質呢?如何才能不再相信中共的幻像、不再幼稚呢?一位來賓問藍述先生。
藍述先生回答說,關鍵是需要讓公眾認識到所面臨的中共威脅。他說,剛才曾談到中共對全球的5大威脅:經濟威脅;軍事威脅:技術威脅;對人口的控制;最後一條尤為關鍵,就是屠殺本國人民的歷史。如果西方世界有朝一日真的置於中共的掌控之下了,那麼,中共就會像對待中國老百姓一樣對待我們。所以,要想讓西方政府和政治家們認識到中共的邪惡本質,就必須讓他們改變看待中共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