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3年2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央行日前公布的金融數據超預期,M2(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12.6%,居民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然而內需不振、消費低迷,官方希望超額儲蓄轉化為消費。
中國央行網站發布的金融數據顯示,截至1月末,M2餘額273.8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6%。狹義貨幣(M1)餘額65.52萬億元,同比增長6.7%。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46萬億元,同比增長7.9%。當月淨投放現金997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當月居民存款增加6.2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億元。
近年來,中國經濟下滑,尤其是「清零」防疫政策帶來的經濟衝擊,導致民眾更偏愛存錢,同時資本市場波動加大,股票、基金收益明顯下降,尤其是銀行理財產品出現破淨(低於買入時的淨值),民眾存款意願上升和投資意願下降。另外,民眾購房意願減少。隨著房地產萎縮,因購房減少產生的資金也很難再回流至房地產市場。
近期,「超額儲蓄」引發較多討論。超額儲蓄這一概念簡單來說,就是相對於往年,民眾的新增存款明顯較多。一般分為兩部分:一是民眾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二是居民部門調整資產配置後的「存款回流」,購房減少、理財產品贖回等導致其它投資在總資產中佔比下降,銀行存款佔比上升。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指出,M2是包含存款數據的,所以M2增速高的一個原因是存款增加了。房地產方面主要體現在信心不足,包括開發商和民眾在內,對於樓市未來走向的預期仍未體現出來。居民存款增加,消費仍沒有起色。內需不振,外需減弱,是目前中國經濟的一個特點,特別是出現金融空轉現象,流動性在金融系統內而沒有到實體經濟當中。中國內需不振,會影響到外貿進口,中國各港口空集裝箱堆積的情況印證了這一點,中國放開封控之後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暫未起到促進作用。
其他市場觀察人士警告說,存款增長是由於消費者出於安全考慮而到銀行存款,而且許多此類存款都是長期的定期存款。
「中國家庭存款的增加不太可能完全傳導至私人消費領域,」澳新銀行的經濟學家寫道。
對此,北京當局多次表態要提振內需,促進民眾消費。
中國官媒《證券時報》就稱,「居民存款數據增加有利有弊。對個人而言,可以抵禦未來不確定的風險,但因為貨幣只有在市場中有效流通才能更好帶動經濟增長,存在銀行只會造成貨幣擠壓。」
官媒強調,「如何讓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已成為當下我國經濟工作重中之重。」
按照中國官方的說法,目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加大,對經濟運行制約明顯。
許多經濟學家多年來一直主張,中國應該重新平衡發展模式,更多地依賴國內消費並減少對投資的依賴,投資現在產生的債務多於增長。
但是,據英國路透社2月3日獨家報導,三位接近政策制定層的知情人士說,中國的政策制定者計畫今年加大對內需的支持力度,但可能不會在直接消費者補貼上大舉支出,而是主要將注意力放在投資上。
知情人士說,預計中國將更嚴格地堅持其熟悉的政策劇本,即支持關鍵行業和大舉投資基礎設施,以刺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