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拜登拒指俄為恐怖主義國家 川普任命的美大使離職(圖)

 2022-09-07 12:51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9月3日,美國駐俄羅斯大使約翰.約瑟夫.沙利文(John Joseph Sullivan,左)在莫斯科俄羅斯聯邦議院柱廳參加蘇聯末代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的追悼會。
川普(Trump)任命的美國駐俄羅斯的傳奇大使離職,或許將使美俄兩國的關係更難修復、回歸正常。圖為2022年9月3日,美國駐俄羅斯大使約翰·約瑟夫·沙利文(John Joseph Sullivan,左)在莫斯科俄羅斯聯邦議院柱廳參加蘇聯末代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的追悼會。(圖片來源:ALEXANDER NEMENOV/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9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理翺編譯/綜合報導)正值美國和俄羅斯兩國的關係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而變成自冷戰以來最為緊張的時刻,美國駐俄羅斯大使於週日(9月4日)離開了莫斯科。

在美國駐俄羅斯大使約翰·沙利文(John Sullivan,左)離開的前一天,週六(9月3日),蘇聯末代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的安葬儀式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對戈爾巴喬夫的葬禮採取了低調處理,沒有國葬的大張旗鼓,而且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令人矚目的缺席。

沙利文出席了戈爾巴喬夫的葬禮,敬獻了花束。

沙利文在5位總統手下工作過 是拜登留任的少數川普(特朗普)官員

美國特使沙利文於2019年被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Donald Trump)選為美國駐俄羅斯大使。他的提名以70票對22票在美國參議院獲得了通過。

據《彭博社》報導,沙利文是被拜登(Biden)政府要求留任的一小群川普任命的外交官當中的一員。

在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的一份聲明中宣布離開後,沙利文將從公共服務事業中退休。

沙利文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公職人員,他在美國公共服務領域工作了4個10年,曾在5位美國總統手下工作過。

提倡美俄溝通 但對美俄未來關係表悲觀

沙利文提倡加強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溝通,尤其是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6個多月後的爭議時期。

在2022年6月接受俄羅斯的塔斯社採訪時,當被問及他是否認為美國和俄羅斯大使館可能會被關閉時,他回答說:「它們可能會,它們很可能會,儘管我認為這(關閉大使館)將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他指出,美國關閉大使館的唯一途徑是出於安全考慮而採取關閉行動。並且,沙利文強調:「美國政府內部無意這樣做。」

在同一次採訪中,他對未來的美國 - 俄羅斯的關係持悲觀態度。

當被問及他認為關係正常化需要多長時間時,沙利文回答說:「幾年,如果不是更長時間的話。」

「對於企業來說——這將需要很長時間。那是當人們處在一個想要它(關係正常化)的時候,而現在他們要離開了,所以,我們甚至都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的聲明說,在任命沙利文的繼任者之前,使館副團長伊麗莎白·魯德(Elizabeth Rood)將擔任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的臨時代辦。

拜登白宮:稱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美國白宮週二(9月6日)表示,將俄羅斯列為恐怖主義的國家支持者可能會對烏克蘭和更廣泛的世界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拜登在美國勞動日(9月5日)聲明,他認為俄羅斯不應被指定為恐怖主義的國家支持者,儘管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曾要求他採取這一步驟。

白宮新聞秘書卡琳·讓-皮埃爾(Karine Jean-Pierre)詳細闡述了拜登的評論。

「正如我們之前多次說過的那樣,它(指定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並不是讓俄羅斯承擔責任的最有效或最有力的前進道路。」她說道。

「這一名稱可能會對烏克蘭和世界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

作為一個例子,讓-皮埃爾說,將俄羅斯列為恐怖主義的國家支持者可能會使在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變得更加困難。

她補充說:「此舉還可能危及一項黑海港口協議,該協議已達成了超過100萬噸烏克蘭食品被運走出口。」

在勞動日當被問及是否應將俄羅斯指定為恐怖主義的國家支持者時,拜登回答說:「不」。

除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美國參眾兩院的一些立法者也呼籲美國認定俄羅斯是恐怖主義國家。莫斯科聲稱,如果是那樣的話,那將摧毀美俄關係。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