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驚變!明英宗「北狩」事件(圖)

北狩,是古代委婉的用詞,用於描述皇帝被外族俘虜之事。明朝「土木堡之變」讓明英宗成為中國歷史上繼宋朝靖康二帝之後,再次被外族俘虜的帝王。

誰俘虜了明英宗?

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1368年),朱元璋建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是為「明太祖」。同年八月初二,大將徐達攻克大都(今北京市),推翻蒙古族人所建立的元朝

元朝逃離中原,退居塞北,殘餘勢力稱為「北元」。北元經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多次遠征後,勢力逐漸衰弱,加之大汗麾下的各部首領乘機崛起,導致蒙古內部嚴重割據,戰亂不止。最後分裂成東、西兩大互為對峙的勢力;東蒙古稱為「韃靼」,西蒙古稱為「瓦剌」。

這樣的局面經過近半個世紀後,來到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西蒙古瓦剌首領脫歡合併內部各部,並迎來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的脫脫不花,以其正統之名號召蒙古諸部一同舉兵,剿滅韃靼,完成東、西蒙古的統一。

脫歡在統一漠北後的隔年便去世了(1439年),其子也先承襲太師之位,帶領蒙古恢復至元朝統治時的根基,成為日後「土木堡之變」中活捉明英宗的強敵。

大明由強轉弱的分水嶺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為了保障大明能長治久安,數次北伐,成功削弱蒙古的殘存勢力。明太祖在北境長城一線上設置軍鎮,布署重兵,建立一道綿延萬里的防線,分封藩王為邊境的守護者。到了明成祖登基後,一改太祖「藩王守邊」體制,沿用前任皇帝(明惠帝)的銷藩政策,並將帝都由南京遷往靠近邊境的北京,以帝王實力為邊防後盾,成為「天子守國門」的首例。

明太祖、明成祖兩朝,是明朝最為開拓進取且實力最強的時期,一手強兵壓境、一手招降安撫,以兩手策略掌控北境。到了明仁宗、明宣宗時期,改以「守成」為治國方針,有效緩和太祖、成祖為開創局面所產生的巨大消耗。息兵養民的「仁宣之治」成為明朝開國六十年後的一個盛世。

接著,來到關鍵的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這是明朝由強轉弱的重要分水嶺。有一個地方可以看出端倪,即明太祖、明成祖時期,明蒙之戰主要發生在蒙古境內,到了明英宗(朱祈鎮)繼位以後,所有的戰爭都是蒙古深入明朝邊境,掠奪人口、糧食與財物。

明英宗繼位時年僅九歲,在他還是太子時,宦官王振是他的講讀,長期相伴,所以英宗對王振很是敬重。少主即位之初,朝廷政務皆由太皇太后張氏,及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合稱三楊)共同決策,延續「仁宣之治」的榮景。等到太皇太后與三楊相繼逝世後,以王振為首的宦官勢力迅速膨脹,以傳統觀點來看,明英宗與王振是明朝由強轉弱的主因。

中秋驚變

「土木堡之變」發生的前幾年,蒙古在太師也先的手中已然壯大,且有攻明之心;反之,明朝因著王振的獨攬朝綱,朝廷達到「公論不伸,朝野喪氣」的境地。正統十四年二月(1449年),也先向明朝朝貢;明蒙的朝貢制度簡單的說是蒙古獻給明朝禮物,明朝則「厚往而薄來」,回賜較高價值的禮物給蒙古。當年也先虛報貢馬數量,意圖冒領賞賜;王振知道後很憤怒,刪減蒙古的馬價並按實際數量賞賜。也先得到的回贈是所請的五分之一,大為惱火,同年七月兵分三路,大舉攻明。

七月十一日,大同參將吳浩戰死;七月十五日,明軍在陽和全軍覆沒。王振不與大臣商議,慫恿英宗親征,而英宗不聽群臣諫止,決意親征。七月十六日,五十萬大軍從北京出發,前往前線大同,軍政大權盡付王振。八月十五日,明軍於土木堡被瓦剌圍攻,全軍覆沒,英宗被俘。消息傳回京城,群臣聚泣於朝。

本文留言

作者穆臻 編輯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