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強烈建議中央政府發放5000億元人民幣消費券給民眾。(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4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外界擔憂中國經濟通縮(通貨膨脹),雖然官方否認,但消費低迷、內需不足卻是不爭的事實,有經濟學家強烈建議中央政府發放5000億元人民幣消費券給民眾。
日前,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增長0.7%,低於預期的1%,核心CPI增長0.7%,連續12個月小於或者等於1%。
在4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說,總的來看,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通貨緊縮),下階段也不會出現通縮。
通貨緊縮(通縮,deflation),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減少,但也指整體物價水平持續下跌的經濟現象,是與通貨膨脹相反的概念。通貨緊縮時,會使無急迫需求與耐用品的消費延後,造成消費支出收縮,影響商家與企業的營收,並反過來造成消費力持續下降,形成惡性循環、經濟衰退。
據英國路透社4月19日報導,對於中國經濟狀況,西班牙畢爾包比斯開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高級經濟學者Jinyue Dong說:「中國正在進入‘非典型’通縮週期,這意味著經濟復甦中的通縮。」
中國消費者價格正在急劇放緩,商品出廠價格直線下降,這些都加大了中國央行降息或向金融系統釋放更多流動性的壓力。不過,市場分析師與政府智庫認為,因消費者需求受到結構性的限制,債務幾乎是GDP的3倍情況下,若是降息將加劇融資風險。數十年來,中國家庭消費增長一直落後於投資和製造業的擴張速度。
而且,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家庭的銀行儲蓄增加了9.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超過了去年全年增加17.8萬元的一半以上。專家指出,如果說去年家庭儲蓄增加是中國民眾受困於疫情限制措施沒有地方消費可以理解,那麼,今年獲得消費自由的中國民眾怎麼會不消費?反而將錢存入銀行就很令人費解,居民儲蓄如果持續增加將會影響未來的經濟復甦力度。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指出,中國經濟通縮,結合金融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根據中國央行的數據,M2(廣義貨幣供應量)的月增速已經連續12個月超過10%,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仍未回暖。M2是包含存款數據的,所以M2增速高的一個原因是存款增加了。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增加15.39萬億元,其中,家庭存款增加9.9萬億元,這意味著內需仍然不振,人們不願意消費。值得注意的是金融空轉現象,流動性在金融系統內而沒有到實體經濟當中,即銀行發放出去的貸款由於多種原因又轉變為銀行的存款。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財經版主編徐瑾在一篇專欄文章中分析了中國的通縮之憂,她表示當下中國還算不上真正的通縮,但壞消息是,通縮「可能真的在路上。」
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在社媒發布視頻,呼籲中央政府向全國民眾發放5000億元的消費券。
李稻葵說:「目前中國經濟偏冷的一個核心原因,是百姓的消費不足。」
為瞭解決短期內的消費不足、恢復消費者信心,李稻葵強烈呼籲中央政府給全民發放5000億元消費券,設定年底到期的條件。他估算,5000億元的消費券,能夠拉動至少一萬億元的整體消費;一萬億元的消費上升,反過來透過流轉稅,至少有3000億元回流到政府財政。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