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夏季最後節氣登場(組圖)


「大暑」是表現天候氣象的一節氣,這期間的氣候炎熱。(圖片來源:Pixabay)

太陽過黃經120度、氣候極熱期間是為「大暑」。在二十四節氣中,「大暑」是表現天候氣象的一節氣,在「小暑」過後的15天正式登場,一般多在國曆7月22日到24日之間來臨。元人吳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道:「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意思就是說天氣已經達到最熱的時候了!

「大暑」的氣候,酷熱到了最高峰,令民眾難以忍耐,巴不得炙人到極限的炎夏快快過去。莫怪乎宋代陸游在〈六月十七日大暑殆不可過然去伏盡秋初皆不過〉中寫道:「赫日炎威豈易摧,火雲壓屋正崔嵬。」但即使在此期間熱到不行了,民間卻居然早就流傳了「大暑必須要熱」等說辭。

以前的人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這裡還是先從大暑的三候談起,也就是:「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記載,「腐草為螢。曰丹良,曰丹鳥,曰夜光,曰宵燭,皆螢之別名。離明之極,則幽陰至微之物亦化而為明也。《毛詩》曰:熠耀宵行。另一種也,形如米蟲,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復原形,解見前。」

世間螢火蟲的種類繁多,分水生與陸生兩種。由於陸生螢火蟲在枯草上產卵,並於大暑期間孵化而出,故古人遂認為螢火蟲是由腐草所變。

關於大暑二候,吳澄又載道,「溽,濕也,土之氣潤,故蒸鬱而為濕;暑,俗稱齷齪,熱是也。」意思就是說,大暑期間的天氣變得越來越悶熱,土地也變得很潮濕。

針對第三候,吳澄表示,「前候濕暑之氣蒸鬱,今候則大雨時行,以退暑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大暑期間時常出現大的雷雨,但這大雨卻也削弱了暑濕,天氣也逐漸向立秋過渡。

那麼,到底大暑為何一定要熱才好呢?其實,二候「土潤溽暑」與三候「大雨時行」均屬於大暑的物候表現。雖然這時候濕熱蒸鬱,導致人人汗流浹背、揮汗如雨,苦不堪言,但這樣暑熱驚人的時日,恰恰是喜溫的農作物生長迅速的時節。

這也是為何農諺早云:「大暑熱不到(透),大水風颱到」。此句意謂大暑該熱卻不熱,正好揭示了氣候不順的現象,不久將會出現水災或風災,進而影響這一年的收成。另有一直白農諺,說明了此情況:「大暑熱不透,收成就不夠」。

另有諺語道出了大暑是雷陣雨最多的季節的一大特性:「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瞧這兩句,正是說明了夏天午後的閃電如果是出現在東方,雨水就不會下到那裡,閃電如果是出現在西方,雨水很快就會下到那處,讓人想要閃避都來不及。

夏季午後的雷陣雨,還被稱作「西北雨」。至於人們所說的「西北雨,落過無車路」、「夏雨隔田埂」以及「夏雨隔牛背」等,均在形容雷陣雨之間,說明了其時常具備「這邊下雨,那邊晴」的特性。此現象,正如同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竹枝詞〉所云:「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值得一提的是,詩人假託少女口吻,藉由晴與情之音,道出女子複雜的心理狀態。閱讀此詩之人在琢磨少女微妙心思之同時,也感受到了其想要捉摸對方情感之際,亦隨之輾轉難定的心理活動。劉禹錫寫出了甚是有趣的弦外之音,令人莞爾。 


「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圖片來源:Pixabay)

最後,再介紹一俗諺:「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這正說明了天熱令人懶,懶到連三餐都不想要煮了。

雖然大暑期間讓人們熱到不行,但幸好它已經是夏季最後節氣,就讓我們再忍耐個15天,待大暑物候過去,就換要迎接天氣開始逐漸轉涼的立秋了。

不過,除了氣溫變化的關係,我們還可以試著轉換一下,亦如所謂的心靜自然涼。至於接下來要讓你感受到清涼之物,則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一詩:「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何時為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黃庭堅藉由這首詩,描述了在大暑期間,聽人吹笛之情景。

黃庭堅還把笛音形容成水底矯健的游龍,至於這位吹笛的人似乎是居住在廣寒宮的仙人,而非普通凡人。但酷暑仍令人感到不舒服,只好寄望笛音能洗除暑熱,散成一陣掃動落葉的幽幽涼風。

看來黃庭堅認為,音樂擁有驅散燥熱之功效。那麼,在你看來,音樂與文字是否具足趨熱良效呢?或你心中另有其他清涼身心的詩作呢?請不吝留言推薦喔!

本文留言

作者清淺 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