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揭近百萬市民無能力購買食物 陷「糧食不安全」風險

【看中國2022年11月22日訊】已經持續近3年的疫情導致本港經濟低迷,貧窮人口增加。有團體推算,本港竟有約100萬名市民沒有能力或金錢購買食物,陷入「糧食不安全」風險。

港大及中大研究團隊在去年3月至今年8月,以問卷形式訪問1,115户低收入家庭,並抽樣跟進當中560户低收入家庭,探討他們的基本食物需要預算。受訪者認為如要達到溫飽水平,每月需要3,400至6,700港元;而若要選擇較有營養食物和滿足社交需要,則需要大約4,500至8,400港元。

團隊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20年政策介入前的貧窮人口達165萬人推算,推算有約100萬人正面「糧食不安全」風險,高於食物援助業界每日平均服務的大約10萬人,認為情況值得關注。

團隊說,現時綜援或食物援助服務對保障溫飽有一定幫助,但對支援使用者的營養需要仍需加強,又認為面對疫情下經濟環境不明朗,服務需求持續,呼籲政府和業界共同協作,提升食物供應量,包括運用資訊科技擴大支援網絡,並可以就明年落實推行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增加經濟誘因,比如透過獲得豁免垃圾收費或稅務優惠,鼓勵食物售賣者捐贈過剩食物予慈善機構,增加對受助人的支援。

政府統計處日前公佈數據顯示第三季本港經濟的跌幅擴大,生產總值(GDP)繼上一季下跌1.3%之後,在第三季再下跌4.5%。首三季計,香港的GDP按年下跌3.3%,故將全年GDP的增長預測向下修訂至負3.2%。

本月17日,政府統計處公布今年8至10月的失業率為3.8%,較7月至9月失業率的3.9%,下跌0.1個百分點,連續下跌6個月,重回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的水平。失業人口則跌至14.7萬人。

但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認為,失業率下跌是因為移民潮導致人口流失,一旦移民潮放緩,空缺職位不再增加,失業率可能又會恢復上升。他希望政府應正視商界的困境,避免歲晚出現各行各業的倒閉潮。

很多市民都認為本港經濟萎縮很大原因來自「清零」政策,導致香港無法和西方接軌,外企高級管理人員不願被「紅黃碼」、「口罩令」、「安心出行」等社交具體措施限制,因此在過去一、兩年內紛紛撤出,導致香港家道中落。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