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普京向戈爾巴喬夫遺體告別 不出席葬禮(圖)

 2022-09-02 08:2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戈爾巴喬夫生前照片
戈爾巴喬夫生前照片(圖片來源:Mikhail Svetlov/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9月2日訊】(法廣 RFI)俄羅斯總統普京9月1日向前蘇聯最後一任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遺體告別,期間獻花並鞠躬。此前,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戈爾巴喬夫的葬禮將於9月3日舉行,但普京因有其他行程安排無法參加葬禮

俄新社週四報導中的視頻顯示,普京獻花後在莫斯科中央臨床醫院內戈爾巴喬夫的棺槨前站了一會兒,鞠躬、依照東正教習俗胸前劃十字後離開。

此前,國際社會經濟和政治學研究基金會(戈爾巴喬夫基金會)的一名發言人和她的女兒發布消息稱,戈爾巴喬夫遺體告別儀式將於9月3日莫斯科時間10:00-14:00在莫斯科工會大廈圓柱大廳內舉行。告別儀式結束後,將在新聖女公墓舉行葬禮。

莫斯科工會大廈位於莫斯科大劇院和議會下議院杜馬之間,這裡曾存放過已故蘇聯領導人列寧、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和契爾年科的遺體。戈爾巴喬夫的告別儀式上將有軍事儀仗隊出席,但他的葬禮不是國葬。

佩斯科夫指出,戈爾巴喬夫的葬禮儀式將具有國葬的「元素」,俄羅斯政府正在幫助組織這一儀式。據威廉亚洲官网 消息顯示,戈爾巴喬夫基金會表示,遺體告別儀式更新為莫斯科時間週六中午12點開始。

據路透社報導,戈爾巴喬夫生前的主要英語翻譯、前蘇聯外交官帕維爾·帕拉斯琴科(Pavel Palazhchenko)週四在受訪時表示,在他去世前的幾個月裡,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讓戈爾巴喬夫感到震驚和困惑,近年來,莫斯科與基輔日益惡化的關係讓他在心理上受到打擊。

帕拉斯琴科曾與這位已故蘇聯領導人共事37年,並在他身邊參加過從1985至1991年的所有美蘇峰會,他在幾週前與戈爾巴喬夫通過電話,說他和其他人都對戈爾巴喬夫在烏克蘭事件中受到的創傷感到印象深刻。

帕拉斯琴科在採訪中介紹稱:「不僅僅是2月24日開始的(特別軍事)行動,而是過去幾年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關係的整個演變,這對他(戈爾巴喬夫)來說真的,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這真的在情感和心理上擊垮了他。」

帕拉斯琴科說:「在我們與他(戈爾巴喬夫)的談話中,非常明顯的是,他對所發生的事情(俄羅斯軍隊於2月進入烏克蘭後)感到震驚和困惑,原因有很多。他不僅相信俄羅斯和烏克蘭人民的親密關係,他相信這兩個國家是相互交織的。」

蘇聯軍隊在蘇聯即將滅亡的日子裡,在一些情況下對平民使用了致命的武力。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和拉脫維亞的政治家們在戈爾巴喬夫去世後驚恐地回憶起這些事件,說他們仍然把流血事件的責任歸咎於戈爾巴喬夫。

帕拉斯琴科稱,戈爾巴喬夫相信完全通過政治手段解決問題,他要麼事先不知道其中一些血腥事件將要發生,要麼「極其不情願地」授權使用武力來防止混亂。

帕拉斯琴科還表示,戈爾巴喬夫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在他自己心中是複雜和矛盾的,因為這位已故的政治家仍然相信蘇聯的理念。

帕拉斯琴科說:「當然,在他(戈爾巴喬夫)心裏,對他和他這一代政治人物中的大多數人來說,那種心理地圖仍然是一種想像中的國家,包括前蘇聯的大部分地區。」

不過,帕拉斯琴科認為,換位思考下,戈爾巴喬夫不會發動戰爭來恢復甦聯。帕拉斯琴科解釋說:「當然,我無法想像他會說:‘就是這樣,我將不惜一切代價來強加於人’。不會這樣做。」

雖然承認一些俄羅斯人和整個前蘇聯帝國的人民對戈爾巴喬夫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動盪持有極其負面的看法,但帕拉斯琴科認為,戈爾巴喬夫的遺產是實質性的。

帕拉斯琴科說,戈爾巴喬夫不僅幫助結束了冷戰,減少了核戰爭的風險,而且自願拆除了蘇聯內部的極權主義,給了俄羅斯一個自由和民主的機會。

帕拉斯琴科說:「我認為他確實對俄羅斯的未來保持樂觀」,儘管戈爾巴喬夫自己的遺產被「篡改」,其本人認為是「不公平的批評」。

帕拉斯琴科說:「戈爾巴喬夫相信,俄羅斯人民是非常有才華的人民,一旦給他們一個機會,也許是第二次機會,這種才華......就會展現出來。」

帕拉斯琴科堅稱,面對爭議,歷史會對戈爾巴喬夫作出正確的評價。帕拉斯琴科提到,「他(戈爾巴喬夫)喜歡說——歷史是一個善變的女人。我認為,他相信並期望最終的結論會對他有利。」

原標題:普京向戈爾巴喬夫遺體告別,「因行程安排」不會出席週六的葬禮

来源:法廣 RFI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