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三不知」究竟是哪「三不知」?(圖)


一問三不知(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生活中,我們常常用「一問三不知」這句俗語來形容那些不瞭解情況或不負責任的人。但為何是「三不知」呢?這「三不知」到底是指哪三件事呢?

其實,「三不知」這詞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據《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記載,當時晉國的荀瑤率領軍隊攻打鄭國,鄭國向齊國求救。當齊軍干預戰事並且迫使晉軍撤退的時候,齊軍陣營的荀寅(即歷史上的「中行文子」)卻在對戰局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向齊軍主帥陳成子進諫,於是遭到對方否決。隨後他感嘆道:「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仁人君子謀略時,必須對整件事情的開始、發展和結局弄清後,才能做出定,如今我們卻對這三部分都不知道,就打算進攻,這樣不是很難嗎?」由此可見,「三不知」指的是對開始、發展和結局都不清楚。

明朝人姚福在《青溪暇筆》一書中寫道:「俗謂忙遽曰不知,即始中終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蓋本《左傳》。」這句話是說,「一問三不知」指對事情的始、中、終全不知曉的說法出自《左傳》,再次印證了中國文化中「三不知」的意思。

【典故】

戰國時期,鄭國由強轉弱,於是晉國派苟瑤率軍攻打鄭國。鄭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人到齊國去求救。

齊國國君平公不能坐視晉國吞併鄭國,就派大夫陳成子前去救援。當陳成子率軍到達淄水河岸時,天下大雨,士卒們都不願意冒雨過河。鄭國嚮導子思說:「晉國兵馬就在敝國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來告急。敝國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齊軍早日到達。如果再不行進,恐怕來不及了。」陳成子就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準備與晉軍交戰。

經過一番努力,齊軍終於渡過淄水,準備與晉軍交戰。晉軍統帥荀瑤見齊軍軍容嚴整,心裏害伯,便對左右部將說:「我佔卜過攻打鄭國,卻沒有占卜過和齊國作戰。他們軍隊的軍容軍紀看起來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

部將們贊成他的看法,主張撤兵。荀瑤下令撤軍,並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使者說:「我們統帥讓我向您解釋:這次晉國出兵,其實是為替您報仇。您陳大夫這一族,是從陳國分出來的。陳國雖然是被楚國滅亡的,但卻是鄭國的罪過。所以,敝君派我們統帥來調查陳國被滅的原因,同時也想問問您是否還想為陳國滅亡復仇。」

陳成子聽了使者的活,知道這是荀瑤故意編造出來的說辭,於是十分生氣地說:「欺負別人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像荀瑤這樣的人難道能夠長久嗎?」

使者走後,部將荀寅報告陳成子說:「有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嚴肅地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敵軍即使超過一千輛戰車,豈敢避開他們呢?我將要把您的話報告寡君。」

荀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得不到信任而一事無成了。君子謀劃一件事情,要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考慮到,然後再向上報告。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

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