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仕女的豐腴之美 唐人都吃了什麼?(圖)


唐代仕女的豐腴之美。(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審美觀與飲食往往能真切的反映出一個時代的樣貌,唐代的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富庶繁榮不須筆者多言;公元7世紀唐朝已達鼎盛時期,國境範圍有1237萬平方公里,包括當時的中亞綠洲地帶;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今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疾陵府(今伊朗扎博勒)、東臨雞林州(今南韓慶州)的遼闊疆域。

目前珍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院的「灰陶加彩仕女俑」(西元618-907)讓後人得以欣賞到唐代仕女的豐腴之美:兩眉與雙眼十分細長,配上櫻桃小口,閒適而雍容,怡然而自信。


珍藏在臺灣故宮博物院的「灰陶加彩仕女俑」(西元618-907)(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臺灣故宮博物院)

在沒有炸雞、薯條、可樂的年代,總也不可能吃出巨嬰身形;當然,若是以今人的審美觀,這樣的體態的女子卻很難自信得起來。不過,有趣的是一千多年前唐人的餐桌上到底吃了什麼?想必是非常豐盛,而其飲食習慣又是如何呢?

主食

秦漢時期百姓一天只吃兩餐,漢朝張騫通西域,西域的食物也傳至中原地區,如西瓜、哈密瓜(新疆哈密市)、胡葡萄、胡瓜、胡椒、胡餅等。

唐代時,百姓已是一日早、中、晚三餐,並以麵食為主。早餐吃粥或稿餅,常見的餅主要有胡餅和蒸餅;胡餅即是由西域傳來的一種麵點,分有素餅、油餅、肉餅和芝麻餅。

午餐吃飯,稻、麥、粟、黍、菰米都可稱之為飯。晚餐為湯餅或煎餅。

湯餅指的是「餺飥」,古突厥語音譯,魏晉南北朝時傳入中原。將未發酵之麵團揉光後搓成條狀,再掐成半指長的小麵段。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有載:「湯餅,唐人謂之不託,今俗謂之餺飥矣。」宋程大昌《演繁露·不託》記載:「湯餅一名餺飥,亦名不託……不託,言不以掌托也。」

大中十年六月成書,右錄唐巢縣令楊曄著有《膳夫經手錄》詳載:「不飥,有薄展而細粟者,有帶而長者,有方而葉者,有厚而切者,有側粥者,有切麵筋、夾粥、蕝粥、劈粥之徒,其名甚多,皆不飥之流也。又有羊肉生致碗中,以不飥覆之後,以五味汁沃之,更以椒酥和之,謂鶻突不飥,或泠淘,或索餅,或幹切,與不飥法畧同。」

宋人黃朝英《靖康緗素雜記》稱:「凡以麵為食具者,皆謂之餅:故火燒而食者,呼為燒餅;水瀹而食者,呼為湯餅;籠蒸而食者,呼為蒸餅。」

此外,《膳夫經手錄》也可以發現唐人已經食用各種肉類、魚類、各式蔬菜,把各種魚分成等次「莫先於鯽魚,鯿、魴、鯛、鱸次之,鱭、魿、黃、竹五種為下,其他皆強為。」飲也蔚為風俗:「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採其葉,煑是為茗粥。至開元、天寶之間,稍有茶,至德、大厯遂多,建中已後盛矣。」。

東西皆然 不可一日無茶

中國歷史上,是從唐代開始收茶税,足以見茶在唐朝的普及與興盛。唐朝烹飪主要採用蒸煮的方式,飲茶亦是如此;唐人陸羽(733年—804年)著有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對烹煮茶葉的煎茶法有詳盡的文字記載。。

《唐國史補》也記述了唐朝人重視飲茶的風俗:「風俗貴茶,茶之名品益眾。劍南有蒙頂石花,或小方,或散牙,號為第一。湖州有顧渚之紫筍,東川有神泉、小團,昌明、獸目,峽州有碧澗、明月、芳澀、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義興之紫筍,婺州有東白,睦州有鳩沉,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壽州有霍山之黃牙,蘄州有蘄門團黃,而浮梁之商貨不在焉。」

起自西漢的茶馬古道,交通了東西,西域一地的飲茶之風,《唐國史補》記載: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吐蕃領袖稱號)問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贊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壽州者,此舒州者,此顧渚者,此蘄門者,此昌明者,此浥湖者。」

本文留言

作者古風 編輯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