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年淺談「兔」最神奇的事(圖)
兔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四。與十二地支配屬「卯」。(圖片來源:Pixabay)
中秋節到來前,總能在諸多應景圖像中看見圓又亮的一輪明月及可愛溫馴的兔子等,民眾也不免談起玉兔傳說。那麼,在2023癸卯年這一黑兔年中,當然就得談談兔的來歷。
兔
提到兔子,世人均熟知「玉兔搗藥」。這一描述,目前最早出現於《漢樂府董逃行》:「白兔長跪搗藥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盤),服此藥可得神仙。」不過,雖然記載中提及的兔子是白色,但中國古代的兔子大多是灰色的野兔,純潔白的兔子反倒十分少見。古籍中的白兔還被視為聖人出世、天地祥和的吉兆,像東晉葛洪《抱朴子》有載:「虎及鹿兔,皆壽千歲,壽滿五百歲者,其毛色白。」
白兔在道教神話傳說中,還成為了修練有成的仙人化身,像《抱朴子・極言》中有載:「又彭祖之弟子青衣烏公……白兔公子、離婁公、太足君、高丘子不肯來,七八人皆歷數百歲,在殷而各仙去。」這裡的白兔公子,又被稱為「白兔公」,相傳是知名仙人彭祖的弟子。
由於今年是2023兔年,故需談談十二生肖,但關於十二生肖之起源,歷代學者並無明確定論。有研究認為,生肖跟地支同源,理應追溯至史前時代,但關於十二生肖的選擇及排列仍是衆説紛紜。不過,民間多認為起源自西周前,到了漢代才形成世人熟悉的十二生肖配屬。當時間來到南北朝,十二生肖跟十二地支相配之後,民眾遂經常以生肖代指人的出生年分了。
兔子在十二生肖裡,排行第四,跟十二地支配屬「卯」。民間又稱一日十二時辰的「卯」時為「兔時」。卯時,則是指清晨的五點至早上七點。
縱使十二生肖的起源不明朗,但並不妨礙百姓於世間傳播各類傳說,以及使用相關象徵,像十二生肖圖像在日常生活中,就獲得廣泛運用,例如繪畫、刺繡、陶瓷、玉雕、石刻、磚刻等各項藝術門類中,都能見著相關圖像。
十二生肖俑
其中最特別、最引人關注的,當屬出現於墓室隨葬品中、獸首人身的十二生肖陶俑。其實,十二生肖俑的起源關乎佛教藥師佛信仰的興盛及傳播。根據唐釋道世《法苑珠林・卷三十》中的《菩薩部》引《大集經》所載:「是十二獸晝夜常行閻浮提內,天人恭敬,功德成就已,於諸佛所發深重願:『一日一夜,常令一獸遊行教化,餘十一獸安住修慈,周而復始』。」並述曰:「此之十二獸並是菩薩慈悲化導,故作種種人畜等形,住持世界,另不斷絕。」能進一步獲悉:這十二獸首人身生肖俑是受到菩薩的慈悲教化,這才出現人畜形,並輪流出沒來教化眾生。
在北朝時期的生肖俑形象,初始大多呈現出與現實符合的原始動物造形,而當時墓室內擺放的生肖俑還會依照子午方位來排列,藉此代表十二時辰的神靈在輪流守護墓室主人。之所以如此擺放,主要是因為在佛教中,以十二生肖作為化身的十二神將,被人們視為擁有神力的護法神,能消除眾生的苦難。因此,墓室裡的十二生肖俑被依序擺放在墓室的四方,同時結合了這十二生肖本身具備的時間屬性,並跟消災除厄、輪流守護主人等功效產生相互聯繫關係,最終化為守護墓主的十二神祇。
十二生肖陶俑在隋、唐之後,受到唐代藥師信仰盛行的影響,開始在形象上出現了變化。
原本是動物模樣的十二生肖俑形象出現了兩種主要類型,一類是獸首人身,也就是動物頭像搭配了人身;另外一類是人的姿態,或是抱著一生肖動物,或把動物置放於肩上,或是在冠頂附加上生肖動物。
最後,列舉一則流傳於漢族間的趣味故事。
漢族流傳的十二生肖傳說
傳說軒轅黃帝當年要選出十二種動物來擔任宮廷守衛時,貓委託老鼠幫忙報名,但老鼠卻偏偏忘記了此事,害得貓沒有被選上。於是,貓從此以後跟老鼠結下了樑子,成為世間最知名的冤家。
當時大象也來參賽,但卻被老鼠鑽入了鼻子中。象就這樣被趕跑了。至於其他多種動物原本是推牛為首,但老鼠又胡鬧,竄到了牛背上,搞得豬也開始跟著起鬨。結果,最後老鼠名列第一,豬反倒排在最後一名了。
極為威風的虎和龍當時不服,但縱使被封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虎和龍依舊排在鼠和牛的後頭,無法超前。
兔子和虎與龍一樣,相當不服氣。於是,便開始賽跑起來,結果龍輸了,於是只好排在虎、兔的後面。
心懷不平的狗,則在一氣之下跑去咬了兔子,結果遭受處罰,變成了倒數第二名。
蛇、馬、羊、猴、雞也陸續將過一番較量,最後也一一定下了自己的位置。這就是現在我們看見的十二生肖的順序: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