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蘋果日報公共記錄全遭刪 港版焚書坑儒波及誰(圖)

 2022-06-30 16:5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2021年6月24日,香港人痛別最後一期《蘋果日報》。(圖片來源:李天正/看中國)
2021年6月24日,香港人痛別最後一期《蘋果日報》。(圖片來源:李天正/看中國)

【看中國2022年6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何佳慧綜合報導)去年6月,《蘋果日報》高層被捕、發行最後一份報紙,見證了香港新聞表達自由的沉淪。一年後的6月,《港區國安法》下「焚書坑儒」式的封殺行動仍在繼續升級。繼港媒發現中學下架「敏感」書籍後,香港公共圖書館的電子系統上,已將《蘋果日報》的一切紀錄全部刪除,如同「禁報」。圖書館也下架了一批「敏感」書籍,包括王丹、戴耀廷著作等。

據網媒《誌》報導,《蘋果日報》去年6月24日結束26年的發行後,不出數日,港媒發現政府公共圖書館內《蘋果日報》實體報紙、《壹週刊》實體雜誌,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著作被全數下架。一年後,黎智英等《蘋果》高層仍然被囚禁,而圖書館內電子剪報「慧科」(Wisenews),已經全數刪除《蘋果日報》報導,變相在公共領域無法搜尋《蘋果日報》紀錄,《蘋果》在官方角度如同「禁報」。

再以「六四」為關鍵字搜尋,在《蘋果日報》所有報導被刪除後,累計損失了14,143個「六四」搜尋結果,比例達7.27%。再按「香港地區」媒體分類,損失率高達近17%(由1998至2021年為止)。目前,香港地區的「六四」搜尋結果,已主要被親共陣營的媒體佔據榜首,包括《大公報》、《文匯報》、《東方日報》及《明報》。

敏感著作、「禁書」雜誌被消失

除了《蘋果日報》被消失,敏感書籍也難逃厄運,包括跟「六四」、「佔中」、「抗爭」等有關的書籍,以及跟六四民運人士、民主派47人案等《國安法》案件、支聯會成員等有關的書,有至少28本電子書被下架。這些「禁書」包括六四民運人士王丹的《末日倖存者的獨白》、《六四前後》等;浸大講師呂秉權的《踢爆國情》也被刪。記錄2012年反國教運動的《廣場絕食日記》、2014年記錄佔中運動的《生於亂世有種責任》被消失,反而由警察高層撰寫的《佔中運動實錄》得以保留。

涉及《國安法》案件的作者,包括港大法律學者戴耀廷3本書籍、前支聯會副主席何俊仁的《謙卑的奮鬥》遭下架。一些談到香港本土歷史、台灣民主化歷史的書籍,例如《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香港簡史︰從殖民地至特別行政區》等,同樣遭下架。

《誌》進一步調查發現,中聯辦旗下黨喉《文匯報》曾多次狙擊香港公共圖書館藏存有「煽暴港獨」書籍,凡是被其點名的書籍,幾乎都遭到港府下架,包括前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淑莊的《邊走邊吃邊抗爭》、學者鍾祖康的《向中國低文明說不》等。

另外,香港過去曾被喻為「禁書天堂」。《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大量談論中國、台灣的政論電子雜誌,包括《外參》、《Beijing Review》、《台灣醒報》、《內幕》、《明鏡月刊》、《中國密報》、《天下雜誌》及《兩岸商情》一律被下架。但根據網上歷史紀錄,這些雜誌於2019年仍存在痕跡。《明鏡》雜誌創辦人何頻2021年曾接受《蘋果日報》訪問,表示「《明鏡》還在香港存在,香港出版自由就存在,如果《明鏡》不存在,就沒有出版自由,沒有新聞自由。」

另一邊廂,親共「愛國」書籍被大量上架,在中文電子書庫「HyRead eBook」搜尋「政治」類別書籍,結果285本政治書籍中,絕大部分由建制派立場的作者撰寫,包括解釋「完善選舉制度」、「愛國者治港」的書,還有國家主席習近平政論、內地官方文件及「大灣區」議題的書籍。

《誌》的報導指,負責採購圖書的是康樂文化事務署,今年港府公共圖書館網頁顯示,康文署的選書原則增加了一項指標:「是否會不利於國家安全」,而且被列於所有指標之首,網頁還列明「圖書館館長必須確保館藏不會不利於國家安全」。

港媒《明報》在6月初曾報導,早前港府要求中小學須確保學校圖書不含有危害國安的內容,迫使校方自我審查,將「不愛國」書籍下架,三所中學共下架了數百本書籍,包括政治書、歷史和教育等有關的書籍,其中包括已故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回憶錄《改革歷程》。還有老師透露,學校要求直接銷毁下架書籍。現在,學校圖書館只保留官方立場書籍,即「六四只有軍人死亡」。香港學者、時評人鍾劍華批評當局做法如同現代版的「焚書坑儒」。


責任編輯: 李家宏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